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老土专栏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8) ---- 远赴江永(三篇)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8&id=26389) |
-- 作者:老土 -- 发布时间:2007/5/2 18:54:35 -- 远赴江永(三篇) 远赴江永(三篇)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运动,许许多多的学生青年怀着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美好愿望纷纷奔赴到广阔天地里去锤炼一颗红心,于是轰轰烈烈地集体演绎了一场有一种内在的崇高,却又充满荒唐,甚至荒唐为美丽而无知无觉,有一种本质的卑微与浅薄。三千万知青的人生与命运,有别于一切碑文记载;三千万知青的灵魂现象,独特和丰富于一切历史与文明。这是一段相当漫长曲折并布满荆棘和炼狱之火的人生道路。 我常想把这一切写下来,写成一本书,我没有理由忘却那种刻骨铭心的历史烙印。但我知道,现在文学掉价,作家出书很难,而且也很难卖出去,更要命的是自己才疏学浅,能写好吗?我这是戴着枷官唱戏文——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我却想努力地写下去,努力地写好,只为了记住历史,只为了祭奠我们早逝的青春岁月。
怀揣着一堆小心和忐忑 1963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极不平常的一年。长沙市八中的校园内虽然仍像往日一样宁静,可我们高三年级的学生心里却不平静,毕业后何去何从,谁心里都没有底,无数个憧憬、想望,让我们这些还未涉世的青年学子既激动而又茫然。 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每一首歌每一篇宣言都可以把一个人引上一条人生的道路或做出一个终身决定。 这一年,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这一年,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很严肃地给我们讲解了《青年运动的方向》、《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经典名篇;这一年,学校领导反复给我们作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报告……于是,雷锋、邢燕子、韩梅梅、张思德、白求恩一个个英雄人物在我们年轻的心底树起了一座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我们班上一位姓周的女生是全校第一个向学校写了申请下农村去的,学校让她在全校大会上给我们作了典型报告,并且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她作报告时样子很激动,说的是那么恳切,那么慷慨激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1939年就给我们指明了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1955年,又对回乡知识青年亲笔题辞写道:‘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主席的教导给我们广大革命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台下一千多双眼睛全望着她,我不知道人家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只觉得像有一团火,把我整个心腔都烧灼得滚烫滚烫的了。我感到了一种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可是,像我这样的青年,家庭出身是地主,父亲又是右派,能成为革命青年吗? 晚上,回到宿舍,我一遍一遍认真地读着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并且在“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这段文字的下面用钢笔重重地划上横线以示特别的重要,必须刻骨铭心地刻记在自己心里。 对高考我不敢抱任何希望。1959年我初中毕业,却因为父亲的问题被迫失学,只得只身来长沙火车南站打工,当了一名临时的清道工,1960年恰逢长沙市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几所学校春季招考,这才考入长沙市八中。能够读到高中毕业,这已是当时这个社会对我最大的宽容, 我还能奢望什么呢?我想申报上山下乡,学校会批准我这个早已被社会打入另册的青年吗? 好几个晚上我都翻来覆去睡不着,寂静无声的夜成了可怕的黑暗。 人是活动的,向上的,就像这万物萌动的春天,树要抽芽,草要出绿,花要开,任何一个生命的躯体里,都应该有着期冀和企盼。最后,我咬了咬牙,用力咬破了自己的手指,从床下掐下一截稻草,蘸着从手指流出的殷红的血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上: 敬爱的学校领导:我恳切地请求上山下乡,希望能成为一名革命青年。 第二天,我怀揣着一堆小心和忐忑,敲开了
从学校出发 高考通知下来了,我果然没有被录取,这是我意料中的事。虽说这事我早已意料,但此刻的心情仍像是被吹落的树叶,感到无限的失望,又好像一个溺水的人,连刚碰到手的仅有的一块木板也滑失了,人便像坍了架,丢了魂一般。 很快接到学校的通知,光荣被批准上山下乡,去江永县国营桃川农场。江永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江永”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十分陌生,那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了。不过,总算能够被批准参加这一革命行动,我不禁长嘘一口气,仿佛把涌到喉咙眼儿的一颗心又放回胸膛里去了,觉得头顶上的太阳又照亮了我的前程。 这次下乡的一共只有七个同学,我们班就只我一个人,其他几人是外班的,有蒋鼎、李胜利、夏尚斌、龙春生,还有两个初中生,才十四五岁,一个叫周炳林,一个叫黄更生,他俩都是我们学校的教师子弟。 黄更生的妈妈当过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说:“我家更生还小,不懂事,到了那边,要拜托你帮忙照顾一下好吗?” 我是在乡下长大的,我知道乡下的日子是非常艰苦,乡下人过日子很不容易,我不知道江永那边是不是会要更艰苦。不过,我总算比他大几岁,算个大哥哥,照顾照顾他这是应该的,便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您放心吧,我会尽力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是真的长大了。 她又说:“你也要注意身体,好好照顾自己。”她说这话时,我发现她眼里居然就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 我又认真地点了下头。我看着她的脸,一瞬间觉得特温馨,特忧伤。 那位姓周的女同学一直没有来,直到我们要出发了她还没有来,我知道她是不会来的了。这位周同学虽然没有上山下乡,但她终究是沾了上山下乡的光成为了一名党的光荣的助手,革命青年中的先进分子。我于是便想到历史,像这样钻进革命队伍中的投机者还少吗?以致造成革命队伍中严重的不纯,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学校领导亲自来给我们每人胸前佩戴上一朵大红花,并向我们说了好些勉励的话:“同学们,你们是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的热血青年,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希望你们投身到广阔天地里去,为党和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 锣鼓“咚锵咚锵”地敲打起来了,我们跃上一辆东风牌大卡车,全意气风发地站立在车厢上。车头上扎着红色的彩绸,车厢两边悬挂着写有“好儿女志在四方”、“上山下乡光荣”字样的红色横幅标语。车子缓缓地从学校驶出,驶过湘春路,驶上大街,一头向火车站驶去,我忽然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浑身的血液像沸腾的开水,带着一股不能忍受的热气,一直流到手指尖,我居然就有一种想向这座省会城市用力挥挥手的欲望。
登上南去的列车 长沙火车站今天显得格外热闹,车站前面的广场已是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有各学校赶来的下乡学生,有前来送行的家长、亲友、同学,四处是红旗飞扬,四处是红色的横幅标语,锣鼓声响得震天震地。 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前来送我,他们都是从各自的家里赶来的。我们使劲地握着手,短短的几分钟,说些什么好呢?我只觉着心里涌着许多话,那是需要许多许多时间才说得完的话,时间,在这样的场合,为什么会这般吝啬?过去,我们在一块同窗学习,并不觉得怎样,现有一旦分别,天各一方,便倍觉友情的珍贵。要上车了,他们朝我挥着手,挥着小三角红旗,说着“再见,再见”,我眼睛立时湿润了,心中埋着说不出的难受。 开车的铃声响起,火车大声地吼叫一声,蒸气便像一股火焰从烟囱中冒出。车站月台上,立时变得紧张而且喧闹,响起一片哭喊声。车里的学生向窗外哭喊着:“爸、妈,再见!”外边的人直朝着车窗内挥手:“孩子,好走,到那边要来信啊!……” 我父亲因被划右已发配到一个偏远的山村劳动改造,母亲是一个乡村小学教书匠,一条腿残疾,行走极不方便,因此他们都无法来送我。但我透过车窗仍看见我的那些同学,他们居然也挤进月台来了,他们不停地挥着手,高喊着:“再见!再见!”我知道我的眼泪已经滴落下来了,眼睛变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火车已缓缓地开始启动,车站、人群都慢慢地往后退去,渐而变小,忽然一转眼就完全不见了,可我眼睛里还留着同学们的影子,仿佛他们还在向我招手。 车子驶出好远,车厢里仍有着断断续续的哭泣声,各人有着各人的心事,脸上都现出异样的神色。空气沉闷得很,令人连呼吸都似乎受到压迫。 来长沙接我们的是我们即将要去的江永国营桃川农场的书记李种田,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身子不高大,脸很黑,瘦瘦的。有人告诉我,李书记原是三五九旅的一位团长,是王震将军的部下,现在是江永县农垦局的局长。我不知道这人是怎么知道的,也不明白团长与局长是多大的官,团长是不是等同于局长,我没法去探究,但我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军人的气质和威严,立时我对他便有了一种景仰。 李书记大概是也感觉到了空气的沉闷,便站起来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江永那边的情况?” 于是,大家便争着围了过去,争相提出许多问题: “李书记,江永那边有饭吃吗?” “李书记,那边有肉吃吗?……” 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吃,也许是这些年大家饿怕了吧。对于饥饿,我是深有感触的。1960年,我被长沙市八中录取,从浏阳徒步走了两天去上学,第一天走到永安镇就走不动了,又累又饿,便花一角钱买了三只草粑粑。说是草粑粑,其实就是把稻草捣烂拌上一点葛根粉,金黄金黄的,样子很好看,却很难吃下去。我好不容易吃下去一只,尽管肠胃里饿得一阵辘辘翻动,另两只仍只得扔了。因此,我特别关注那边是不是有东西可吃。 “有啊,有啊,”李书记呵呵笑道,有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他看着我们说:“猪肉有的是,赶桃川闹子(桃川镇赶场)一斤肉才七八毛钱;南瓜遍地都是,又大又甜;还有香米,旧社会那可是专向皇上进贡的贡米啊,锅里只要放上一把米,整个屋子就都香了……” 于是,我们就极向往。从明天起,我们将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也许是一种热烈又新颖,甜美又奇巧的生活。 我们便不再叩问,不再寻求和动物同等的权利,谁也没有去探究前面会不会横亘着吞噬太多光亮的无限深邃。 大家一同唱起歌: 年轻的人, 火热的心, 跟随着毛泽东前进, 紧紧跟随毛泽东前进…… 歌声是那么嘹亮、欢乐、富有光彩,充满了真意,蕴藏着无限的魅力,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
-- 作者:丘山傍渡 -- 发布时间:2007/5/4 12:10:09 -- 老土,我转载了你这篇大作到江永栏目,谢谢.盼望后续两篇快快出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