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农艺队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92)
----  [转帖]古诗文欣赏步骤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92&id=27942)

--  作者:一帆
--  发布时间:2007/5/20 19:15:50

--  [转帖]古诗文欣赏步骤

                       古诗文欣赏的三个步骤
    古诗文是作者对当时现实生活感受和复杂曲折的思想历程的反映,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情感幻想、思维方式及其面对经济生活、边疆战争、羁旅游宦、纯真友谊、缠绵情爱、优美风光时种种精神状态的结晶。这些诗文,往往都是一幅幅奇山异景的艺术描摹,或是一首首从心底流出的或率直,或委婉的心声,其境可感,其情可亲,一词一句皆得其所,尽得其妙。因此,古诗文欣赏应循着“感知-感染-感悟”的情感历程入情入境。

  一、感知。
    即能准确重现古诗文中作者所创设的物境,当然其中介为文字。这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文字解读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从初中开始接触文言文,三四年的系统学习已积累了相当的古文词句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讲,凭借书中的注解及老师的文字解疑,是能够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的,通过调动生活阅历和旧知,是可以在脑海中建构起作者描述的生活画面。虽然这种建构是“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但它可以借助直观画面的演示、音乐旋律的烘托或是角色的扮演等手段,触动欣赏者更深层次的人生体验,不断丰富构建的内涵,使之更丰满,更真切,从而尽可能地顺着作者的眼光凝望审视。

  二、感染。
即通过对作者创作的思想渊源、时代背景、生活遭际的了解,一步步地走进作者的生活中、心灵中去,与作者身心合一。我们只有了解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处境以及儒、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才能真正懂得《赤壁赋》中月夜、赤壁、长江在作者眼中是辽远的,清虚的,宁静的。知道了柳宗元忧愤不得遣的内化本质,才能了解小石潭之景在他眼里是清亮的,清幽的,清冷的。

  三、感悟。
    这是在感受、感染(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与“理解”,它不是一般的“事实判断”,而是一种带有读者主观价值取向的领悟、顿悟或体悟。虽然在与作者身心融为一体的时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情感随情境产生充满生命节律的起伏、跃动、或欢歌,或悲泣,但它却时时限束在读者所处时代生活的堤坝内。人们在为李清照国破家亡,年老无依,独听秋雨的寂凉而默叹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消沉、哀叹。这是一种带有取舍性和批判性的深层次的感受,从而使读者有机会从古诗文中吸取生命的动力,审察艺术的瑰美。

   当然客观地讲,接受古诗文传导的最佳最妙的捷径仍然是诵读吟咏。汉末人董遇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除了语词含义之外,它的格律声韵,处处都自然地运载着神理气韵。沉吟潜诵,经眼目、唇舌、耳膜集中反复地向大脑输入信息,真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文的情意韵味,自然沁人心田,与你的心思合而为一。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境界,似乎飘然地与作者并袂乘风,去阅历大千世界,领悟社会人生。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咏云】
                   董思恭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
           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
           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
           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古词精美图片欣赏(  以下图片作者为:·管我Paul)

·  


<--勋章:开始-->








--  作者:潘夫子
--  发布时间:2007/5/21 16:49:32

--  
图片,诗词,序文无不美到极至!谢谢一帆推荐.
--  作者:冰洁
--  发布时间:2007/5/21 22:06:47

--  

我熹欢诗词,诗词堪称中国文学中的钻石,含蓄、耐人寻味。格律的严谨又可当成一种文字游戏,乐在其中。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它。谢谢一帆提供的资料。


--  作者:良石1124
--  发布时间:2007/6/16 10:21:35

--  
多谢一帆送精神滋补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