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天吊国)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44147)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0/25 19:08:04

--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天吊国)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一)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简  介:在浩浩荡荡八百洞庭湖里,生活着这么一群不被外界所了解的半原始生活状态的群体。有人把它称之为“天吊国”,也有人称之为半原始氏族部落。

生活在这一水域里的“天吊户”有上万人之多。由于他们的流动性大,无固定捕鱼范围,经常出没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不易被户籍管理部门掌握。加之,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浩淼的洞庭湖,起居在方圆不足四平方米的船舱里。由于封闭的生活方式所至,除了渔政部门前来收税外,公安、计生和其他部门无法与他们联系,难以掌握他们的行踪,更是无法建立档案。他们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只是通过渔贩子的生意往来所获取,信息十分闭塞。虽然他们也有电视机、收音机等现代化设备,但他们用得最多的是听取天气预报。对国家的时事不太关心。又由于条件所限,全靠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来收看电视,没有风的季节电器设备就成了摆设。他们的穿着打扮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文明程度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又很大一部分人的祖籍就是洞庭湖的渔民,一直生活在洞庭湖里,祖祖辈辈没有读过书,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也形成了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他们多数人驻扎在洞庭湖中央,渐渐形成了三户一帮,五户一伙的裙带关系的部落制,氏族制。他们当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外来流浪户,由于各种原因流浪道洞庭湖,这帮人中社会关系复杂,人员层次难以区分。他们喜欢独往独来,出没在湖叉河沟和茂密的芦苇荡里。生活极无规律,更是来无踪去无影。笔者着重在原始部落氏族制人群中进行了调查。探究其形成的原由和生存发展状态。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0/25 19:09:50

--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2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2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0/25 19:11:49

--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3(天吊国)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3(天吊国)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0/25 19:12:59

--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4(天吊国)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4(天吊国)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0/25 19:15:09

--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结束篇)【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探密洞庭湖上原始族(结束篇)【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0/25 19:19:48

--  【公共图文】“天吊国”里的原始族【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图文】“天吊国”里的原始族【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海 青

在浩浩荡荡八百洞庭湖里,生活着这么一群不被外界所了解的半原始生活状态的群体。有人把它称之为“天吊国”,也有人称之为半原始氏族部落。
生活在这一水域里的“天吊户”有上万人之多。由于他们的流动性大,无固定捕鱼范围,经常出没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不易被户籍管理部门掌握。加之,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浩淼的洞庭湖,起居在方圆不足四平方米的船舱里。由于封闭的生活方式所至,除了渔政部门前来收税外,公安、计生和其他部门无法与他们联系,难以掌握他们的行踪,更是无法建立档案。他们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只是通过渔贩子的生意往来所获取,信息十分闭塞。虽然他们也有电视机、收音机等现代化设备,但他们用得最多的是听取天气预报。对国家的时事不太关心。又由于条件所限,全靠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来收看电视,没有风的季节电器设备就成了摆设。他们的穿着打扮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文明程度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又很大一部分人的祖籍就是洞庭湖的渔民,一直生活在洞庭湖里,祖祖辈辈没有读过书,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也形成了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他们多数人驻扎在洞庭湖中央,渐渐形成了三户一帮,五户一伙的裙带关系的部落制,氏族制。他们当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外来流浪户,由于各种原因流浪道洞庭湖,这帮人中社会关系复杂,人员层次难以区分。他们喜欢独往独来,出没在湖叉河沟和茂密的芦苇荡里。生活极无规律,更是来无踪去无影。笔者着重在原始部落氏族制人群中进行了调查。探究其形成的原由和生存发展状态。
一、我不愿赤身裸体葬进湖州
   这个部落的人群,婚姻关系极不稳定,同时因人群活动范围小,存在着近亲结婚的习俗。因此普遍存在生育痴呆儿、残疾儿的现象。因孤舟往返湖中,远离主流社会,不能得到政府的帮助,老人缺乏生活保障。端午节前夕,在渔民老赵的带领下,我来到一个不大的湖州上,在一个破烂不堪的棚子前找到了“天吊户”72岁的廖爹。他告诉我们,自己一直生活在洞庭湖水域,没有亲人,只知道是一个渔民把他养育成人。之后,这位好心的渔民病死在湖中。自己一生中有过十几个女性伴侣,但没有一个替他生儿育女,先后这些女人都是匆匆而来,悄悄而去,带走了他大部分财产。渔民老赵说,他曾经多次帮助过象廖爹一样的孤寡老人,如陆爹、杨爹等老人,并自己掏钱替他们办理了后事。当我问廖爹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怎样度过的时,他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样的。他说:“那时,他是“天吊国”里最强壮的劳力,脑瓜子也灵活,只要听到岸上的人们敲锣打鼓,他就立刻号召“天吊国”的人们集合,列队畅游在洞庭湖,并像岸上的人们那样,不断高呼口号,敲打着船体,发出敲击声,迎接毛主席的最新示。但到如今他都不知“最新指示”是什么。那时“天吊国”里的人们都听他的使唤。他经常在他们中间摆谱,把毛主席说成是神,是帮助劳苦大众的神仙。当我问他现在的国家主席是谁时,他直摇头说:“不知道”。对现在的事,他表现出漠然的神情。廖爹将他维系生计的四条小木划子卖了两条,只剩下两条不能使用的破划子,他将这些钱换来一些生活必需品。看得出来,他身体每况愈下,生计难以维系,他做好了料理后事的准备。当我问他,这个时候正是涨大水的季节时,这个小州马上要被淹没,没有了船不能逃离小州时,他说:“没办法,只能等死。”临别前,我问老赵能否帮助他处理后事?好心人老赵硬着头皮答应了。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7/10/25 23:08:46

--  
在浩瀚的湖泊里居无定所,很难管理。十几年前看过一篇<鄱阳湖里的黑社会〉,看来洞庭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