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图文】火红年代----珍贵的彩色照片de作者--翁乃强【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9480)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9/6 19:54:37

--  【公共图文】火红年代----珍贵的彩色照片de作者--翁乃强【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火红年代----珍贵的彩色照片de作者--翁乃强


  
  火红年代---珍贵的彩色照片de作者是---翁乃强
  


  翁乃强,1936年7月1日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个爱国华侨的家庭,父亲翁福林日本南侵前开过照相馆、广告公司、电影公司,翁乃强由于家庭影响十二岁就从侨报《生活报》摄影记者周昌平学习摄影基础并酷爱美术。1951年7月回国。
  
  
  
  1951—1953年在北京育英中学(现25中学)上初中。
  
  
  
  1954—195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就读。
  
  
  
  1958—196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学习,师承艾中信、韦启美、林岗、詹建俊、李苦禅等老师。
  
  
  
  1964—1990年在《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社工作,先后任美术编辑、摄影记者、图片部主任、编委、主任记者、总编助理,其间得到康大川、田家农、车慕奇、黄祥坤、安淑渠等同志的指导和帮助。发表大量的摄影画刊及插图和摄影美术画册。多次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政协大会的采访工作。
  
  
  
  1980年先后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
  
  
  
  1985年12月1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做为创会会员加入了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任副会长,荣誉高级会士。
  
  
  
  1988年获香港国际幻影会荣誉高级会士。
  
  
  
  1990年调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筹建摄影工作室任副教授。
  
  
  
  1993年评为教授。
  
  
  
  1996年做为创会会员加入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任会员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他的追求:纪录时代,实事求是,不强加予人,现场抓拍。
  
  
  
  主要作品:
  
  
  
  摄影:
  
  
  
  《在考场上》获1977—1980年全国摄影作品评选银牌奖;《欢庆胜利》、《马踏飞燕》刊用在《中国摄影作品选(1949—1979年)》上;《女科学家吴素萱》、《指挥家小泽征尔》、《美国著名小提琴家美纽因》、《画家吴作人》、《陈爱莲的舞蹈艺术》、《西藏晒佛节》、《钟鼓楼》、《雕塑家司徒兆光》、《萨尔加多在上海》、《天门安幻想曲》等;画册《秦兵马俑》、《京剧》、《吴作人作品全集》、《中日青年大联欢》等。
  
  
  
  文章:
  
  
  
  《对舞台摄影的一些看法》、《读陈复礼先生的摄影作品有感》等、《捕光猎影》(印尼华人摄影家作品选)摄影集序
  
  
  
  美术作品:
  
  
  
  《在长安街的人行道上》(油画)、《开荒之歌》(油画)、《护路拉姆》(油画)、《霁》(油画);《猛进》(水墨画)、《亲》(水墨画)
  
  
  
  曾拍摄摄影专题有:
  
  
  
  背篓商店、林县红旗渠、辉县农田水利建设、战洪洲、上海环境保护、西藏晒佛节、文化大革命出土文物展、中国京剧、中国话剧舞台、东方歌舞团、梅组因首次到中国、小泽征尔首次在中国指挥中央乐团、中国工艺美术品、大理、景德镇、西双版纳、庐山、巴马长寿村、南岳小镇、金山农民画、吐鲁番的葡萄沟、赛里木湖畔、雪山雄鹰七林旺丹、秦兵马俑、中朝乒乓球友谊赛、中越乒乓球友谊赛、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北京、日本新制作座在中国、中日青年大联欢、日本海员工会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毛主席纪念堂、秦皇岛煤码头、送煤工、北京酒缸、内联升鞋店、舞蹈家陈爱莲、画家吴作人、雕塑家司徒兆光、雕刻艺术家王鲁桓、欢庆打倒四人帮胜利大会等
  
  
  
  艺术照片:
  
  
  
  天安门畅想曲、萨尔加多在上海、光之美(女人体)、兰花、睡莲、园舞曲(鱼)、印尼舞娘、夕阳红似火、采蜜(玉兰花与蜜蜂)等
  
  
  
  


  翁乃强与义父画家李曼峰在北京留影
  

  翁乃强在运往秦皇岛煤码头的
  

  乃强在新疆赛里木湖畔摄影采访
  

  1962年在农村下花园劳动
  

  66年随红卫兵南下江西徒步走长征路
  

  67年春访解甲归田的红军老将军甘祖昌
  

  1976年在天安门前采访
  

  整理底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