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零陵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93)
----  [原创]少年(续)夜渔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93&id=48964)

--  作者:夏雪
--  发布时间:2007/12/21 21:27:22

--  [原创]少年(续)夜渔
                                                         夜    渔
   清沏的潇水河既是一个水上运输通道,大量的木材源源不断从上游的江华,道县水上运来.又是我们的饮用水源,还是好多渔民的生活来源.渔民用丝网捕鱼,用鸬鹚抓鱼,还有的钓鱼.
     在这条河上捕鱼自古有之.唐柳宗元在"渔翁"中写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可见潇水河很早就是一条捕鱼的好地方.
     潇水河在流经零陵古城南门段时开始水势平缓,到新码头下开始有一个滩头.水势平缓区有大约三公里,河西是陡峭的石壁,河东是平缓的沙滩,这一段就是天然的渔场.
     那是七月的一天,喧闹了一天的古城在夕阳的余辉下渐渐平静下来,只是偶尔传来孩子的哭闹声和大人的斥骂声.一天的酷热在狭小街道里久久不愿散去.我住的小院里有十多户人家,其中有三户是理发的师傅.那位席叔叔我们是老邻居,也是理发的师傅,小二跟我同年.那天他悄悄的跟我说:"晚上我们一起去玩,好吗?"问:"去哪里玩."答:"我爸爸今天晚上去打鱼,去吗?",我又问:"你爸爸会同意吗?",小二说:"你去跟我爸爸说嘛."去看打鱼我真的好想,就鼓足勇气去跟席叔叔说了,没有想到他居然同意了,还答应跟我爸爸说,我真的好高兴.
     我就象跟屁虫一样守在席叔叔傍边看他准备些什么,他告诉我"今天准备去捕的是黄沙鱼,我们叫黄沙古"
他准备了好长的绳子,还有铁鼎锅和酒糟.还有一种红色虫子,以后我知道那是孑孓,是蚊子的幼虫.
     夜幕降临了.我们的小巷又热闹起来,晚饭后,大人们出来乘凉,孩子们出来做游戏,孩子们的吵闹声,狗叫声,木屐在青石板上的踢踏声,象一场交响乐在空间回荡."我们也该出发了".席叔叔跟我说,我们就一起出发,从我们家到大西门河边也就三百多米远,穿过两条小巷就到了大西门河边,这里的河上有一座浮挢,那浮挢据说是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修建浮挢的地方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黄叶渡,那就更久远了.浮挢的结构是水面由约长五米,宽一点五米木船支承,船上再由木梁架好再捕上木方,由两条大铁链压木方的两边.我们走过浮挢在靠近河西的浮挢上下到船中.我们把带来的渔具放好,席叔叔说:"我们开始准备吧."席叔叔把带来的孑孓跟酒糟混合在一起,做成一个个小团,然后拿一个放在铁鼎锅里,再把铁鼎锅放在河里,铁鼎锅上栓着绳子,让铁鼎锅它慢慢的往下游漂,到一定的距离就拉一下绳子,铁鼎锅沉下河底.说到这里有人会问锅铁鼎怎么能捕鱼?其实很简单,就是锅铁鼎的盖是用铁丝做成有倒刺的盖就可以了,鱼只能进不能出.
     夜渐渐深了.乘凉的人渐渐离去,微风轻轻拍打着水面,微波又轻轻拍打着船舷,点点的星光和着木屐在浮挢上的踢踏声在微波上跳跃.河西陡峭的黑黝黝石壁显得有些恐怖.
     "席叔叔,昨天来你们家的那两个哥哥是您的什么亲戚?"我问."那是我的两个而侄儿,一个叫有吃.一个叫有穿,是道县来的,他们那里没有吃的,想过来找点事做.现在那里有什么事可做,哎,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席叔叔轻轻地回答我."您们家里以前也是道县的吗?"我又问道.席叔叔笑了笑说:"是啊,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我还只有几岁,"他指了指儿子说"他爷爷边做工夫,还带着我慢慢地走到零陵来了,我们就在这里安了家.好多年了"."爷爷是做什么的呀?"我又问."他爷爷也是剃头的,那时候是挑着剃头的担子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真的不容易啊".可能席叔叔是好久没有跟人说起这些了.我都感觉到他是有些动情了."来,我们看今天运气怎么样".他慢慢拉起绳子,慢慢铁鼎锅出了水面,席叔叔又轻轻的说:"不要大声说话,鱼可精明了".铁鼎锅里叭啦.叭啦直响.小二急着说,"我看看,我看看."铁鼎锅终于放到船仓里.席叔叔把鼎锅的盖拿开,把鱼刀进小筐里,"啊!真的很多呀."我情不自禁地说.看到那么多鱼.我的睡眠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又捕了几次.那一晚真是好收获.朦胧的晨光中,浮挢上又响起了踢踏声,那是挑水的人们已经早早起来到河里挑水了,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声,公鸡打鸣声.浮挢上的人越来越多.慢慢的整个城市苏醒了.我们带着一晚上的收获高兴的融入进城的人流中.  

--  作者:晴天蓝蓝
--  发布时间:2007/12/22 16:45:35

--  
       看了夏雪的打鱼,我想起我在乡下与我父亲在一起打青蛙.为了改善家里的伙食,我父亲带着我晚上到田里去捉青蛙.他在前面打着灯,我跟在他后面,其实我的作用仅是与他作伴而以.后来他熟悉了.常一个人去.现在我不吃青蛙了,但在当时,我得感谢青蛙了,为我家的菜肴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  作者:马畔闲人
--  发布时间:2007/12/23 16:38:56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夜渐渐深了.乘凉的人渐渐离去,微风轻轻拍打着水面,微波又轻轻拍打着船舷,点点的星光和着木屐在浮挢上的踢踏声在微波上跳跃.河西陡峭的黑黝黝石壁显得有些恐怖.
   谢谢夏雪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零陵夏夜渔趣的风景画,清淡而不失韵味,逸乐中也含苦涩……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12/24 21:31:14

--  
好帖子!我虽然没有在零陵生活过,但也感受到了当年零陵人的生活情趣。潇水河里的鱼,一定很美味吧!
--  作者:愚溪涓涓
--  发布时间:2007/12/26 17:33:30

--  
浮桥是我们学生时代周未常去的地方,那明月、河风,木排、在少年的记忆里永远美好,夏雪描写引起我的遐思,谢谢你的好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