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老土专栏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8)
----  生活是一幅图画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8&id=26742)

--  作者:老土
--  发布时间:2007/5/7 9:46:24

--  生活是一幅图画

生活是一幅图画

在我眼里,桃川是很美丽的,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滋润着我的灵魂。1963年12月10日,我在《长沙晚报》写了一篇题名为《桃川风光》的散文:

要过桃川洞,

好鸟飞不动。

这两句话是形容桃川的宽阔和肥沃的。这里山溪纵横,奔泻着叮铃铃的清泉;秋天,成熟的稻谷紧挨着绿色的山岭,就像那玉盘上滚动着的一颗颗珍珠。谁到了这里,谁的心里都要荡起一种对山乡的挚爱之情。

桃川,从前洒满穷人的泪水和鲜血!那时,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匪杀人如麻,人们只能蹲在山沟,不敢出来。那时,虽有这富饶的土地,又有谁来开垦?

解放后,桃川才熠熠发光了,它吸引着来自长沙、衡阳、冷水滩……各地的人们。我们三百来个男女知识青年,正依着党制定的蓝图,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创建人间乐园。

早上,阳光把一脉峰峦沉浸在金黄色的光芒里,林头上笼罩着彩色缤纷的霞光。草叶上还滚动着颗颗明珠,我们就出工了。刈青的姑娘,带着镰刀的磕碰声去了;学犁的小伙子,吆着牛跟着老职工走上了田间小道;锄薯的人们,扛着银锄爬上了绿色山径……山上山下,歌声响起来了:

我们是年轻人,

我们刚刚走进生活,

就有做主人的模样……

你也许没想到吧,我们几个月前都还是长沙市的中学生。我们是抱着建设湘南山区的决心来的,是抱着当一名邢燕子式的知识青年的美好愿望来的。到了农场后,一瞧,这里还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国营农场:农场是去年才开始创办的,两万多亩荒地,还只开垦出一角,宿舍是临时盖的,还没有汽车和拖拉机……这一切一切,怎能不激起我们年轻人的一些感想呢?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日记本上写着:我们是来开发山区的,不是来享福的,对革命的热情,不能像水皮上的油花浮头一撩,就剩凉水一缸了。我们坚决听党的话,要干,要革命!……

看,在那绿色的山岭上,我们几行人,几行锄,云里来,雾里去,仿佛在编织着半山云锦。老职工告诉我们,他们去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野。究竟农场有多大,不知道,只知道这一大片全是农场的范围。满山荆棘、满山茅草……没有房舍,六十四个人就挤在一间破庙里。他们以革命精神,在这千年酣睡的山野挖下了第一锄,播下了第一批种子,也就第一次长上了庄稼:水稻、红薯、芝麻、花生、木薯、槟榔芋……今年,我们大批知识青年奔赴到这里,就更加热闹了。我们付出一份劳动,都有了一份宝贵的收获。

入夜,站在远处看,宿舍排排窗口,闪烁着灯光,多么像是这深山闪烁的明珠!宿舍里有时管弦齐奏,歌声嘹亮;有时则静得就像一泓碧水,因为新老职工们正在埋头学习,有的在看着向李定国同志学习的文件,有的在认真阅读《毛泽东选集》……

战斗的生活,这还是起点,更紧张的战斗,还在前头。桃川,这个暂时还不显目的名字,将会放出耀眼的光彩!

在我看来,生活就好比是一幅图画,只有自己去亲手描绘,渗进自己的心血、汗水,才能形成一幅有意义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