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1/29 12:22:52
-- 【公共图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断头龙 【断龙头的神话传说】 唐代贞观年间,浙江连年大旱,禾苗枯焦,百姓纷纷求告龙王。龙王动了恻隐之心,立即奔赴天庭奏请玉皇大帝,让玉皇大帝准他降雨。玉皇大帝下了一道旨令:“城内降雨七分,城外降雨三分”。 龙王领旨以后心想,... 1千字 2007-11-28 景观美 |
傩舞 图腾渊源 傩【nuó】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中的... 15千字 2007-11-28 KG798 |
傩戏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 4千字 2007-11-28 whwfjp |
豫剧 【名称由来】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 17千字 2007-11-27 beibeilulu |
重阳节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 20千字 2007-11-27 景观美 |
泉州花灯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泉州花灯就其制作工艺,分为三类: 一、彩扎灯。花灯艺人用纸捻将竹蔑先绑扎成灯的骨架,... 973字 2007-11-27 whwfjp |
苏绣 苏绣介绍 苏绣即苏州刺绣 ,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 苏绣产地江苏土地肥沃 , 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 11千字 2007-11-27 foxnian |
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其人】 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 明朝末年,灾害频繁,烽烟四起。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父子二人,制剪为业... 7千字 2007-11-25 KG798 |
评剧 【概述】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 、落子戏 ,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 。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39千字 2007-11-25 jia_b |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传播着"江南药王"长盛不衰的故事。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而同... 2千字 2007-11-25 清露不留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