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图文】★朱张渡怀古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47701)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2/4 19:41:04

--  【公共图文】★朱张渡怀古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朱张渡怀古

.

动感视频 记录生活
优美图文 大家报道
朱张渡怀古 
xddfund111 发表于 2007-11-5 22:15:00  

从今湖南第一师范横过书院路,便到了六铺街江畔的著名渡口--朱张渡。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理学大师朱熹从福建崇安专程来潭州造访张栻。朱熹在长沙逗留了两个月,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朱、张对理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中和”、“太极”等分别在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轮流进行讨论。岳麓与城南仅一江之隔,朱张二人经常同舟往返于湘江之中,“朱张渡”由此得名。朱熹作诗记下了这次意义深远的学术交流活动:“偶泛长沙渚,振衣湘山岑。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从此,朱张渡一直成为岳麓书院学子往返湘江的主要渡口。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学政汤甫捐建朱张渡亭于水陆洲,岳麓书院山长袁名矅作记。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学政胡瑞澜重修渡口,东曰“文津”,西日“道岸”,皆朱子讲学时所名也。清代朱张渡口的“岁修”、“油艌”之费全由民间捐田、捐银维持,慷慨之上大有人在。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杨振声就捐银120两,交“首事”生息,充“岁修”费用;还有蔡先广、蔡先哲兄弟捐店铺2间,租金充作渡口经营之用。   历代题咏朱张渡的诗词不少,清李家骏诗云:“一揖苍江渡,千秋胜迹留。潮添湘水合,沙拥橘洲浮。道岸先登涉,文津共溯游。英英三楚地,事业企前修。”如今朱张渡尚有一艘小机轮往返于橘子洲头及两岸之间,弥补了五一路大桥和猴子石大桥之间的江渡之缺,倒也成为闹市中的幽绝一景。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2/4 19:45:02

--  【公共图文】 新建的朱张渡牌楼【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新建的朱张渡牌楼

.

动感视频 记录生活
优美图文 大家报道

新建的朱张渡牌楼

    12月19日,为纪念我国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和张轼到长沙讲学而建造的朱张渡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ADV_CONTENT-->风光带正式竣工。后人为纪念朱熹和张轼经常同舟往返湘江的历史,故将当时涉江而过的渡口称为“朱张渡”。据介绍,整个朱张渡再建工程经专家多次评审于2005年10月破土动工,采用牌楼和两侧接短廊的建筑形式,南北长为100米,东西宽为36米,在规划布局上呈一字排开。朱张渡建成后将成为长沙市湘江东岸一处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 。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2/4 19:49:31

--  【公共图文】 新建的朱张渡牌楼【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新建的朱张渡牌楼

.

动感视频 记录生活
优美图文 大家报道

反映南宋理学家朱熹和张栻当年从湘江东岸乘渡船到岳麓书院讲学的塑像,近日被安放在长沙湘江“朱张渡”古牌楼附近。 据记载,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理学大师朱熹专程来长沙造访张栻,朱张二人经常同舟往返于湘江之上。后人将当时两人涉江而过的渡口称为“朱张渡”。而塑像所反映的正是朱熹和张栻准备上船时互相谦让的场面。

3月2日,市民在参观朱熹(左)、张栻塑像。

3月2日,市民在参观朱熹(右)、张栻塑像。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