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茶说禅(一)
茶道修持是茶人顿悟茶道的入门基础,也是茶人修习茶道的日常功课,更是实践中国茶道精神的唯一途径。茶道修持和一般的饮茶不同,一般的饮茶仅仅是啜茶味、吸茶香而已,目的是为了解渴疗疾(身体和心理疾病);而茶道修持则是以茶事实践过程为方便,籍茶悟道,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茶道修持首先要从汲水搬柴的日常应用做起,在诸如备器、煮水、涤器、备茶、瀹茶、奉茶、饮茶、收具等具体的茶事过程中时刻关照自心,在茶事中觉悟,在茶事中解脱。对于茶人来说,茶事即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茶法、茶决很多,有关茶的礼仪、规约也很丰富,尤以禅宗典籍里保留最为详尽。譬如宋代宗赜禅师编纂的《禅苑清规》以及元僧德辉和尚集編的《敕修百丈清规》里,就记载很多有关茶事过程的礼仪和规约,十分详尽,由此可见自唐宋以来禅宗和茶道的密切关系了。唐宋时期,禅宗僧徒已将饮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但有益身心健康,对禅修也不无裨益。曾有僧人问天竺子仪禅师:“如何修行,即得与道相应?”师曰:“高卷吟中箔,浓煎睡后茶。”(《五灯会元卷八》)又据《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三》载:“汝州叶县广教省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斋后一碗茶。”象这样的“茶禅公案”,唐宋时期的禅宗语录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参看。这些唐宋时期的高僧大德们通过日常饮茶,不仅领悟到了茶理,也证悟到了禅法,他们已将禅法应用到日常的茶事过程中来,是最早的“生活禅”的实践者。
一杯茶,一杯正冒着浓浓热气的茶,随着茶之热气的飘舞一种熟悉的暗香悄然散发,不顾一切的涌进我的鼻孔,涌进我的思绪里。
“谁沏的茶?”我问,同时身体已经坐在了可以平视那杯正冒着热气茶杯的座位上。
“不知道,刚才我一直在厕所里。”她说,一脸的平静。
我疑惑的看着她同时端起茶杯放到嘴边小舔了一口,整个动作缓慢而警惕。
味道不错,我慢慢的品起来,只觉那茶香轻轻盘绕舌口缓缓四散感染着我整个口腔,继而顺着咽喉全力向上深入脑波掀动着什么,让我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了我的老家,那个我5年没回去过盛产茶叶的家乡。我想着头部也赞同的点了点。
“是吗?”她诡异的向我微笑,仿佛我喝的不是一杯普通的茶,而是一杯毒酒。
我知道她早就想杀我了,只是一直没有彻底狠下心来,也许我确实愧欠她很多,也许我确实已经到了该被惩罚的地步。只是一切都来得太快了,快得让我这个已经完全认命的人都有些害怕,所以我的手开始了颤抖,直到茶杯落地,直到茶水倾淌。
所有的身体感官都在注意着她,观察着她每一个一举一动,急切希望能从她的神情或举止里洞察出她是否下了毒,仿佛这样我的生命才会得到延续,得到继续受折磨的权利。
“哼,你真让我恶心,看你那样,还总说自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恶心。”
我嘿嘿笑着算是掩饰自己的尴尬,我知道她没有下毒。
她已经坐到了我的对面,此刻我深切的知道一场谈话又将开始,我想避免却发现自己的屁股很沉,只能坐在原处忍受着她投来的刺眼目光。
“说说吧,我的钱啥时候给我。”她说,语气中却并没有想得到钱应有的期待,而是一种调侃,一种戏谑。
“你明知道我给不了你,你也该知道我没钱还问。”我反问,算是对她调侃我的一种报复,但换来的却是她更猛烈的一番羞耻。
“哼,我知道你没钱,你告诉我你有啥,你啥都没有还装什么啊!”
我无语,毫无疑问她点到了我痛处,是的我确实一无所有,到现在欠她的钱只不过是我一大堆债务中的一个,对此我无能为力。
她开始叹息,和每次一样在羞辱我完毕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无奈。
想说对不起,话到嘴边又觉无用索性任由她在我面前楚楚可怜,我并非心狠,只是自己比她还要可怜,给不了同情这东西,我不衬。
气氛重回尴尬,甚至还有点凄凉,我抚摩着自己的脸企图挡住自己看向她的视线,可惜效果不佳她的叹息依旧传来,刺激着我近乎赤裸的脸面。
“我会还上你的钱的,我一定会的。”
“滚,你说了100多遍了哪回还了,我告诉你我现在不相信你,你知道吗我借你的钱是给我妈看病的,你别把我逼急了!”她向我咆哮,一个瘦小的女孩发怒的样子并不可怕,但我却真切的感到从她身上散发的浓浓狠意并不比枪的杀伤力差多少。
“我知道你恨我,我知道。”我安慰着她,谁想却激发了她更大的冲动,茶杯从她的手里出发直接在我的脸上降落,我惨叫一声捂住了脸。
一切又回归沉静,死一般的静,我知道我和她完了,彻底完了,曾经所有的共同一切全部消失在这一片寂静之下,全部随着无声死亡,与茶杯一起摔的粉碎。
大概已经5年了吧,好象从打我离开家乡只身来到这座城市开始一切都变的再无原貌,无数的烦恼如千万的苍蝇整天的在我耳边发着不可抗拒的噪音,受到困扰的不光光是我自己,还有她,有我妈。难道是我真的不适合来城市做什么淘金一族?我试图找出我的答案,可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这座城市给我的答案并不是当初幻想的无边无尽希望,而是沉重。
不记得我欠了别人多少钱了,似乎我每天一直都在四处借钱与躲债中麻木度日,如今,连她都对我这般仇恨,我想我是时候该离开了。
关上房门,阻隔了她屋外的哭泣之声,我无力靠在门后静静喘息,想闭紧双眼渴望灵魂的到解脱,睁眼再望四周依旧空空荡荡。
简单的收拾了行李我决定回家,回到那个带有美好童年回忆的地方,回到那片破败但却温暖的小院,小院里有座二层的小楼,里面住着我的妈妈和爷爷,想想我都感到温暖。
归途无语。
家乡的茶业并非我想象中的景气了,自从我当年离开家乡开始茶业就在逐渐衰败,如今有着茶叶之乡美誉的家乡都成为了过去,时间转换如今只是个需要政府资助的贫困乡屯。
野狗的嚎叫成为唯一欢迎我回归的音符,不过那更多的像是咒骂我在外面一事无成还欠了一屁眼债务的哀怨,我万分失落的向家一步步走去,妈妈此时正在院的门口倒脏水,看到我她只是点点头,表情平淡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妈,我回来了,对不起。”我说,声音低的像那泼脏水一样轻轻四散。
“进屋吧。”妈说,算是接受了我的歉意。
年进古昔的爷爷此时正端坐在正屋中喝茶,爷爷的茶似乎永远都喝不完,一杯接着一杯,仿佛要泡化自己的灵魂,又似乎只有茶才是他唯一的生命源泉,爷爷离不开茶,茶也离不开爷爷。
“回来了。”爷爷说,茶杯放到一边。
“恩。”我小声应付了一句低着头如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回来好啊,外面有啥好的还是家舒服,来,尝尝爷爷的茶。”爷爷说完将茶杯递了过来,我连忙接过。
轻轻一饮顿觉魂归故里。这茶清香依然,还是家乡的水甜啊,只是此时此刻经历磨难的我在去品尝却多了份亲切与温馨,茶香舌间盘绕犹豫纵深,又突然深化味觉久久不去,有种家的味道让人难忘。
“知道吗?茶分3种,第一种是清茶,第2种是苦茶,第三种是水茶。”爷爷曾经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唠叨的话再一次回响在我的耳边,爷爷此时又再度唠叨起他多年品出的感悟。
“人喝茶也分3种,第一种是品茶,第2种是解茶,而第3种则是喝茶。”
至今为止我都不明白爷爷的这个3种那个3种意味着什么,刚想发问偏头一望爷爷已经低下了头睡去,人老了,精神总是这样的突然发蔫。
对于我在外面的外债我在晚饭上只字未提,母亲也没追问,或许她早就能料到我的潦倒只是想保存我的面子,又或许她也累了,再懒的尽起母亲的责任,而爷爷一直低头无语的喝着他的茶始终没抬头看上我一眼。
面对世上唯一两位亲人的冷淡我突然对温暖的渴望变得越发迫切,但我似乎又没有那个底气和资格在去承受被自己失去的温暖,一时间酸楚横生,再也无心那丰盛的饭菜。
母亲铺好被褥的时候我就一直倚靠在破旧的门框上看着她弯曲的背影,爷爷已经睡去,窗外只有知了在无聊的叫着,而母亲此时直起了身子发出一声呻吟,从她表情痛苦的脸上我看出了她的痛苦,我知道,她多年的老腰痛又犯了。
“妈,你去休息吧。”声音开始颤抖,控制不住的情绪让我的强行压抑越发变的徒劳,曾经在外漂泊的多少个日日夜夜梦见自己在母亲怀里痛哭流涕的样子,但是如今却发现这个简单的动作身为儿子的我已经办不到。
母亲确实累了,她一句话都没说就走出了屋子。
今夜注定无眠,孤单早已躺在身旁,冷月单独盘绕上方,我的身边此时只有暗淡的月光伴随灰尘静静蒸发着落寞,越发明显的只有自己的心跳。
茶香四散。
爷爷醒了,他在泡茶。深夜因此在我的翻来覆去中变的格外悠长起来。
她的信来了,在信里写满了催促,她说母亲的病情又在恶化,让我务必尽快将钱还给她,我看后默默的将信撕裂,不知道她写这封信的时候是否泪流满面,也许不会了,她如今对我已只剩下仇恨,那些曾经的爱恐怕都因为我的一次又一次欺骗而早已在某个角落被偷偷蒸发光了。
“对不起,我不记得我欠过你钱,你有借条吗?没有就代表你没有证据借过我钱。”电话里我的声音冰冷的像北极的风。
她那头没了声音,久久的沉默,让后挂断了我们曾经的一切,代表结束的声音只有连续的嘟嘟,空荡而透着不安。
“过来!”爷爷说,带着不能抗拒的威严。
我老老实实的走了过去,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跪了下来,同时眼睛紧紧盯着爷爷手中因为愤怒而随手颤抖的戒尺。
小时侯我不听话的时候爷爷总是会泡茶给我喝,给我讲关于茶的故事,但今天,不是。桌上确实有茶,正冒着热气,但我知道那不是教训我的东西,是那把戒尺,那把颤抖的戒尺。
“你说,你个小畜生在外面做了什么孽!”爷爷又开始咳嗽了,手中的戒尺因此抖的更厉害了。
正当我想编凑着各种理由想就此搪塞时一个人从后屋那面沾着油污的帘子中走了出来,是她。
她冷冷的看向我,就像我看向她的目光一样冰冷刺骨画满仇恨。我恨她,我知道是我的不对可是她也不该千里而来将我的错事告诉身体越加差的爷爷,那样对他老人家将是很大的打击。
“爷爷,对不起,我错了。”为了尽快平息爷爷的愤怒与失望我只能认错。
爷爷没有打我,就像小时侯那样用戒尺狠狠的抽我,他颤抖的端起桌上的茶杯递到口边却迟迟没有饮而是用已经红润的眼睛看向我。
爷爷已经没有了力气,或者是已经完全失望了,他老了,已经没有精力在去过问我的事,所以当他端着茶杯颤颤的走向里屋时我知道了他的心情。
她依旧站在原地瞪着我,而我已经站起了身与她对视,虽然我现在已经是个穷人,但我依旧不想失去对待女人时男人应该有的气概。
“你来干什么?”我明知顾问。
“你说呢,你以为一个电话就把钱都说没了,你想的也太美了。”她说,歪着头诡异的笑着,但从她的眼神中我却看到了一种坚决,那是我不还前决不罢休的坚决。
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算是缓解一下自己的情绪让后用尽可能最小的声音对她说:“我求你好吗?看在我们处了这么多年的份上别来缠我好吗,我爷爷他身体不好,你这么一折腾他恐怕会挺不住的,欠你的钱我还你还不行。”
可惜她并不配合我的音量,刺耳的咆哮迎面而来:“还!还!还!你自己说你说了多少遍了,哪回你还了啊?这回我告诉你姓于的,你要是不还我,我从今天开始就在你家闹腾,我管你爷爷死活,你有问过我妈妈的病吗?她要在耽误下去肯定比你爷爷走的早!”
她说到最后基本上是哭着喊上去的,也许是她的声音确实太高了,又也许是老屋确实太破旧了,总之她的声音划过后我明显发现了从上而下掉落的灰尘。
她到底还是掀开了这有一切。
爷爷的剧烈咳嗽从里屋传来,而妈妈的屋子更加寂静。我强忍着几乎要倒的身体拉住了她的手,然后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将她拉了出去。
不记得多长时间没拉过她的手了,当初在我记忆里一直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经常会拉着手漫步在田野中又或者各个角落,但,今天景色变了,低矮的墙取代了浪漫的依靠,粗鲁的争执替代了曾经的明媚色彩。
“你来劲是不,我告诉你,你在跟我混我比你还混你信不信!”我表面恶狠狠的警告着,但骨子里却根本没有多少底气。
她听后挣扎的更厉害了,原本秀气的脸变的格外狰狞,用一种本来该永远不属于的她的阴险语气对我说:“你他*的是畜生,我也告诉你,我不怕你!大不了我和我妈一起陪你们全家死!”
我呆楞的看了她半晌才回过神来,然后整个人彻底无力的靠在装聋作哑的低矮土墙上残喘着。现在我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个女孩了,这个曾经在我怀里可爱撒娇的柔弱女孩,是她变了吗?也许都变了。变得让我无法确定是否自己还活着。
哭泣,紧咬嘴唇的压抑哭泣顺着墙底的青苔反复流转,带起了多年的积郁与依旧继续蔓延在越加冰冷的空气中。
那是我的眼泪。
终于都坦白了,其实预兆早已多次提醒我本来就脆弱的神经,只是当昔日的爱人在你面前彻底爆发时你总是会依旧无法承受,而我同样,因为当昔日的浪漫与甜蜜演变成如今的尴尬如今的利益冲突对与任何人来讲都是难以承受的重量,只不过这泪水似乎来得太快,将我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尊严冲刷的彻彻底底没给我留下哪怕一点。
“求你,我求你,给我留点自尊吧。”说完,我已哭着跪在了她的面前。
“你是个混蛋!”她紧咬着嘴唇狠狠的踢了我一脚,然后她一屁股坐在了墙角抽泣着,还断断续续的发出哭泣的模糊言语。
“我妈本来就身体不好你不知道,你叫我怎么办,难道真让我去当小姐?”
我停止了哭泣转而沉默下来,呆呆的看着这个跟了我6年的女孩,她的青春她的心甚至更多都给了我,然而如今自身难保的我却只能这样看着她。
“喝杯茶吧。”我说这话的时候我和她已经坐在了较为温暖的屋子里,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此刻正在我的手中向她的方向传递。
她没接,我理解的将茶杯放在一旁,然后跟着她一样呆坐下来望着残破的顶棚发愣。
此刻的我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是否也和我一样在回想着过去,过去那每个晴天的日子里我和她无忧无虑的懵懂爱情。反正当如今的忧愁扑面而来时在去回想曾经的美好只会让我更郁闷,手已情不自禁的伸向了那茶杯。
一饮而尽。
枯涩的滋味是我有生以来头一次知道茶的怀旧竟然是这般浓烈,这般的无奈与这般的忧伤,看来我确实不是泡茶的料。
良久良久,当一切正沉迷于安静之中时她缓缓的开口说话了。
“如果我去当小姐你还会爱我吗?”
“不会。”
“那就不爱吧。”说完她站起了身低着头走了出去,没回一下头,哪怕连留恋的放慢脚步都没有,快步的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彻底沉没在那排低矮的围墙之下。
走了。
傍晚的时候风很大,不知轻重的搜刮着田野里的野草,东倒西歪的花而与我孤单的站立其中茫然不知所去,此刻的我只想这么一直站下去,不再去管任何的事情,嘴边情不自禁的哼起那首童年时的歌谣,留下的是直到今天依旧余留在嘴边的茶香,我终于明白了爷爷对茶和喝茶人的分等含义,看来我只是个普通的喝茶者,根本不懂得去细细品尝茶的味道,去理解茶中的含义,我只知道自私的去为自己的感受努力却从来没有理会她人的心情,也不会珍惜曾经拥有的东西,当今天真正一无所有我才意识到这本该早早觉悟的理论。
茶,本来就是怀旧的液体,而我,却从来不曾对过去的旧东西加以珍惜,直到茶尽杯干。
直到人走茶凉。
我喜欢 喝茶,尤其喜欢喝绿茶.是因为我喜欢绿茶那淡淡的清香.工作之余,携茶而来,就一盏清香,坐在书巢案几旁,看历史烟云,李白执剑出长安;苏东坡漂泊入海南;吴敬梓一生破落修儒林;曹雪芹满腔哀思寄红楼;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柳永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赏大自然中,湖光山色如何自萧条中孕出水碧山青;体味万里长空如何涤尽风尘而显露出高远深邃.此乃人生之 超然的景致.此外,我喜欢那绿色,绿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秀色,带来了昂然.喝茶时能品味到那种极令人神往的清新淡然犹存,清茶一杯,浅黄青绿,竟有一种说不出的韵致.此时,把人生际遇,陈年旧事,起落沉浮 的杂繁世事,都抛在九霄云外,有一杯清茶为伴,才忽觉得心里如此疏淡平和.总有一种自然挥洒之气隐在其中,象茶一样散淡且严实.
对于喝茶中的茶道,我一无所知,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每当读书,写作有些疲劳时,为了寻求一点淡淡的刺激,提神助兴 就喝上一杯.其实茶道中浸透着悠久的文化,我根本品不出太多高深的含义,只是喜欢它的清淡恬静,明净自然.有人说,酒杯里有大海,盆水中有风浪.我想,一杯茶里一定有清澈的小溪,让人体味不尽那潺潺流水的情趣.
古人有青梅煮酒,红袖添香美谈.试想如果有如此的清醇的新茗,间有知己陪谈,尤其在夜 色阑珊时,聊一些轻松互相感性趣的话题,该是多么让人爽心的人生乐事啊,然而,能一起品茶互相倾吐的知己一生中能有几人知心朋友可遇不可求,当他(她)在不经意间到来时,你千万要紧紧的抓住,也许是天意,也许是缘分.浮世本来多聚散,一壶浊酒喜相逢.最近笔者在网络里遇到一个知己,尤其是在寂寥的夜幕里,不停的敲打着通往灵魂的密码,化解着各自的空虚,追求着人生的向往. 网络确实链接着人们的心灵,但又永远无法逾越现实的沙漠,就象某一时刻我们含着热泪紧紧拥抱,好似忘却了世界的荒芜.可在我们之间却横亘着一个荒芜的世界.不过,当俩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性格以及对世事的看法,生活习惯相吻合的时候,也就有了朋友之交浓于茶的感觉.细细品位,余香无穷.茶为内助,无喧嚣之行,无激扬之态.一盏浅注,清气馥郁,友情,亲情,真情缓缓流动,谈兴越谈越浓,越谈越舒张.因为都喜欢喝茶,才有了茶余饭后的等待和谈兴,才有了淡淡的清香渗透着各自心扉的温馨,才有了含蓄蕴籍的内心情感.
茶,乃洁净之物,东坡喻为美女.所以才有了泡茶,冲茶,煮茶,饮茶,吃茶,品茶之茶道.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茶道高深者说,冲泡绿茶往往用杯不用壶,用无盖陶瓷杯最佳.于是我就效仿茶道者,做到一杯饮数开,其味道美极了,先是轻啜慢抿,清淡之美,再是缓缓品味,继而醇香之妙,后是满口而饮,必是全身甘甜.茶,有助于缅念过去,遥瞻未来,有助于独自浸溺于创造构思中,也有助于萌发朋友,知己间隽言妙语.茶道之丰,我这笨拙之人很难说清,我只是喜欢饮茶,三分解渴七分提神.至于有古人的品赏美女之感.我没有体会.喝就喝了,能喝出清香,喝出文静,喝出宽厚,喝出知己,喝出真情就足矣.
饮茶,堪称中国的“国饮”,如宋人李觐所言:“君子小人靡不嗜之,富贵贫贱靡不用也。”有客人来,中国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一边忙着问候,一边忙着泡茶倒茶。人在茶须热,人走茶便凉,就倒茶待客而言,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只不过后来被人引申他义了。
问茶为何物?是饮品、是药?是风俗、是习惯?是传统、是时尚?曰:兼而有之。问茶有何德,如此受人喜爱?曰:茶有四德:廉、美、敬、和。茶,清雅、纯净、朴实、内敛而不张扬,敬茶比敬酒更能表达其尊重之意。
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饮茶习俗又因“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饮茶者兴趣爱好之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饮茶韵味,也叫茶道流派。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雅茶、禅茶、江湖茶、家茶。
喜好雅茶韵味的主要是文人雅士,也包括一些有文化品位的名门闺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
雅茶的关键在于“品”。《红楼梦》妙玉所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饮驴。”虽说得有些绝对了点,但可见雅茶道中人对品茶的重视。用于品茶的杯极小,茶壶也很精致。品茶时须先观其茶汤之色,欣赏茶芽舒展之状,嗅其香,再轻轻啜一小口,让其在口内停留片刻再徐徐咽下,方能品出茶的独特滋味。特别是名茶,如“铁观音”香高而秀,“乌龙茶”味浓甘润,“龙井茶”清香持久,“凤羽茶”甘美醇厚······不是内行便说不出其中之不同韵味。雅茶也十分讲究泡茶用的水。妙玉用落在梅花上的雪,苏东坡要用扬子江心水,陆羽推崇以山水为上,白居易偏爱泉水。雅茶还十分讲究品茶的环境。古人云:“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一句话,入雅茶道,须有雅兴。
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深的便是雅茶。雅茶道追求于雅化茶事,饮茶意在山水之间,意在风月之间,意在诗文之间。茶助文思,文人雅士中多品茗行家,茶香缥缈中孕育了无数的咏茶佳作:范仲淹有“斗茶味兮轻醍,斗茶香兮薄兰芷”;白居易有“夜茶一两勺,秋吟三数声”;李白有“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根柯散芳津,采服涧肌骨”;苏轼有“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陆游有“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烹茶”;郑板桥有“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诸诗词文章,不胜枚举。曹学芹也是品茶高手,《红楼梦》中关于茶的妙句也很多,如:“倦乡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等。
“君子之交淡如水”,文人雅士中,以茶会友与以酒会友同等重要。酒是越喝越兴奋,茶是越喝越清醒。雅茶在乎于品茶中有所寄托、有所忘怀,注重于品茶中品出超凡脱俗的境界。茶叶虽是俗物,但雅茶道中人把馈赠茶叶视为深交。能与友人共享品茗之趣,不亦乐乎!白居易收到友人送来的新茶而坦然自得:“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李群玉谢友人赠茶:“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苏东坡有好茶不送权门官宦:“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弄钻权”。
茶之韵,雅为先。雅茶道使中国的茶文化充满儒雅之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