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农艺队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92)
----  [原创]农艺队轶事-“拐哒大场”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92&id=19394)

--  作者:共鸣
--  发布时间:2007/2/24 10:45:34

--  [原创]农艺队轶事-“拐哒大场”

农艺队轶事一则
                 “拐哒大场”

    1966年,年底。贫穷的江永农民,一年忙到头,也该吃一回肉了。于是,田野山庄,不时有尖厉的猪叫声响起,不知谁家在杀过年猪了。
    此时农艺队已经成立一年多,知青们起早摸黑,顶风冒雨,汗洒田间,艺献土台,赢得农业和文艺的双丰收。喂养的一头肉猪,已经长得肥头胖脑,大腹便便。
    入乡随俗,自己动手,大家商量如何将这个长毛的大傢伙,变成餐桌上的美食。农业组长何炁(qi)清,人称何济公,既不戒荤,也不信佛,早就借来了杀猪的行头,放血就归他。向宝(伟嘉)和周奶崽(周建平)是吹笛子的,吹气的活他俩跑不了。潘明臣外号潘胡子,汪立正绰号锅巴,他俩一个胡子一个黑,刮毛正好由他们负责。开膛剖肚呢?谁都没干过,都是第一回。余下没安排工作的码子(劳动力)中,下农村前谁在家中杀过家禽家畜?共码子(谭泽先,外号共鸣)说:“我杀过鸡”,约码子(汤晓约)说:“我剖过蛤蟆”。还有呢?没人吭声了。好,开膛由他俩负责,共码子掌刀,约码子当下手。女知青负责烧开水,打扫卫生,烹制第一鲜,不必细说。
    大家七手八脚将那肥猪抬到长板凳上,何济公要求让牠侧身躺着,四肢悬空。此时肥猪的嚎叫声震天响地,牠在宣告农艺队加入了农民过年的行列。共码子说:“猪发声有共鸣呢。”奶崽说:“那你去学猪叫啰”。王干子(王百明,文艺副队长)说:“练声学猪叫是有科学道理的。”晓约接了茬:“我学学看”,便尖叫了起来。“蛮像,蛮像!”正哄笑间,只见何济公口衔尖刀刀背,左腿压住猪身,左手抓住猪的一只前腿,左肘按住猪的头部,随即用右手取下尖刀,大喝一声:“都站开!”说时迟那时快,将尖刀从猪的前腿间斜插进去,猪的叫声逐渐小了下来……。济公正要拔刀时,背后一声喊:“慢一点!”原来王干子端着自己的面盆,一脸愧疚地快步走来。盆子里是小半盆盐水。他负责接血水,找盆子去了,差一点误事。
    接下来的工序是吹气、刮毛。向宝在猪后腿皮上割开一道口子,将一根油亮的钢钎从口子慢慢插进,用它剔开猪皮与猪肉之间的粘连,形成缝隙,便于吹气。这种吹气可不同于吹笛子,周奶崽吹得面红耳赤,青筋直爆,也未能吹进去一点,可能是嘴没把口子包紧,气全漏了。向宝总结经验,吹得像模像样,他一边吹,奶崽一边用木棍在猪皮上轻轻捶打,帮助气流前进,猪皮慢慢鼓胀起来。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可向宝已经累得有气无力。力大气足的农业组长责无旁贷,立即接力,在他强大的气流进攻下,那头猪变成了一个大气球,体积至少增加一半!
    气球猪被放到农艺队最大的一口洗澡盆中,仍然前面出头后面露尾,看来只能分段刮毛。此时南瓜(周仁芝)和红薯(彭沛琪)抬来一桶滚烫的开水,已经穿上橡皮套靴的潘胡子和锅巴要大显身手了。他们一个淋水,一个翻猪,一桶水很快用完。锅巴说:“不够不够,再来一桶。”潘胡子说:“一桶不够,多来几桶!”不过,猪腰部这一段的毛倒是容易刮,不一会就露出白净净的猪身来。刮头部段和尾部段麻烦多了。不仅刮的人要对付那些坑坑洼洼,还得让打杂的码子们抬着另一头,因为盆子不够长。大家累得够呛,衣服上也沾得到处是水。
    刮毛工序总算顺利完成,大家又是七手八脚地将那猪的四肢分别绑在木梯上下左右四个点上,并把木梯斜靠在墙边。猪头朝上,两眼微睁,挺起圆鼓鼓的肚子,一副大无畏的像:“刀山火海都过来了,码子们,你们能拿我怎么样”。共鸣一边小心翼翼由上而下地划开猪肚皮,一边对晓约说:“开剖以后,猪肠肚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慢慢下坠,顺势接住就行了,千万不要硬拽。”话音没落,晓约叫了一声“不好啦”,只见剖开的猪膛里,一段猪肠裂开了口子,粪水向外直冒。晓约手忙脚乱,越急越拉,越拉越冒,猪膛里一塌糊涂。看来,晓约是把杀猪当成了剖蛤蟆。共鸣着急地说:“看看,看看,拐哒大肠!” 晓约脸红了:“我想快点下,哪晓得拐哒大肠。”“拐哒大场!”“是,是,拐哒大场!”向宝连忙端来一盆温水,调侃地说:“人家是开了膛再翻肠子,你们倒快,边开膛边翻肠。”一通冲洗,总算把猪膛搞干净。但肠油粘住的一些粪渣,却怎么也弄不掉,凑合用吧,反正要高温煎炼的。
    后来在炼油的时候,大姐(李高涵)轻声问两个码子:“怎么有点异味?” 共码子和约码子齐声回答:“拐哒大肠!”大姐一脸纳闷,一旁的潘胡子暗自发笑,若无其事地说:“不要紧的,多放几片姜就行了。”
    果然,猪油炒白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谁都不知道这一隐情。然而,那大罐子炼猪油,农艺队员并未享用几回,却被饲养的一条名叫“肥菜”的狗偷吃个精光。至于农艺队员们如何收拾那条肥狗,容以后再叙。
    又:长沙方言“拐场(guaichang)”,意为“坏事了,出事了”,本文可作为事例。
                                          (共鸣)  



--  作者:共鸣
--  发布时间:2007/2/24 10:51:36

--  

有跟帖,请点击以下链接:

http://2006.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14643&replyID=&sk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