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视频] ·李祥霆·《古琴教学》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7290)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8/21 16:57:46

--  [公共视频] ·李祥霆·《古琴教学》
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
说明:上面显示的是代码内容。您可以先检查过代码没问题,或修改之后再运行.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8/21 21:00:33

--  【公共视频】 ·“中国古琴第一人”李祥霆·《古琴教学》...

大侠赞誉古琴曲

  一桌,一椅,一琴。身着唐装的李祥霆正襟危坐,神情专注,手指在琴弦上灵巧地挑抹。文字无法形容的松涛声从指尖流出、展开。闭目静听,仿佛从旷古走来,岁月的沧桑感顷刻间弥漫了整个房间。

  观千年古琴,听千古绝唱。昨日晚上8时许,在邓友梅、潘耀明、何作如等人的陪同下,金庸先生欣赏了中国古琴第一人李祥霆教授的古琴演奏。在全场45分钟的演奏中,金庸先生始终全神贯注倾听。演奏结束后,金庸先生赞誉古琴曲精彩绝伦。



“中国古琴第一人”李祥霆演奏千年古琴

  我第一次听全《广陵散》

  《梅花三弄》的流畅,《流水》的慷慨,《广陵散》的激越……琴音时而苍凉,时而沉厚,听众们在情感的波峰浪谷,沉思冥想,仿佛时间无始无终。

  金庸先生一直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这流淌的音乐,表情也随着琴声中“高山流水、雄关明月”等各种意境微妙地变化着。表演结束后,金庸先生才缓缓从琴声中走出来,笑颜逐开,掌声不歇,而后开口称赞道:“这还是我第一次全面听到《广陵散》,很精彩!”《广陵散》是以春秋战国时期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为背景,随着故事的推进,分别表达了深沉、感慨、愤怒、激烈等情绪,也是李祥霆教授演奏的第四个曲子。

  查夫人用相机记录历史

  演奏四曲后,李祥霆开始展示他作为“古琴即兴演奏千年第一人”的功底,让台下听众出题“考试”,最后选取“野渡无人舟自横”作为古琴即兴演奏曲目,选取“夜半钟声到客船”作为长箫即兴演奏曲目。

  古琴即兴演奏开始,安静中感慨意境随之弥漫,至极之处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所谓“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到了长箫的即兴演奏,又是另一种风味,声韵悠远,如泣如诉。此时,身旁躺着的是那把千年古琴“九霄环佩”,其金童头、玉女腰、神仙背,似乎也在静静感应着箫“虽然活到今天,然而精神气质属于另一个地质年代”的言语。

  同样全神贯注的查夫人坐不住了,只见她拿起照相机,对着眼前这一幅复古图,小心翼翼地取景、拍摄,生怕破坏了景致。

  点唱《赠汪伦》献金庸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注、猱、揉、吟等指法停顿的一刹间,李祥霆用其浑厚深沉的声音,一句句唱出了《赠汪伦》一诗。这是在演出的最后一环节———即兴弹唱中,台下听众为金庸先生点唱的《赠汪伦》。

  随即,李祥霆还吟唱了《登鹳雀楼》一诗。古琴的松壑声,配上李祥霆浑厚的歌喉,一种穿透历史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深深感染了在座所有听众。一旁的金庸先生,在琴声和歌声的感染下,一脸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