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温
在摄影中,由于拍摄场景光线能量的不同,也会造成色彩的变化,色温较低时,场景的色调偏向橙红,色温较高时,场景的色调偏蓝,
以下,仅就色温的定义及特性做一解说。
色温的定义
色温指的是光波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类眼睛所感受的颜色变化。色温并不是指光线的温度,而是指光线的颜色。
把黑色金属加热到某一绝对温度是发出辐射光的颜色,就用该绝对温度(K)来表示,所以色温的单位是K。在色温的计算上,是以 Kelvin 为单位,黑体辐射的 0° Kelvin= 摄氏 -273 ° C 作为计算的起点。将黑体加热,随着能量的提高,便会进入可见光的领域,例如,在 2800 ° K 时,发出的色光和灯泡相同,我们便说灯泡的色温是 2800 ° K。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通俗的认为, 色温是让物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需要的温度.
不同光线的色温是不同的。
晴天中午前后的日光的色温大约为5500K,
阴天时的光线色温大约6600K,
荧光灯的色温大约4000K,
白炽灯的色温大约3000K,
烛光的色温大约2000K。
三原色均衡光谱使日光的颜色为白色,低于日光色温的光线偏向红色,高于日光色温的光线偏向蓝色。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就是让相机把白色拍成白色的功能,从而不出现色偏。
数码相机和摄像机都配备自动白平衡功能,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数码相机还会提供日光、白炽灯、荧光灯和自定义白平衡等多种白平衡设置。
彩色负片的胶卷都是基于日光照明确定其平衡色温的,在白炽灯、荧光灯等人工光源照明时,会产生偏色(红),但是在照片冲扩的时候,冲扩店会根据经验对偏色进行修正,得到基本上自然的色彩还原效果,所以,使用负片的时候通常不太在意环境的色温。
彩色反转片由日光型和灯光型两种,分别用于在日光照明和在钨丝灯照明条件,如果照明条件与反转片的类型不一致,就会产生偏色(红,蓝)。为了纠正偏色,需要使用必要的滤镜。
为什么日光片或白平衡调好后照片也会色偏呢?这是因为:
可见光领域的色温变化,由低色温至高色温是由橙红 → 白 → 蓝。即红低蓝高,与波长相反
色温的特性
1. 在高纬度的地区,色温较高,所见到的颜色偏蓝。
2. 在低纬度的地区,色温较低,所见到的颜色偏红。
( 红← 低色温 —— 高色温 →蓝)
3. 在一天之中,色温亦有变化,当太阳光斜射时,能量被( 云层、空气 )吸收较多,所以色温较低(偏红)。当太阳光直射时,能量被吸收较少,所以色温较高(偏蓝)。
4. Windows 的 sRGB 色彩模型是以 6500 ° K 作为标准色温,以 D65 表示。
5. 清晨的色温大约在 4400 ° K。
6. 高山上色温大约在 6000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