
返滇旅途上诞生的“安魂曲”
阿斧 阿渡
在五地知青去景洪的途中,一位叫严文建的重庆知青的身旁,坐了一位“老太”模样的当年上海女知青。只见她情绪低落,长吁短叹。严文建好心而又好奇地问她为何闷闷不乐,哪知这位“老太”慢慢道出一段让我们涕泪横流的故事。
“老太”是当年的上海川沙县、现在的浦东新区去云南勐满农场八分场支边的上海知青,名叫陈桂英。在边疆农场艰苦的岁月中,她与肖秀英、盛美丽结成了事实上的三姐妹。后来,他的大妹肖秀英从他们共同所在的17队,被调去新建的10队。在10队,肖秀英人地生疏,形单影只,直到遇上一位湖南老工人的儿子。那个青年人经常关心她、帮助她,不久就俘获了肖秀英的芳心。二人于是偷食了禁果,开始了秘密的同居生活。再后来,肖秀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一点不敢声张,她的“丈夫”也不知怎么办。因为那时未婚生子是大忌,会被处分。他的父母就因为历史问题被整,她清楚知道挨整的“滋味”。没有办法,她只好一边在连队坚持劳动,一边惶恐不安地看着肚子一天天变大。9个多月后的一天,肖秀英在垦荒斩萌生时,下体突然大出血,浸透了腰以下的衣裤,她很快就失去了知觉。连队的知青们发现不省人事的她时,她身下的草木都被染红了。人们于是急送他去分场卫生所,卫生所的医生见状马上给她做人工呼吸,但是,尽管按断了她的肋骨,肖秀英也没有醒来,匆匆结束了她21岁的生命。
回城的时候,陈桂英特意去到肖秀英的坟前,与自己的好姐妹告别。她在肖秀英的坟前默默起誓,有一天,她一定要将肖秀英带回上海,让她魂归故里。30多年过去了,陈桂英就业的乡镇企业倒闭了,她失业多年,靠政府提供的每月420元低保金维持生活。尽管生活拮据,但陈桂英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远在他乡的姐妹的亡魂,也没有忘记肖秀英老母亲的嘱托:请她有机会去带一抔女儿所在地的土回来,并替她扫墓垒坟。这一次,肖秀英从一位当年战友处得知五地知青云南大联欢的消息,他立马到亲戚处借了2000元钱,怀揣自己多年的心愿,报名参加了旅游团。但是,即将回到第二故乡的她内心十分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自己的姐妹这么多年了,情况究竟如何,她的居所可还安好,还是根本就找不到了。所有这些未知因素使得她愁肠百结,高兴不起来。
严文建含泪听完陈桂英的叙述,又含着热泪向三团的重庆知青作了通报,并当场宣布捐出2000元帮助陈桂英实现自己的夙愿。重庆知青严文建火急行动起来,一面捐款一面与本次活动组织者的云南知青联谊会交涉会商,请他们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一定要找到肖秀英的墓地,妥善整修,并立碑纪念。
本文截稿时,众知青已捐款3200元,以帮助陈桂英实修建肖秀英的墓地。重庆与云南间的咨询电波也有了结果,肖秀英的墓地已基本“找到”(但已移为平地)。后天,云南知青联谊会派专人与陈桂芳一道前往勐满扫墓,以慰籍上海知青陈桂英的善心和肖秀英的亡魂,让永远埋葬在云南的不幸知青为世人所铭记。
附:为肖秀英扫墓立碑捐款名单
严文建2000元,阿斧200元,勐满农场上海知青500元,云南知青联谊会志愿者500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