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图文】古代骂人话【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9736)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9/8 21:54:12

--  【公共图文】古代骂人话【知青公共频道】

古代骂人话
来源:    【2007-7-9 10:21:52】
  中国骂人的话在史书上记载是很少的,最有名的是“竖子”。比如在鸿门宴上,范增绞尽脑汁劝死要面子的项羽宰了刘邦,可是怎么也得不到采纳。气愤之余,范先生骂出一句:“竖子不足与谋!”
  我以前是不知道什么叫“竖子”的,按照《说文》的意思,也不过是“直立”。后来学了一点音韵学,才明白,原来“竖”的读音和“短”很近,也和“孺”很近,甚至你说和“童”音近都未尝不可。所谓竖子也就是“孺子”,那就是黄口小儿的意思。和我们今天说“小子”差不多,但是又有不同,以前的竖子是不管年纪多大,只要觉得是傻瓜呆子,就可以这样叫。
  历史上最有名的竖子大概是刘邦,虽然他在世时骂了无数人是竖子,可是他死后400多年,也被阮籍赠送了这顶帽子。他在游山玩水时,屹立于楚汉相争的战场大发感慨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摘自7月2日《北京青年报》史杰鹏 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9/9 11:00:43

--  

--  作者:文痴
--  发布时间:2007/9/9 16:48:50

--  

有一句,叫“沐猴而冠”

       《项羽本纪》中写到项羽西屠咸阳、烧秦宫室、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说项羽的一段对话: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成语“沐猴而冠”,出处就源于此。

        沐猴就是猕猴,沐猴而冠就是猕猴戴帽子的意思,比喻人虚有其表,徒具人形,目光短浅,成不了大事。其讽刺味可谓非常精到。

        在这一出戏中,有两个主要人物:说者和项羽。

        说者:敢于直言,其言颇真,其语颇切,其勇可嘉,可惜不谙项王的个性特点,谈话对象不是刘邦、也非李世民,而是心胸不大、没有多少文化底子、又缺少心计的项羽,被烹了,着实可怜、可惜。因此,给领导提意见,是须看对象、察颜色、讲技巧的,否则,话不投机,不仅讨个没趣,还会招致灭顶之灾。

        项羽:此时的项羽哥哥,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一心只想衣锦还乡,好在家乡人面前风光一下。“彼可取而代之”的万丈豪情不见了,完全一个暴发户的心态。加之华丽的秦宫已烧了,项羽哥哥或许正懊悔不迭呢,心里正窝火,这时有人跳起来劝说,还骂“沐猴而冠”,找死呀……气头上烹说者,这也罢了,可项羽哥哥在革命大业上,还是应该听取意见的,结果义气用事,却使自己丧失了宝贵的时机,成就霸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

        项羽本来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却接连走出了一手手致命的臭棋,到败亡了,还认为是天意,真让人唏嘘不已。可叹,可叹,可叹……故毛泽东感慨:“宜将剩勇追穷冠,不可沽名学霸王”,教训可谓发人深省。

        话说回来,今天我们讲项羽“沐猴而冠”,有点局外人看笑话的味道。细细想想,自古而今,“沐猴而冠”的言行,多矣。

        汉何进不知道轻重,“沐猴而冠”,招来杀身之祸,故曹操有诗云“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袁世凯复辟,诗人柳亚子云:“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