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农艺队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92) ---- 骨肉深情(陈乃广原创)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92&id=19383) |
| -- 作者:共鸣 -- 发布时间:2007/2/24 7:59:29 -- 骨肉深情(陈乃广原创) 骨肉情深 。陈乃广。 追抚往事,思绪难平,总有一泓浓浓亲情在心里汩汩流淌,那是慈母留给我们的爱,那是兄弟的骨肉深情。。。。。。
母子三人的幸福时光 1964年到北京报考美术学院 母亲走了,上大学又没有指望,街道委员时时上门动员,我只好撇下刚进初中的弟弟,别无选择的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 |
| -- 作者:共鸣 -- 发布时间:2007/2/24 8:00:28 -- 1969年,我从江永转点到浏阳七宝山公社,随即弟弟也从郴州转到浏阳焦溪公社。虽说两兄弟都在一个县,可一个在东乡一个在北乡,也很难来往。 1970年10月,我随浏阳民兵修路大军奔赴湘东铁路建设工地,步行两天到攸县,途经黄图岭地段时,突然听到路边有人叫了一声“哥哥!”我回头一看竟是弟弟!原来弟弟也随他们公社的修路大军来到这里了,他们的民兵营就驻扎在这里。 兄弟多年不见,一肚子话竟不知从何说起,望着渐渐远去的行军队伍,我只是紧握了一下弟弟的手,说了声“注意身体啊!”就随着队伍走了。 湘东铁路竣工后,我也回到七宝山公社,在公社磺矿当合同工,弟弟在他所在的焦溪公社中学当民办老师。 直到1976年,我们兄弟俩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艰苦岁月后,终于盼到父亲的问题得到了平反,恢复原职。 当时我已在七宝山浏铁矿干了两年的合同工,矿里好不容易争取到几个招工指标,想优先解决几个知青的转正问题。而这时相邻的浏阳磷矿也到到焦溪公社招工,因为弟弟在那里当民办教师卓有成效,焦溪公社党委极力推荐他,一时间我们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想到两兄弟能同时招工,着实高兴了好几天。但是转眼间事情又有了变故,让我们心头压上乌云,因为从浏阳县劳资部门传出话来,一家人在一年内不能同时有两人被招工。这是老天在我们开玩笑吗? 这次如果弟弟招工,年龄老大的我将意味着失去最后的招工机会;如果我被招工,弟弟他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呀,那些年多变的政策已把老百姓折磨得够呛,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心绪难平。 下乡十多年了,我们兄弟同遭磨难,倍受艰辛,而今有些希望,命运却又如此无情的捉弄我们…… 就在这人生的重要关头,弟弟真诚地对我说:“哥哥,如果只能招一个,那就你先走吧,我以后再等机会。” 弟弟这句平静的话语蕴藏着多深的亲情厚意,有多重的分量,只有我这当哥哥的才掂量得出来。当时,是他下乡整整十年的时间。 两矿领导也很关注这事,经两矿劳资科协议商定,由硫铁矿先将我的材料送县里审批,磷矿则缓送弟弟的招工表,因为县里的意思是要招年纪小的。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秋日,我和弟弟站在浏阳县委大门外,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硫铁矿劳资科冯科长走了出来,他指着手里的材料对我说:“你的批了!”看得出来,为了我的招工,他没少费口舌。“那就好!”弟弟和我四目相对,我们的眼里都噙着晶莹的泪花。 一年后国家恢复高考,弟弟凭着知青少有的拼搏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奋进,终于实现了他自己的夙愿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后留校工作;后来调武警某学校工作,现在弟弟已是师级干部了。 每当有月亮的晚上,我会常常想起我们的母亲,想起她说的话:“有月亮的晚上,我会到窗前来看你们的……” 母亲,那是您来了吗? 是啊,我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 -- 作者:共鸣 -- 发布时间:2007/2/24 8:03:15 -- 有跟帖,请点击以下链接: http://2006.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1&ID=1111&page=1 |
| -- 作者:gh19642000 -- 发布时间:2007/3/6 17:06:20 -- 知青的母亲们都是:坚韧不拔,柔情如月,深情似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