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图文】《禅学中的智慧》【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4158)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26 14:56:20 -- 【公共图文】《禅学中的智慧》【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禅学中的智慧 一直以来很喜欢“禅”,原来从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上零零散散地看过一些禅学故事,当时并没有刻意把它们统一集录,久而久之有些都忘了。今天闲来无事,特将原来记忆比较深刻的一些禅学故事从各处一一收录、整理,在此一并发给大家共享,共悟禅学中的智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2、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3、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4、输与赢 5、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6、一杯茶 7、悟性如光 读佛经。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8、打破碗 9、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26 14:56:54 -- 【公共图文】《禅学中的智慧》【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10、一滴水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11、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12、禅者的祝福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3、死期到了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14、天堂与地狱 15、惹尘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17、心境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18、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南山下有一庙,庙前有一株古榕树.一日清晨,一小和尚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心来,望树兴叹.忧至极处,便丢下笤帚至师傅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傅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小和尚满面疑惑地诉说:"师傅,你日夜劝导我们勤于修身悟道,但即使我学的再好,人总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侯,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都如这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随着一捧黄土青冢而淹没了吗?"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得时候,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孕育成了春天的花,夏天的叶. ":"那我怎么没有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到花开. |
-- 作者:海贝 -- 发布时间:2007/7/26 18:46:17 -- 12、禅者的祝福 ......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这是作人的道理。我喜欢!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26 18:57:58 -- 友情复:(海贝) <明奘法师讲禅> <明奘法师讲禅> 明奘一位很有学问的禅师。在河北柏林寺......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26 19:08:45 -- 【公共图文】 一休大师是中国临济宗传至日本的第33代传人...【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一休大师是中国临济宗传至日本的第33代传人。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26 20:30:30 -- 【公共图文】《禅学中的智慧》【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20、锄草斩蛇 22、八风吹不动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26 20:36:47 -- 【公共图文】《禅学中的智慧》【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23、禅话禅画——放下什么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吾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吾人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
-- 作者:文痴 -- 发布时间:2007/7/26 21:43:20 --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的问题,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
-- 作者:文痴 -- 发布时间:2007/7/26 21:51:58 --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 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德山禅师道:‘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 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就把烛吹灭,德山到此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所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遂将疏钞取出焚烧,当火焰上升时,他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经典,再究竟的讲说,仍是分别知识;禅门无言,终究是无分别心的证悟。夜晚,是黑暗的,点了烛火又再吹灭,这意谓着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内心的禅光就会亮起来了,这个禅光,看清楚了真我,所谓语言文字,分别意识都是大海一滴了。 |
-- 作者:文痴 -- 发布时间:2007/7/26 21:58:53 --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一天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他参访过许多著名禅师,后来投到五祖法演的门下。 数年之间,克勤精进不懈,时有所悟,并且将自己所写的诗偈呈法演印证,但师父却始终认为克勤还没有见到自性。 后来,有一位曾在朝廷任职的吏部提刑大人,刚巧辞官返回蜀中,特来向法演问道:“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法演回答说:“提刑大人,你少年时代可曾读过一首艳诗?‘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后面这两句和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 古时男女授受不亲,一个女子是不能主动对男性表示愉悦之情的,纵然是洞房花烛之夜的新娘子,也不能大声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枯坐洞房、等待夫婿的新嫁娘,自不免愁恼之情。她只能频频使唤贴身丫环小玉拿茶倒水的,无非是要引起丈夫的注意,让他知道自己正在房中等待。历代的诸佛祖师就是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众生就是那位感觉迟钝的檀郎。祖师们的语录公案、诸佛的教示言说,就是那频呼小玉的弦外之声。法演引用这首艳诗,自有其深意。陈提刑听了,心解意会,口中频频称诺,满意地回去了。 克勤刚巧从外面回来,听到这段公案,满脸疑惑地问道:“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 法演回答说:“他识得声音。” “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 法演知他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 克勤豁然开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正鼓翅引颈高啼,克勤笑道:“这岂不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音’嘛!”于是将自己开悟的心得写成一偈,呈给师父: 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诗意谓悟道如热恋中的情事,只能自证自知,旁人是无法知道个中况味的。悟境言语道断,不立文字,好比少年的风流韵事,如人饮水,只许自知。 五祖法演见了,欣慰万分地说:“见性悟道是历代诸佛祖师们念兹在兹的大事,不是小根劣器的凡夫众生所能造诣的。今天你能和诸佛声气相通,我真为你高兴!”五祖于是对蜀中的禅门耆旧传出消息说:“我的侍者终于参禅悟道了!” 克勤成了法演最杰出的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