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林法语的智慧境界
一人斯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师曰:吃茶 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到。师又曰:吃茶去!后院士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 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
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据说,一落入妄想分别,就与本性不相应了。
禅宗常讲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呢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禅宗又讲自悟。何谓自悟即刁;假外力,不落理路,全凭自家, 若是忽地心花开发,便打通一版新天地。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 可自悟禅机。(葛兆光《佛影道踪》)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 直截,真痛快。江西的黄龙慧南禅师是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宗的开山祖师,他也有偈云:生缘 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 亲疏便与茶。翻忆幢幢往来者,忙忙谁辨满瓯花。
禅宗强调明心见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所以,在禅宗历代祖师跟中,任何事物都是与道相通的,正所谓: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性,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集》)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吃茶去 三字,应当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之一。而由吃茶去引伸开去的茶禅一味,实在是一种智慧的境界,是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茶,与禅宗最高境界的追求 --开悟(或顿悟)结合起来,创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大众乐于接受的禅修理念。
2002年,鲁迅先生收藏的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万元天价;2005年,张国立的一提普洱茶创造了160万元的拍卖神话;2006年,刚刚拍完《落叶归根》从云南回来的赵本山,也买了4吨普洱茶打算收藏……投资普洱茶,给人很多想象空间,却又模糊不定。
视储存普洱茶为长线投资
“开业不久,就陆续有人上门来了解这种茶,销量一直在增加。”在沈阳经营普洱茶茶行的曹先生表示,他的店里,单笔交易额在万元左右的不在少数。去年年底,开业第一个月就有一位顾客一次买走了两万元的普洱茶,而这样的人已经有十几位了。“并不是出手万元买普洱茶的顾客就都是内行,也有一些是听别人的指点来购买的。这些人之所以一次性大量购买,就是看准了普洱茶的升值前景。”曹先生说,很多购买者不仅是出于收藏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手中的普洱茶能增值,将普洱茶储存变成了一种长线投资行为。
50年的茶饼=本田车?
“绿茶在烘青的时候,生命就已经终止了;普洱茶在晒青的时候,它的生命才开始。”与一般的茶比起来,普洱茶年代越久价格越高,口感也越好。一块重350克、存放了50年的普洱茶饼,身价已经和本田车差不多。在香港的一些茶行里,不经意拿出的一片茶砖就能换来一辆奔驰车。“如果有人肯20万元卖你一块1958年的下关饼,那绝对是送钱给你一样。”曹先生说。
曹先生说,老茶的价格疯涨已经带动了新茶的价格,“从现在来看,两年内的新茶升值空间就很可观,年平均增长率能在25%至50%之间。去年初收购的80元个的茶饼,到年底就涨到了120元。”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准确投资并非易事。曹先生就曾经帮人鉴定过假普洱茶。“一品我就知道不是普洱茶,甚至连茶叶都不是,只能说是一种山茶科植物。按照进货价格800元个的价格,我知道这批货肯定是亏大了。”
■相关链接
如何保存普洱茶
一般说来,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阴凉通风,远离其他气味浓厚的物品或环境,例如香皂、蚊香、樟脑丸、厨房、卫浴等即可。如果普洱茶的陈放数量较多,不妨拨出一个小房间,摆上除湿机、温度计,定期翻堆。目前较广为茶客采用的是“陶缸堆陈法”:取一广口陶缸,将老茶、新茶掺杂置入缸内,有包装者最好退除,以利陈化,缸口则以木板、棉布覆盖,使其通风、不落尘、不进异物即可。陶缸堆陈法的概念是模拟一个微形茶仓,安排一个适合茶菌生长的环境,让老茶的茶菌顺利繁衍到新茶上,且让新茶的茶气刺激老茶,达到新旧并新,阴阳互补的效果。
对于即将饮用的茶饼,老茶客们另有一套“茶气调和法”:将茶饼整片拆为散茶,置入半斤、一斤装的陶罐中(勿选不透气的金属罐),静置半月后即可取用。这是因为一般的茶饼往往外围松透,中央气强。经过上述“茶气调和法”处置后,即可让内外互补,享受到较高品质的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