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视频】ゃ;ゃ《 郑板桥纪念馆》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40723)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9/19 13:55:47

--  【公共视频】ゃ;ゃ《 郑板桥纪念馆》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郑板桥》★

.

【公共视频】★《 郑板桥纪念馆》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  

   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

   纪念馆所辖的郑板桥故居,为南北8间的清代民房建筑。粉壁黛瓦,兰竹萧疏,保持“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故居内不定期地举办小型书画展览,播扬郑板桥的艺术成就。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郑家世代读书,可谓书香门弟。墨竹成了郑板桥绘画作诗最主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竹也化作了一种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虚心劲节,可以说是板桥崇高气质的写照。


[编辑: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9/19 14:06:21

--  ★《郑板桥》★

.

《郑板桥》★

.

【公共视频】★《郑板桥》片头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编辑: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9/19 14:14:42

--  【公共图文】ゃ;ゃ看联 猜典:"曾三颜四,禹寸陶分。"【知青公共频道】

.

《郑板桥》★

.

【公共图文】ゃ;ゃ看联 猜典:"曾三颜四,禹寸陶分。"【知青公共频道】

  此联出自清·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撰书的对联。虽只有八个字,却用了四个典故。

       上联

     “曾三”源出《论语·学而》,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指老师授的学业)不习乎?”“曾三”二字概括了曾参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的美德。

     “颜四”指孔子的另一个贤德的弟子颜渊的“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表示视听言动四个方面都要遵守儒家的道德规范,因而概括为“颜四”。

  下联

     “禹寸”指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典出《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这里的圣人即禹,他把一寸光阴看得比直径一尺的璧(扁圆而中间有孔的玉器)还贵重。

      “陶分”指示晋征西大将军陶侃,他常勉人,珍惜分阴。联语强调个人品德修养,鼓励人们珍惜时光,对今人养生不无借鉴意义。

[编辑:知青公共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