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3116)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1:03:30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这本书是你的领航灯塔,作者以其多年对成功人士的研究经验告诉你,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刺骨”没有必然的联系。成功是有章可循的,是可以复制的,成功关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成功就在于你能遵循这些简单法则!但是,本书又不是这些法则的简单汇编,而是从一个个的成功故事里提炼出99条简单法则,向您娓娓道来!

目录

第一部分
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第1节:跳蚤效应
第2节:吉格勒定理
第3节:洛克定律
第4节:贝尔效应
第5节:杜根定律
第6节:要信之不疑才能开花结果
第7节:蜕皮效应
第8节:罗伯特定理
第9节:杜利奥定理
第10节:吉格定理
第11节:五安论断
第12节:隧道视野效应
第13节:皮尔斯定理
第14节:特里法则
第15节:比伦定律
第16节:基利定理
第17节:卡贝定理
第18节:布利斯定理

第二部分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我们选择了自己的”马屁股”,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就只有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宽。以后我们可能会对这个宽度不满意,但是却已经很难改变它了。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开始时慎重选择”马屁股”的宽度。


第19节:”路径依赖”原理
第20节:奥卡姆剃刀定律
第21节:王永庆法则
第22节:奥格威法则
第23节:韦尔奇原则
第24节:皮尔斯定律
第25节:雷尼尔效应
第26节:苛希纳定律
第27节:德尼摩定律
第28节:皮尔·卡丹定理
第29节:大荣原则
第30节:木桶原理
第31节:马斯洛理论
第32节: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33节:激励的倍增效应
第34节:马蝇效应
第35节:南风法则
第36节:刺猬理论

第三部分
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过多地强调了”约束”和”压制”,事实上这样的管理往往适得其反。如果人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规矩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聪明的企业家懂得在”尊重”和”激励”上下功夫,了解员工的需要,然后满足他。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员工对企业和自己工作的认同,激发起他们的自发控制,从而变消极为积极。真正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第37节:波特定理
第38节:横山法则
第39节:威尔逊法则
第40节:表率效应
第41节:吉尔伯特定律
第42节:参与定律
第43节:古狄逊定理
第44节:拜伦法则
第45节:牢骚效应
第46节:犬獒效应
第47节:鲶鱼效应
第48节:赫勒法则
第49节:洛克忠告
第50节:热炉法则和乔治原则
第51节:破窗理论
第52节:青蛙法则
第53节:马特莱法则
第54节:纳尔逊原则

第四部分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事关一个帝国的存亡。这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有时确实会成为事实。它告诫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微杜渐,以避免因管理瑕疵不断扩大而导致重大的挫折。


第55节:蝴蝶效应
第56节:沃森原则
第57节:”灯塔”效应
第58节:乔治定理
第59节:沟通的位差效应
第60节:弗里施定理
第61节:蓝斯登定律
第62节:史提尔定律
第63节:适者生存法则
第64节:罗杰斯论断
第65节:儒佛尔定律
第66节:达维多夫定律
第67节:达维多定律
第68节:弗罗斯特法则
第69节:蓝柏格定理
第70节:冰淇淋哲学
第71节:费斯法则
第72节:吉德林法则


第五部分
戴尔电脑公司提供了另外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那就是制定让定位不同的竞争对手很难模仿自己做法的决策。定位决策让戴尔电脑公司在近十多年里表现不俗,即便在其他个人电脑公司出现亏损的时候,它仍然能够赚钱。戴尔电脑公司的直销模式最终推广到了整个电脑行业,但是,为什么戴尔电脑公司的竞争对手没有更快地做出反应呢?为什么其他电脑制造商可以让戴尔公司长期以来占据了这么多的市场份额呢?


第73节:波特法则
第74节:巴菲特定律
第75节:”标杆管理”法则
第76节:史密斯原则
第77节:鲁尼恩定律
第78节:马太效应
第79节:格利定理
第80节:雅格布斯定理
第81节:沃尔森法则
第82节:摩斯科定理
第83节:阿尔巴德定理和鱼缸理论
第84节:拉图尔定律
第85节:布里特定理
第86节:伯内特定理
第87节:光环效应
第88节:自来水哲学
第89节:奥美原则
第90节:”100-1=0″和250定律

第一部分

第1节:跳蚤效应

   你想跳多高,就会跳多高。

  点评:目标决定人生。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实验: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你拿掉盖子,你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高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

  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不但跳蚤如此,人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周围有许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可就是迟迟拿不出行动来。根本原因乃是他们欠缺一些能吸引他们的未来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一个人若看不到自己的目标,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进入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柯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注视着她。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15个钟头之后,她被冰冷的海水冻得浑身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几十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了船。而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当别人告诉她这个事实后,从寒冷中慢慢复苏的她很沮丧,她告诉记者,真正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柯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对于柯德威克这样的游泳好手来说,尚且需要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对一般的人来说就尤其如此。同样,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也要为自己设定一个可以追逐的目标。摩托罗拉公司就是因追逐目标而成功的典型。

  在美国企业界,有一个深孚众望的奖项--美国国家品质奖。它象征着美国企业界的最高荣誉。赢得此奖的企业,必须是能生产全国最高品质产品的企业。

  为赢得该项奖项,摩托罗拉公司从1981年就开始了竞争。它派了一个侦察小组,分赴世界各地表现优异的制造机构进行考察。目的不仅是看他们怎么做,也要看他们如何精益求精。所有摩托罗拉的员工都面临着挑战,力求大幅度降低工作中的错误率。一批以时计酬的工人,负责指出错误并有奖赏。结果是产品错误率降低了90%,但摩托罗拉仍不满意。公司又设定了新的目标:所生产的电话的合格率达到99997%。所有摩托罗拉员工,都收到一张皮夹大小的卡片,上面标示着公司的目标。公司还制作了一盒录像带,解释为什么99%的产品无故障仍嫌不足。这盒录像带指出,如果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以99%的品质来工作,那每年就会有二十万份错误的医药处方,更别说会有三万名新生儿,被医生或护士失手掉落地上。试问,99%的品质,对于将其性命托付给摩托罗拉无线电话的警察而言,是否足够?

  1988年,66家公司开始竞夺美国国家品质奖。大部分参赛单位实际上都是一些像IBM、柯达、惠普等大公司的某一部门,但摩托罗拉却以整个公司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以绝对的优势轻松夺魁。

  1988年度,摩托罗拉因减掉了昂贵的零件修复与替换工作,而节省了二亿五千万美元。收入增加了23%,利润提高了44%,达到前所未有的记录。这样的盈余回报是令人欣慰的,也出乎原先的预期。一名主管声称:“得美国国家品质奖,有一种金钱买不到的奇效。”这就是目标的效力,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使我们产生积极性。

  还记得阿拉丁神灯吗?只要你用手摩擦一下,就能从神灯里面跑出一个精灵,帮助你实现心中的愿望。此刻,这个精灵就在你的身上。快告诉它你的目标吧,它马上就能帮你实现!

第2节:吉格勒定理

   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提出者:美国行为学家J·吉格勒

  点评:气魄大方可成大,起点高才能至高。

  不少人认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但是,世上被称为天才的人,肯定比实际上成就天才事业的人要多得多。为什么?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雄心勃勃、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不敢为自己制定一个高远的奋斗目标。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个认定的高远目标,他将一事无成。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1969年,从小就喜欢吃汉堡的迪布·汤姆斯在美国俄亥俄州成立了一家汉堡餐厅,并用女儿的名字为店起了名--温迪快餐店。在当时,美国的连锁快餐公司已比比皆是,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大店已是大名鼎鼎。与他们比起来,温迪快餐店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弟弟而已。

  迪布·汤姆斯毫不因为自己的小弟弟身份而气馁。他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高目标,那就是赶上快餐业老大麦当劳!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快餐业竞争日趋激烈。麦当劳为保住自己老大的地位,花费了不少的心机,这让迪布·汤姆斯很难有机所趁。一开始,迪布·汤姆斯走的是隙缝路线,麦当劳把自己的顾客定位于青少年,温迪就把顾客定位在20岁以上的青壮年群体。为了吸引顾客,迪布·汤姆斯在汉堡肉馅的重量上做足了文章。在每个汉堡上,他都将其牛肉增加了零点几盎司。这一不起眼的举动为温迪赢得了不小的成功,并成为了日后与麦当劳叫板的有力武器。温迪一直以麦当劳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激励中快速发展着自己。终于,一个与麦当劳抗衡的机会来了。

  1983年,美国农业部组织了一项调查,发现麦当劳号称有4盎司汉堡包的肉馅,重量从来就没超过3盎司!这时,温迪快餐店的年营业收入已超过了19亿美元。迪布·汤姆斯认为牛肉事件是一个问鼎快餐业霸主地位的机会,于是对麦当劳大加打击。他请来了著名影星克拉拉·佩乐为自己拍摄了一则后来享誉全球的广告:

  广告说的是一个认真好斗、喜欢挑剔的老太太,正在对着桌上放着的一个硕大无比的汉堡包喜笑颜开。当她打开汉堡时,她惊奇地发现牛肉只有指甲片那么大!她先是疑惑、惊奇,继而开始大喊:“牛肉在哪里?”不用说,这则广告是针对麦当劳的。美国民众对麦当劳本来就有了许多不满,这则广告适时而出,马上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共鸣。一时间,“牛肉在哪里?”这句话就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千家万户。在广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迪布·汤姆斯的温迪快餐店的支持率也得到了飙升,营业额一下子上升了18%。

  凭借针对麦当劳的不懈努力,温迪的营业额年年上升,1990年达到了37亿美元,发展了3200多家连锁店,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上升到了15%。直逼麦当劳坐上了美国快餐业的第三把交椅。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建立者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尽管如此,齐瓦勃却雄心勃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大事。

  18岁那年,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惟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这恰巧被到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看到了,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不是吗?”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向上升到了总工程师、总经理,最后被卡内基任命为了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最后,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业绩。凭着自己对成功的长久梦想和实践,齐瓦勃完成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开始时心中就怀有一个高的目标,意味着从一开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以及自己现在在哪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至少可以肯定,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确的。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会让你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法则和工作习惯。如果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有了一个高的奋斗目标,你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思想苍白、格调低下,生活质量也就趋于低劣;反之,生活则多姿多彩,尽享人生乐趣。

 
(未完待续...)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1:05:28

--  【公共图文】 蛋挞王子: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第3节:洛克定律

  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埃得温·A·洛克

  点评: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

  要想成功,就得制定一个奋斗目标。但是,目标并不是不切实际地越高越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别人无法模仿的一些优势。只有好好地利用这些特点和优势去制订适合自己的高目标和实施目标的步骤,你才可能取得成功。对每个人来说,在实施目标时,只有当每个步骤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才是最有效的。

  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打篮球的经历,也都知道与踢足球相比,打篮球投进一个球比踢足球进一个球要容易很多。你想过其中的原因没有?其实,这与篮球架的高度有关。我想,要是把篮球架做两层楼那样高,你进球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反过来,要是篮球架只有一个普通人那么高,进球倒是容易了,但你还会去玩它吗?正是因为篮球架有一个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它告诉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因此,要想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应该设置有着这种“高度”的目标。所以,洛克定律又可称做“篮球架”原理。

  我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总的高目标,但一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更重要的实施目标的步骤。千万别想着一步登天,多为自己制定几个篮球架子,然后一个个地去克服和战胜它,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站在了成功之巅。

  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普洛夫在临终前,有人向他请教如何取得成功,他的回答是:“要热诚而且慢慢来。”他解释说“慢慢来”有两层含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也就是说,既要让人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人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跳一跳,够得着”,就是最好的目标。在佛教经典《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导师带着一群人去远方寻找珍宝。由于路途艰险,他们晓行夜宿,很是辛苦。当走到半途时,大家累得发慌,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打起了退堂鼓。导师见众人这样,便暗施法术,在险道上幻化出一座城市,说:“大家看,前面不就是一座大城!过城不远,就是宝藏所在地啦。”众人见眼前果然有座大城,便又重新鼓起劲头,振奋精神,继续前行。就这样,在导师的苦心诱导下,众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珍宝,满载而归。

  作为管理者,我们也要学会“化城”的艺术,不断地给自己的员工“化”出一个个看得见而且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目标,引导集体不断前进。曾有人说过一个关于他朋友的成功的“化城”故事。他这个朋友在山东省莒南县再生资源公司当经理,他刚上任时,接手的是一个乱摊子,企业连年亏损,员工士气低落。上任伊始,这位朋友就来了个“小步快跑”:给每一个分支机构定一个力所能及的月度目标,然后在全公司开展“月月赛”。每到月末,他都亲自给优胜单位授奖旗,同时下达下个月的任务。这样一来,全体员工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努力完成当月任务上来了,没有人再去谈论公司的困境,也没人抱怨自己的任务太重。半年下来,全公司竟然扭亏为盈。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在市内小有名气的先进企业了。由此可见,在管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给员工定出一个“篮球架”那么高的目标,让大家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鲁冠球创立万向集团时,想法很简单:改变一辈子当农民的命运,要当工人。二十年后,万向的企业目标改成了“奋斗十年加个零”(即企业利润增长10倍);柳传志创办联想时只有两个目的。用他自己的话,“一个是能养活自己,另一个是在当时的中科院没有事干,找个能干事的地方”。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样的目标已不可能凝聚一批人,于是联想提出了新的做大做强的目标。无论是万向还是联想,它们都在自己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做大做强了。

  古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是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我们都要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而能长久保持你苦干热情的最好方法,就是为自己制定一系列的“跳一跳,够得着”的阶段性目标。要是这些都完成了,那么成功还会远吗?!

  韦特莱法则

  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做的。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D·韦特莱

  点评:先有超人之想,后有惊人之举。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在真正面对现实时,许多人却又表现得无所适从。慢慢地,他们会觉得成功是非常人才能办到的事,自己是没什么指望了。因为有很多人都这样想,就注定了成功只是一小部分人才能达到!其实,所谓成功者,其与其他人的惟一区别就在于,别人不愿意去做的事,他去做了,而且全身心地去做。所以,成大事其实只需要那么一点点勇气。

  美国内战结束后,法国记者马维尔去采访林肯。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他一直都没弄明白林肯这句话的含义。

  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此,父亲才得以以较低的价格买下。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里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给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第4节:贝尔效应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马维尔已是76岁的老人,就是在这一年,他正式下决心学汉语。据说3年后的1917年,他在广州旅行采访,是以流利的汉语与孙中山对话的。

  成功其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他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你的勇气,这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卖米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

  15岁小学毕业后,王永庆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不久,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里混杂着米糠、沙粒、小石头等,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王永庆想,我要是在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人们肯定会更加喜欢我卖的米。他这样做了,结果这一做法深受顾客欢迎。

  在当时,其他的米店都不提供上门服务,王永庆卖的米多则是因为送米上门。他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顾客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算算顾客的米该吃完了,就送米上门;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再上门收取米款。他给顾客送米时,并非送到就算。他先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他这个小小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他的米。就这样,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从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庆最终成为今日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

  王永庆的一系列做法都是当时各米店老板不愿意或是不屑于去做的,但王永庆做了,并取得了成功。同样是卖米,结果会如此不同,关键在于王永庆拿出了一种改变服务观念的勇气,并且将之付诸实施!事情似乎很小,做起来好像也轻而易举,但却只有成功者才做得出来!

  第4节:贝尔效应

  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

  提出者: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

  点评: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

  要是有三种不同的人生--轰轰烈烈、平平凡凡、凄凄惨惨--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轰轰烈烈!但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平平凡凡,甚至凄凄惨惨!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他们之间真的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吗?当然不是的。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坚信自己会成功,而后者则不是。

  英国前首相威廉·皮特还是一个孩子时,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在成长过程中,无论他身在何处,无论他做些什么,不管是在上学、工作还是娱乐,他从未放弃过对自己的信心,不断地告诉自己应该成功,应该出人头地。这种自信的观念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鼓励着他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公正睿智的政治家--前进。22岁那年,他就进入了国会;第二年,他就当上了财政大臣;到25岁时,他已经坐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凭着一股要成功的信念,威廉·皮特完成了自己的飞跃。

  英国作家夏洛蒂很小就认定自己会成为伟大的作家。中学毕业后,她开始向成为伟大作家的道路努力。当她向父亲透露这一想法时,父亲却说:写作这条路太难走了,你还是安心教书吧。她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两个多月后,她日日夜夜期待的回信这样说:文学领域有很大的风险,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但是夏洛蒂对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太自信了,不管有多少人在文坛上挣扎,她坚信自己会脱颖而出。她要让自己的作品出版。终于,她先后写出了长篇小说《教师》、《简·爱》,成为了公认的著名作家。

  不论环境如何,在我们的生命里,均潜伏着改变现时环境的力量。如果你满怀信心,积极地想着成功的景象,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模样。你可以达到成功的最高峰,也可以在庸庸碌碌中悲叹。而这一切的不同,仅仅在于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会说成功哪会那么容易。可事实是,只要你相信,成功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难。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未完待续...)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21:49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之5.杜根定律

5.杜根定律
  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
  提出者: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
  点评:信心决定成败。
  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往往也是最好的,只要你有信心。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许会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的永远坐票。
  有世界第一CEO之称的前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结婚16年后才有了这个独生子,父亲为波士顿与缅因铁路公司工作,早出晚归,所以培养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母亲的肩上。
  与其他独生子女母亲不太一样的是,她对儿子的关心更主要体现在提升他的能力和意志上。杰克非常尊敬乃至崇拜母亲:她是一位非常有权威性的母亲,总是让我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是我母亲训练了我,要我学习独立。每次当我的行为稍有越轨,她就一鞭子把我抽回来,但通常都是正面而且有建设性的,还能促使我振作起来。她向来不说什么多余的话,总是那么坚决,那么积极,那么豪迈。我总是对她心服口服。
  母亲教给杰克3门非常重要的功课:坦率的沟通,面对现实,并且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母亲始终抱持的理念。日后证明在杰克的管理生涯中,这种禀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树立自信。尽管杰克到了成年还略带口吃,可母亲说这算不了什么缺陷,只不过是想的比说的快些罢了。结果,略带口吃的毛病并没有阻碍杰克的发展,而实际上注意到这个弱点的人大都对他产生了某种敬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迈克尔对他十分敬佩,甚至开玩笑地说:他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
  在韦尔奇看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信心建立的基石。当你被选为一支球队的队长时,当你在球场中选队员时,你就掌握了这支队伍。然后事情就这么发生了--渐渐地,你会习惯这些经验,而且人们也会信任你,给予你善意的回应。

  韦尔奇的中学成绩应该是可以保证他进入美国最好的大学,但因种种原因而事与愿违,只进了麻州大学。开始他感到非常沮丧,但进入大学之后,沮丧就变成了庆幸。
  如果当时我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那我就会被昔日的伙伴们打压,永远没有出头的一天,然而这所较小的州立大学,让我获得了许多自信。我非常相信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建立自信的基石:包括母亲的支持;运动;上学;取得学位。事实证明杰克是麻州大学最顶尖的学生,看来没有到麻省理工学院是对的。
担任杰克大学班主任的威廉当时也看出了杰克成功的初期征兆:是他的双眼,他总是很自信,他痛恨失败,即使在足球比赛中也一样。
  自信在日后成为了通用电气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杰克说: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韦尔奇1981年成为GE历史上最年轻的CEO17年来,公司的市场价值从原来的120亿美元,升到了如今的超过4000亿美元,而且一直被公认为是管理最优秀和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


  对事业怀有信心,相信自己,乃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当然其他因素也非常重要,但最基本的条件,是激励自己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积极态度。怀有信念的人是了不起的。他们遇事不畏缩,也不恐惧,就是稍感不安,最后也都能自我超越。他们健壮而充满活力,能解决任何问题,凡事全力以赴,最终成为伟大的胜利者。他们都有一个神奇的座右铭--那就是信念。舍恩定理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23:00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6-8

第6节:要信之不疑才能开花结果

第7节:蜕皮效应

许多节肢动物和爬行动物,生长期间旧的表皮脱落,由新长出的表皮来代替,通常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些。

  点评:能不断超越自己,你终能取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划地自限。只有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才会超越自己,发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有个生活非常潦倒的销售员,每天都埋怨自己怀才不遇,命运在捉弄他。圣诞节前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充满佳节的热闹气氛。他坐在公园的一张椅子上,开始回顾往事。去年的今天,他孤单一人,以酗酒度过了他的圣诞节,没有新衣,也没有新鞋子,更甭谈新车子、新屋子了。

  唉!今年我又要穿着这双旧鞋子度过圣诞了!说着准备脱掉穿着的旧鞋子。

  这个时候,他看见一个年轻人自己滑着轮椅走过,他立即顿悟:

  我有鞋子穿是多么幸福!他连穿鞋子的机会都没有啊!

  经过这次顿悟,这位推销员蜕掉了自己萎靡不振的一层皮,从此脱胎换骨,发奋图强,力争上游。不久,他就因为销售成绩显著而多次得到加薪。最后,他又开办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并最终成为了一名百万富翁。


  面对挫折,面对沮丧,我们需要坚持。看不见光明、希望,却仍然孤独、坚韧地奋斗着,这才是成功者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自己,成就自己。

  爱迪生研究电灯时,工作难度出乎意料的大,1600种材料被他制作成各种形状,用做灯丝,效果都不理想,要么寿命太短,要么成本太高,要么太脆弱,工人难以把它装进灯泡。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半年后人们失去耐心了,纽约《先驱报》说:爱迪生的失败现在已经完全证实,这个感情冲动的家伙从去年秋天就开始电灯研究,他以为这是一个完全新颖的问题,他自信已经获得别人没有想到的用电发光的办法。可是,纽约的著名电学家们都相信,爱迪生的路走错了。爱迪生不为所动,继续着自己的实验。英国皇家邮政部的电机师普利斯在公开演讲中质疑爱迪生,他认为把电流分到千家万户、还用电表来计量,是一种幻想。爱迪生继续摸索。人们还在用煤气灯照明,煤气公司竭力说服人们:爱迪生是个吹牛不上税的大骗子。就连很多正统的科学家都认为他在想入非非,有人说:不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超过20分钟,我情愿付100美元,有多少买多少。有人说:这样的灯,即使弄出来,我们也点不起。他毫不动摇。在进行这项研究一年之后,他终于造出了能够持续照明45小时的电灯,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经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爱迪生不但促成了自己的蜕变,牢牢树立了自己在世人心目中伟大的发明家地位,而且促成了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大变迁。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这项发明,人类才真正进入了电气时代。

  对自己或对工作不满的人,首先要把自己想象成理想中的自己,并且拥有极好的工作机会。再假定现在的自己和工作就和想象的一样,再采取行动。如果耐心地进行这种自我改造,就能发挥个性中本就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使自己和工作完全按照理想的样子发生改变,从而取得成功。
第8节:罗伯特定理

没有人因倒下或沮丧而失败,只有他们一直倒下或消极才会失败。

  提出者:美国史学家卡维特·罗伯特

  点评:自己不打倒自己,就没有人能打倒你。

  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都一帆风顺。当你遭遇到失败时,当一切似乎都是暗淡无光时,当你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不会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时,你该怎样做呢?难道你要无所作为,听任困难压倒你吗?每种逆境都含有等量利益的种子,只要心存信念,勇敢地站起来,总有奇迹发生。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树叶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惟独不能没有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信心。有了信心,生命就生生不息!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罗尔夫·斯克尼迪尔是享誉全球的制表集团(UlyssNardin)公司的总裁。当人们问及其从事制造高精密度手表多年中最自恃的理念是什么时,他回答道:“永不低头,做‘失败’的头号敌人。

  向来成功的背后,必是不能自主的挫折,这些对于罗尔夫·斯克尼迪尔亦复如斯,因为他永远踩着比别人更不屈不挠的步伐,失败、跌倒对他来说,只是寻常小事。也正因为如此,罗尔夫·斯克尼迪尔说:“我是‘失败’的头号敌人,因为我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件事情与机会,所以也绝不会被失败打倒。


  曾操盘过蜂星电讯100亿资本的女杰李艳,在2003年4月加盟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分销管理副总裁。当时,正是整个业界对索尼爱立信质疑最深的时候。这个由两个巨头组成的公司,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低谷里徘徊。在进入索尼爱立信之后,李艳遇到了平生最大的挑战。就任之后,李艳对原有的索尼爱立信渠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产品划分上,以前的手机厂商往往按照颜色给分销商划分,而这一次李艳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分析两家总代在不同区域的实力强弱而赋予其不同地区的总代权。

  此后,李艳将索尼爱立信的销售大区进行了重组,由原来分为中、南、西、北四个大区,转化为现在的南、中、北三个区,并将各大区和分销商的责任义务进一步明确。在终端奖励和促销上也由此更有所加强,昔日代理商抱怨的渠道管理不善,“人人管事等于没人管事”的局面就此结束。

  在2003年,索尼爱立信终于推出了T618、P802这样带有索尼爱立信基因的、时尚精制的产品。改良后的渠道体系,与精美的产品相结合,让索尼爱立信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面对挫折和失败,你需要重整旗鼓,乱中求变。在变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变有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但成功就在你最后坚持的时候。你已在怀疑自己的方法对不对的时候,已没有信心的时候,曙光就出现了。真的,坚持到最后一刻,成功就在向你招手了。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23:49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9-10

第9节:杜利奥定理

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

  提出者:美国自然科学家、作家杜利奥

  点评: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就在于他们有热情积极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上,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了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百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是什么使塞尔玛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是她的心态,是她对生活的一种热情。重燃的生活热情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那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作家拉尔夫·爱默生说,热情像浆糊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粘在这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发自内心的有力声音--‘我行麦当劳的老板克罗克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克罗克一出生,就与一个本来可以发大财的时代擦肩而过--向西部淘金的运动结束了。而正当他准备上大学时,又迎来了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他不得不顺从囊中羞涩的现实,辍学去搞房地产。可房地产生意刚有起色,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打起来了。人们都只顾逃命,哪有心思买房?于是房价急转直下,克罗克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以后,他到处求职,曾做过急救车司机、钢琴演奏员和搅拌器推销员。但似乎一切都不顺,不幸几乎就没离开过克罗克。

  尽管如此,克罗克仍是热情不减,执著追求,毫不气馁。1955年,在外面闯荡了半辈子的他空手回到了老家。在卖掉了家里的一份小产业后,克罗克开始做生意。这时,他发现迪克·麦当劳和迈克·麦当劳开办的汽车餐厅生意十分红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确认这种行业很有发展前途。当时克罗克已经52岁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正是准备退休的年龄,可这位门外汉却决心从头做起,到这家餐厅打工,学做汉堡包。后来,他毫不犹豫地借债270万美元买下了麦氏兄弟的餐厅。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麦当劳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汉堡包为主食的快餐公司,在国内外拥有7万多家连锁分店,年销售额高达近200亿美元。克罗克也被誉为汉堡包王

  生活处处有磨难,关键在于你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和高昂的热情。正因为克罗克拥有热情的心态,才使得命运瑰丽多彩。的确,心态是真正的主人,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积极的心态使你充满力量,去获得财富、成功、幸福和健康,攀登到人生的顶峰。而消极的心态却把一切让你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剥夺得一干二净,在人生的整个航程中处于一种长期的晕船状态,对将来总感到失望。要记住,宽广成功之路总是为那些自强不息、审时度势的人准备的。
第10节:吉格定理

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提出者: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

  点评:才能的养成需要后天的努力。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国藩建立了自己的不朽工业,但他的天赋却不高。在取得功名之前,有一天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曾国藩睡觉之后再行动。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小偷大怒,跳下梁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小偷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小偷,而曾国藩经过自己的勤奋苦读,成就了自己在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毛泽东主席曾不无感慨地说:“近人吾独服曾文正!”古语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小偷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发怒。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对一个人来说,才能的养成需要后天的勤奋学习。对一个企业来说,它的竞争力和优势同样在于不断地学习。通用电气公司(GE)能成长为一家世界顶级的企业,靠的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以全球公司为师。

  在韦尔奇执掌GE的20年里,GE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但韦尔奇却一直强调GE是一个无边界的学习型组织,一直以全球的公司为师。他经常强调说:“很多年前,丰田公司教我们学会了资产管理;摩托罗拉推动了我们学习六西格玛管理;思科和Trioloy帮助我们学会了数字化。这样,世界上商业精华和管理才智就都在我们手中,而且,面对未来,我们也要这样不断追寻世界上最新最好的东西,为我所用。”

  GE之所以能成为赫赫有名的“经理人摇篮”、“商界的西点军校”,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CEO都是从这家公司中走出,除了严格的人才淘汰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无边界的学习型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下,每一个经理人无时无刻不在自觉地精心雕刻自己,从专业知识到职业技能,从管理手段到说话方式,从画好一张表格到接好一个电话、写好一个电子邮件,到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目的是随时能够接受更高的挑战。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学习,才使GE能以最好的姿态和实力去迎接市场的挑战,从而创下了连续20年盈利的辉煌。韦尔奇的这些管理原则,不但使GE成为强大而备受尊敬的公司,也为管理界留下很好的典范。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接收新的资讯、技术和管理理念与方法,才能保持常长常新,保证取得竞争的胜利。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断地学习是最重要和最佳的途径。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有80%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在改造自己;世界排名前100家的企业中,有40%按“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在进行彻底的改造。在它们中间,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商Rover做得尤为出色。

  20世纪80年代晚期,Rover陷入了自己发展的困境之中:内部管理混乱,产品质量江河日下,劳资矛盾恶化,员工士气低落,每年的亏损超过一亿美元。在许多人看来,公司的前景一片黯淡。而仅仅是几年之后,Rover摇身一变成为了全球最富生命力的汽车制造厂商之一,汽车全球销量几乎扩大了一倍。产品的质量也极为优异,几乎囊括了业界所有的质量奖。它的豪华系列车型一跃成为新的“马路之皇”,而Rover600则跻身世界最畅销的汽车排行榜。在北美和亚洲,其产品供不应求。到1996年,年产汽车达到500多万辆,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在全球汽车市场刚刚复苏的1993-1994年,Rover的销售额竟增长了16%!不仅一举扭转了巨额亏损,而且盈利颇丰,人均创收增长了4倍!与此同时,员工的满意度和生产率也创历史新高,并且持续高涨。这与几年前的境况简直判若两人,为什么?

  Rover重振雄风的秘诀,就在于公司领导层致力于让公司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末期,格林汉·戴维被任命为Rover集团董事会主席。上任伊始,他就深切地感受到全球汽车业动荡的环境给Rover带来的巨大压力: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新技术日新月异、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以及顾客对产品的挑剔等等。戴维和其他高层管理者认为,面对群雄纷争的全球汽车市场,Rover这只小鱼如果游不快,就会葬身鱼腹。因此,只有奋力拼搏,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凭着对企业的透彻了解和远见卓识,戴维先生认为,除了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外,Rover别无选择。正是在戴维的领导之下,Rover对旧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公司一变而成为了全新的学习型组织,从而实现了自己业绩的飞跃。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研究,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及40年。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人们发现,大部分公司失败的原因在于组织学习的障碍,这严重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对一个企业来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是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全面提升竞争力,建立市场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25:06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11-14

第11节:五安论断
第12节:隧道视野效应

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点评: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

  先看下面的故事: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中国农民生活的记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某地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给20美元。

  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柿子找了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地和树上的人拉着家常。在一边的美国人觉得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

  美国人付了钱就准备离开,那位收了钱的柿农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些柿子还是请他自己留着。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农心里想。看着美国人远去的背影,柿农摇摇头感叹道: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那位柿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柿子虽然原地没动地就卖了20美元,但那几位美国人拍的他们采摘和贮存柿子的记录片,拿到美国去却可以卖更多更多的钱。他也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柿子的生产生活方式。

  柿农的蝇头小利比起那几个美国人的利益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在企业的投资构成中,我们的决策者是像文中的柿农一样只看到眼前的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大,但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

  现在的麦当劳,已经发展成了全世界快餐业的巨无霸。可你知道吗,这并不是它的创始人麦当劳兄弟的功劳。将麦当劳一手做大的,是另一个叫瑞·克罗克的人。

  克罗克是一个一生坎坷的人,年过五十后还事业无成,做着一门小小的生意--推销奶昔机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业务报表上有一家叫麦当劳的汽车餐厅,一口气订购了八台奶昔机器。他认定这是一家不一般的店,立刻动身前往观看。他发现,这家餐厅的生意很是红火。克罗克敏锐地意识到,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他立即找到了餐厅老板麦当劳兄弟,要求合伙与他们做生意。克罗克向他们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要是去别的城市开几家分店的话,将会大大提高现在的营业额,并自告奋勇为它们开路,只要他们提供资金。但麦当劳兄弟并不感兴趣,他们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当时凭着这一个店,一年就已经能够稳赚25万美元,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字。不过,他们同意让克罗克加入进来,帮他们料理生意。
克罗克进入快餐店后,很快就掌握了经营快餐店的一套办法。他曾多次建议麦当劳兄弟改善营业环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并提出配制份饭、轻便包装、送饭上门等一系列经营方法,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获取更多的营业收入。由于克罗克经营有道,为店里招徕了不少顾客,生意越做越好。这使麦当劳兄弟对他极为看重,对他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餐馆名义上仍是麦氏兄弟的,但实际上餐馆的经营管理、决策权慢慢已经完全掌握在克罗克的手中了。

  与此同时,克罗克不忘做大麦当劳的想法,建议麦氏兄弟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在克罗克的努力下,6年之后,麦当劳在全美国的连锁店达到200多家,克罗克已经看到了一个快餐帝国的前景。

  通过与麦氏兄弟的合作,他发现这两个人目光短浅,跟他们长期合作不会有太大发展前途。看着快餐帝国的美妙前景,克罗克决定买下麦当劳,自己独自单干。

  1961年的一个晚上,克罗克与麦氏兄弟进行了一次很艰难的谈判。起初,克罗克先提出较为苛刻的条件,对方坚决不答应,克罗克稍作让步后,双方又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克罗克答应以270万美元的现金,买下麦当劳餐馆。麦氏兄弟尽管有种种忧虑与不安,但面对如此诱人的价格,他们终于动心了。“270万美元,整整270万美元呀!这么优惠的价格,傻瓜才会不接受呢!双方就此达成协议,并很快进行了产权交割,办理了有关移交手续。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快餐馆也借众人之口,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其在美国的知名度。1968年麦当劳有1000家店铺,1978年就达5000家。经过40余年的发展,目前麦当劳已有7万多家店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达到了每四小时开一家新店的速度。1965415日,麦当劳公司股票上市时,每股为225元,不到一个月就涨了一倍。20年后,股价约为原来的175倍。

  麦当劳兄弟创立了麦当劳,最后却又失去了麦当劳,他们可以经营好一个店,却没有战略的眼光,看不到未来的趋势,所以经营了25年,一个店还是一个店,直到克罗克的出现,才把麦当劳打造成了一个王国。

  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会怎样。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就必须有高远的眼光。看清了它的将来,坚定不移地去做,事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明智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第13节:皮尔斯定理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

  提出者: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著名科学家、“卫星通讯之父”约翰·皮尔斯

  点评:意识到无知,是有知的开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了我们面对知识的海洋,个人的见识是多么的渺小。同样,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里,刻着一句传诵千古的话:认识你自己!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它给出了一个最好的诠释:“我惟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正是这种谦虚心态,才成就了苏格拉底的深厚哲学思想,泽被至今!

  在27岁时,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才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他的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连午餐都吃不起,经常露宿公园。

  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等他详细地说明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

  老和尚注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原一平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老和尚又说:“你在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从此,原一平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大彻大悟,终于成为一代推销大师。

  进入推销行列,首先便是推销你自己--你的形象、你的修养、你的气质、你的人格。而推销自己的前提,就是要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无知,并设法改造自己。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努力追寻的目标。哪一种事情适合自己干?如何让周围的朋友喜欢自己?可以说是你事业成功的关键。

  在美国人心目中,林肯可能是最有威望的总统。美国人都认为,从来没有比林肯讲话所用的字句更优美的了!有人曾歌颂他所写的散文“像音乐一般的悦耳!”随便举个例子吧:他在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中,曾说了这么一句名言:Withmalicetowardsnone,withcharityforall(勿以怨恨对待任何人,请以慈爱加给所有的人!)

  说起林肯,谁都知道他父亲是一个庸碌无为而且目不识丁的木匠。他的母亲也是平庸的家庭主妇。那么林肯怎么会有运用文学的特别天才呢?人们一定会想林肯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吧!其实不然,不少美国人都知道:林肯所受的教育是“极不完全的”,他一生只进过不满一年的学校。他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自己也曾对众人承认过。那么谁是林肯的老师呢?他们是肯塔基州森林地带的数位巡游的村儒学究、伊里诺州第八司法区等地的许多人。他曾每天和许多农夫、商人、律师、讼棍商讨着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许多的知识和道理。林肯成功的秘诀是:“每个人都可能做他的教师。”

  林肯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关键在于他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善于向每个可能弥补自己不足的平凡人学习。“每个人都可能做他的教师”,这就是他成功的秘方。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形成自己虚心向人学习的动力,才能发掘潜能,不断取得进步,达到预订的目标,迈向成功。意识到无知,是有知的开始。

  【故事】博士的尴尬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博士心里想。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博士虽然博学多才,但是经验不足。如果他们谦虚一点,请教一下老前辈,可能就不会遇到这么尴尬的局面了。

  【故事】张良捡鞋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你算老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张良甚至想拔出拳头揍对方,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子。

  谁知这位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心底大怒:嘿,这糟老头子,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你居然还得寸进尺,要让我帮你把鞋穿上,真是过分!

  张良正想脱口大骂,但又转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作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张良。

  张良得到这本奇书,日夜诵读研究,使之后来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张良克制自己的不快,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窝囊,但这并不是软弱的表现。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处处礼让,这既表现为对老人的尊重,也表现为对自身品格的完善。张良正是在不断礼让的过程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智慧,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26:06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14-16

第14节:特里法则

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提出者: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特里

  点评: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吃五谷生百病,人不是神,总有自己的缺点,谁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色彩的行为。因为错误承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由自己主动认错也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的,是那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

  新墨西哥州阿布库克市的布鲁士·哈威,错误地核准付给一位请病假的员工全薪。在他发现这项错误之后,就告诉这位员工并且解释说必须纠正这项错误,他要在下次薪水支票中减去多付的薪水金额。这位员工说这样做会给他带来严重的财务问题,因此请求分期扣回多领的薪水。但这样哈威必须先获得他上级的核准。我知道这样做,哈威说,一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在我考虑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种状况的时候,我了解到这一切的混乱都是我的错误,我必须在老板面前承认。

  于是,哈威找到老板,说了详情并承认了错误。老板听后大发脾气,先是指责人事部门和会计部门的疏忽,后又责怪办公室的另外两个同事,这期间,哈威则反复解释说这是他的错误,不干别人的事。最后老板看着他说:好吧,这是你的错误。现在把这个问题解决吧。这项错误改正过来,没有给任何人带来麻烦。自那以后,老板就更加看重哈威了。

  勇于承认错误,为哈威带来了老板的信任。其实,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只可以清除罪恶感和自我卫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

  勇于承认错误和失败也是企业生存的法则。市场不是两军对垒的战场,企业不是军队。承认失败,企业可以避免更大的市场损失,可以重新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也就可以重新取得市场机会。

  20011117日,TCL总裁李东升在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上反思TCL六年成长中的两大失误、五大不足。两大失误是指多元化准备不足,战线拉得过长,真正形成有竞争力的行业不多;国内通讯产业的发展机遇没有抓住。五大明显不足分别是综合规模实力不足、研发能力不足、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的不足、营销能力不足、企业体制不足。

  但是,事隔不到两年,我们就看到,在中国通讯市场上,TCL已经成为中国移动通讯制造商中位居前列的本土企业。这靠的是什么?就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症下药。

  我们再看看世界那些百年企业的发展历史,它们没有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重要的是他们都能够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2001年,沃尔玛首次位列世界500强榜首。但据德国《商报》20023月报道,这个世界最大的连锁商进入德国市场四年来却连遭败绩,不仅损失超过1亿美元,而且它在财务上遮遮掩掩的做法,无法蒙混过德国法律这一道关,它将不得不对外公开2000年和2001两年度的财务情况。沃尔玛在德国拥有17万职工,设有95家分店,但是,沃尔玛并没有因为在德国的受挫而灰心丧气,而是采取整顿措施,在德国市场上再搏一次,后来终于取得了成功。

  肯德基是个成功的企业。殊不知肯德基在进军香港时也经历过惨重的失败。1973年肯德基将目光瞄准了香港,同年6月,第一家肯德基店在香港开业,1974年数量已达到11家。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加上独特的烹调方法和配方,使得顾客们都很乐于一试,可以说肯德基在香港前途光明。但是,到了19749月,肯德基公司突然宣布多家快餐店停业,仅剩四家还硬撑着门面,19752月,首批进入香港的肯德基差不多全军覆没,纷纷停业关门。

  并不是失败了,它们就不成功。正是因为勇于承认失败和错误,它们才能历经百年而不倒。达尔文曾经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歌德也说过: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敢于承认错误,汲取教训,我们就能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第15节:比伦定律

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

  提出者: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比伦

  点评: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机会无处不在。但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准备后再去把握。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试错精神。即使最后证明自己错了,也不会后悔。因为你把握了机会,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机会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一笔财富,含义也大致在此。

  在行业圈子里,流传着宝洁公司的这样一个规定:如果员工三个月没有犯错误,就会被视为不合格员工。对此,宝洁公司全球董事长白波先生的解释是:那说明他什么也没干。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会的,经历的错误越多,人越能进步,这是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杜拉克甚至认为,没有犯过错误的人,绝不能将他升为主管。日本企业家本田先生也说: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实际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的被称为失败的东西的结晶。

  汽车工业是个全球性工业,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企业大规模向外发展,是从汽车开始的。但日本汽车第一次尝试进军美国市场,却以失败告终。面对失败,它们不埋怨、不相互指责,而是举国一致、重新部署,反复斟酌查找失败的原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们重新确定了向美国提供油耗低、质量好、符合美国人的操作习惯、具有美国风格的美式汽车的战略。实践证明,他们的新战略是可行的。

  IBM公司在1914年几乎破产,1921年又险遭厄运,20世纪90年代初再次遭遇低谷。但是,在一次次纠错中,他们最终都战胜了暂时的困难。有一次,IBM公司的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由于工作严重失误,造成了1000万美元的损失,他为此异常紧张,以为要被开除或至少受到重大处分。后来,董事长把他叫去,通知他调任,而且还有所提升。他惊讶地问董事长为什么没把他开除,得到的回答却是:要是我开除你,那又何必在你身上花1000万美元的学费?

  1995年,由于种种原因,联想(香港)集团出现巨大的管理、产品和财务危机。在有被投资者抛弃的危险时刻,联想没有恐慌,他们冷静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果断将香港联想和北京联想合并,使联想整体渡过了难关。从这件事情中,联想掌舵人柳传志悟到:中国内地市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应该是联想的主战场。正是基于对失败和挫折的反思,联想重新部署了中国本土市场的策略与布局,他们终于搭上中国PC市场快速增长的快车,成为1996-2002年中国快速增长的PC市场上最大的赢家。

  其实,这不是联想第一次遭遇市场挫折。联想的起家是靠从科学院贷到的20万块钱,由于当时急于赚大钱,在一笔生意中被骗去8万,整个公司陷于困境。1998年,联想管理层又出现巨大震荡。在联想20年的成长过程中,虽出现过几次重大挫折,但与许多中关村企业不一样的是,他们能够迅速从这种挫折中站起来。

  二十余年来,微软一路坦途,但盖茨认为习惯于失败是成功的基础。因此,盖茨常常雇佣在其他公司有失败经验的人做其助手,借用他们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盖茨最为欣赏的人是福特汽车创始人福特和通用汽车创始人斯隆。盖茨办公室有一张福特的照片,作为激励,也作为警惕--福特梦想做出便宜好用的交通工具,创造出汽车世纪,但最后固执地坚持原来的信念而不能持续进步,二十年后霸主地位被后起的通用取代。悬挂一张福特照片,既是对他普及汽车全民化的崇敬,又是对他失败的一种反思。

  怎样对待失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回避不了的问题。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会知道从失败中记取本企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教训,不单是从失败中找到能够孕育出成功的成功之母,更是从失败中更多地知道了什么不应该做,应该割舍什么。割舍是企业在面对失败时的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企业把失败当成财富,是因为失败证明了有的路走不通。

  企业在进行一项没有前人开拓的投资时,先要想到这是一次机会。当然,这里指的是深思熟虑的投资冒险,而非盲目地一头扎入废弃的深渊之中。尽管最后的结果也许是不可行。但知道了这个不可行,可能就是这次失败对企业的最大价值。

一个历经百年的企业不可能没有失败的经历,但它们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们不会为失败而后悔,而是通过失败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很多东西。知道了这些东西,也就是把握了后来的机会。  
第16节:基利定理

容忍失败,这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西。

  提出者:美国多布林咨询公司集团总经理拉里·基利

  点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

  每个人要想干出一番惊人的业绩,一定要具有面对失败坦然自如的积极态度,千万不可一遭挫折便落荒而逃。否则,你永远都会与成功无缘。容忍失败,这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西。

  有一个小孩,有一次在田埂间看到一只瞪眼的青蛙,就调皮地向青蛙的眼睑撒了一泡尿。却发现青蛙的眼睑非但没有闭起来,而是一直张着眼瞪着他。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后,他成了一个推销员。当遭到客户的拒绝时,他便每每想到童年时那只被尿浇也不闭眼的青蛙。于是用“青蛙法则”来对待销售,客户的拒绝犹如尿撤在青蛙的眼睑,要逆来顺受,张眼面对客户倾听,不必惊慌失措。这位推销员后来连续16年荣获了日本汽车销售冠军的宝座。他就是奥城良治。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位年轻工程师独立负责一项新塑料的研究。正当这位工程师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实验的研究设备突然爆炸,三千多万美元的实验设备连同厂房瞬间化为灰烬。面对爆炸后一片狼藉的现场,年轻的工程师精神濒临崩溃。他想,自己在通用的梦想和历史就此结束了。他非常沮丧,忐忑不安地接受了通用总部派来调查事故的高级官员的谈话。没想到的是,这位高级官员问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没有?年轻工程师先是一惊,然后回答:我们这个试验走不通。调查官员说:这就好。可怕的是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一场惊天动地的“重大事故”就这样解决了。这位年轻工程师就是日后带领通用电气公司实现了二十年高速增长、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

  坦然面对失败,容忍失败,促成了奥城良治和杰克·韦尔奇后来人生道路的成功。对一个企业来说,道理也是如此。美国一些大企业曾将不怕失败作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来讨论。他们认为,为了探索一些新的方式去提高效益,应当允许失误和失败。所以,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从来不用“失败”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这正如滑雪、溜冰一样,摔倒了爬起来,从中你又学到了一点经验。

  创办于1902年的美国3M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设立的实验室超过70间,科研人员超过6500人,投入研究与发展的资金达总销售额的65%,是一般美国公司的两倍。平均每天获得两项专利权,每年约有500件新产品面世。取得这样的成果,完全得益于3M公司为员工创造了一个容忍失败的文化环境。

  公司总裁德西蒙要求管理层给雇员最大的自由空间去实验新点子,把“失败当做是学习的过程”,让雇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新构想。3M公司的新产品“利贴”,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诞生的,而且整个过程长达12年。

  1969年,公司的一名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一种低粘度的化学物质,当时没有看出这种物质会有什么用途,一些经理层人士也说要“停止这项实验”。直到1981年,另一名研究员想到这种粘剂可用来制作易撕纸条,“利贴”便正式诞生了。这项产品如今已成为必备文具,以超过20种颜色、56种形状、20种香味等多品种出现在写字楼和教研室,“利贴”由此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

  创新能力高的科技人才,大都具有极富创意、兴趣广泛、自发自动、不满足现状等特点,周边环境对他们的创新力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容忍失败、鼓励冒险。只有这样的文化环境,才能充分让他们发挥创意,杜绝以消极评语扼杀创新。3M公司有一条“15%规则”,即允许员工抽出15%的工作时间做研究,实验新构想,直到成功为止。同时,该公司鼓励员工暗自进行科研活动,让其“私酿美酒”。3M公司推出的热销产品几乎都出自员工的业余创造发明。

  英特尔公司也以鼓励尝试冒险而闻名。而它最为难得的一点是不看轻“常败将军”。1975年,英特尔64K元组电子耦合存储器开发小组推出了可以上市的存储器产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作用受到了限制,只好半途而废。但是,英特尔公司却认为,高科技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有时总会出现失误,这种风险难以避免。更何况,研制的血汗也不会白流,部分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微处理器与只读存储器的发展上,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事实上,在英特尔公司成立初期,原先想开发的产品也没有成功,但是却发展出了相关的产品或技术。如果没有这种鼓励尝试风险、允许经历失败的文化环境,就很难说能有今天这样成功的英特尔。

  这样鼓励创新、不畏风险、允许失败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表现出企业领导敢于承担责任的胸怀,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员工的工作信心,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工作的热情。当然,宽容和允许失败并不是不负责任、无目标无目的的行为,而是激发员工们的挑战精神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以及不被一两次失败所吓倒,冷静分析失败原因,从而实现成功的积极性。

  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不应讳言失败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今天,面对国际国内市场互相交融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企业应该学会把失败当做是学习的过程,创造一个容忍失败的环境,以正面的态度支持员工实现新构想,以激发员工奔涌的创造活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28:51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17-18

第17节:卡贝定理

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提出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点评: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现代社会似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风和日丽、欣欣向荣的财富画卷,而一个个诗情画意、神乎其神的成功的故事,则更令我们激情冲动、意乱情迷。于是,在众多的致命诱惑面前,太多的人忘却了理性的分析和选择,忘却了放弃,而任凭拥有和欲望的野马在陷阱密布的商界里纵横驰骋。殊不知,放弃是一种战略智慧。学会了放弃,你也就学会了争取。

成立于1881年的日本钟表企业精工舍,是一家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它生产的石英表精工·拉萨尔金表远销世界各地,其手表的销售量长期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它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全取决于其第三任总经理服部正次的放弃战略。

1945年,服部正次就任精工舍第三任总经理。当时的日本还处在战争破坏后的满目疮痍中。精工舍步子疲惫,征程未洗。而这时,有钟表王国之称的瑞士,由于没有受到二战的破坏影响,其手表一下子占据了钟表行业的主要市场。精工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服部正次并不为困难所吓倒,他沉着冷静,制定了不着急,不停步的战略,着重从质量上下手,开始了赶超钟表王国的步伐。10多年过去了,服部正次带领的精工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无法与瑞士表分庭抗礼。整个六十年代,瑞士年产各类钟表1亿只左右,行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市场的占有额也达到了50%-80%之间。有表中之王美誉的劳力士,和浪琴、欧米茄、天俊等瑞士名贵手表,依然是各国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等人财富地位的象征。无论精工舍在质量上怎样下功夫,都无法赶上瑞士表的质量标准!

怎么办?是继续寻求质量上的突破,还是别走他径?服部正次思量着。他看到,要想在质量上超过有深厚制表传统的瑞士,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服部正次认为精工舍该换个活法了,他要带领精工舍另走新路。经过慎重的思考,服部正次决定放弃在机械表制造上和瑞士表的较劲,转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做文章。

经过几年的努力,服部正次带领他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产品--石英电子表!与机械表相比,石英表的最大优势就是走时准确。表中之王的劳力士月误差在100秒左右,而石英表的误差却不超过15秒。1970年,石英电子表开始投放市场,立即引起了钟表界和整个世界的轰动。到70年代后期,精工舍的手表销售量就跃居到了世界首位。

在电子表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后,1980年,精工舍收购了瑞士以制作高级钟表著称的珍妮·拉萨尔公司,转而向机械表王国发起了进攻。不久,以钻石、黄金为主要材料的高级精工·拉萨尔表开始投放市场,马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了人们心中高质量高品质的象征!

通过放弃战略,精工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风云变幻的商场,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摩托罗拉公司放弃了制造,将制造中心托付给新加坡和中国,它赢得了自己在研发和市场的战略制高点。同样,买卖的松下服务的IBM”放弃了统一于技术的战略导向,而日立、索尼、本田、惠普等则放弃了统一于市场的战略努力。放弃是一种基于战略的价值判断,是一种有进有退、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张弛有度的战略智慧。

面对战略选择的诸多困境,选择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胆识,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智慧。因此,企业家应勇于摆脱成功光环阴影的羁绊,把企业的利益作为最高的利益,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追求。面对灯红酒绿的规模、利润等诸多诱惑,企业家同样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卧薪尝胆,十年一剑,守操如玉,坐怀不乱。多一些耐心和耐力,少一些焦灼和浮躁。太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是不断地进行理性的放弃才获得了持久的成功,而失败的企业则因不能进行理性的放弃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第18节:布利斯定理

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

  提出者: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

  点评: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

  美国的几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增加了24%;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想要做之事的每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当你行动的时候,你就会得心应手。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的,就是计划的重要性。做事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必然会是一盘散沙。只有事前拟定好了行动的计划,梳理通畅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应付自如。好的规划是成功的开始。

  苛罗尼雅公司是澳洲一家颇具规模的制造公司。它设有3个事业部:蔗糖部、建筑与建筑材料部和矿业与化学品部。每个事业部下面又分若干分公司。近年来,这个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为符合公司总目标的战略计划,经常召开各种会议,通过这些会议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情况和各种目标。在每个月的董事会会议之后,公司总经理要会晤各部门的50名高级主管人员,同他们商讨公司的业务情况。另外,公司每年还召开2次中级经理人员会议,使他们了解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及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并制定出详细的应对计划。

  在公司的3个事业部中,以赫伯特领导的矿业与化学品部的计划工作最为成功。计划工作的程序是自下而上。参与制定计划的人员包括该部所属的10家公司的经理,某些情况下这些分公司的厂长和业务经理也会参加。

  为了使各个分公司的步调能够一致起来,赫伯特总是把总公司对通货膨胀及其他各种经济因素的看法,及时告诉各分公司的经理,让他们把这些因素作为制定计划时的参考资料。各个分公司从每年的4月份(该公司会计年度开始的月份)开始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在8月份之前制定完毕,并交给大部的经理。按公司规定,战略计划所包括的时间为5年,其内容包括生产目标、投资计划等。部经理在收到这些计划之后,先进行挑选,再安排先后次序,最后是在这些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部一级的战略计划。部级的计划包括对各分公司未来5年的展望,主要的问题,所采用的战略,以及各种投资计划等内容。该计划还对投资报酬率和现值报酬率进行调整和修正。计划的说明书简明扼要,第1页仅包括一些重要的数据,如:纳税前和纳税后的利润目标、投资报酬率和整个计划的总投资数额。第2页才包括一些比较详细的统计资料,包括各分公司的财务计划和大部的总财务计划。

  接着,各事业部要把自己的计划送到总公司的财务部,财务部于9月份将部级的计划送往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在此后的1个月中,总管理处与各部的经理会仔细研究和讨论他们的计划。对有些单位的扩建计划,总公司可能予以批准,对另一些单位的扩建计划,总公司可能不予以批准,而是让他们先集中力量去降低产品的成本。总公司也可能让某个分公司推行增产某种产品的计划。

  在每年的11月份之前,总公司会把各种指导性文件发到各大部,该文件详细地说明了哪些计划已被批准,以及总公司对各部有什么希望。在这个会计年度的最后几个月里,各部根据总公司发给的指导性文件,重新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并编制预算。随后,总公司再根据这些计划制定出整个公司的总计划。总计划应对整个公司的目标和战略做出详细的说明,并附有必要的统计资料。

  通过这一道道繁复的程序,最后制定出来的计划就是确实可行的。为进一步确保战略计划的顺利完成,该公司还建立了一套追踪审核制度。该制度规定,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前,各分公司都应指派专门的稽核人员,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追踪审核报告,从而做到能使一年的预测更为准确。正是这样一个严密的计划制定过程和监督执行过程,保证了苛罗尼雅公司在经营中很少发生失误,从而保持了公司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一件事,只有美好的设想是远远不够的。计划可以对你的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让你知道你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计划可以作为你实现设想过程的指导,大大节省你的时间,减轻压力。有了好的计划,你就有了好的开始。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29:41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19-20

第二部分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我们选择了自己的”马屁股”,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就只有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宽。以后我们可能会对这个宽度不满意,但是却已经很难改变它了。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开始时慎重选择”马屁股”的宽度。
第19节:路径依赖原理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

  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

  点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个明确提出路径依赖理论的是道格拉斯·诺思。他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的还是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企业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路径依赖现象无处不在。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因为古罗马人军队战车的宽度就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有趣的是,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所以,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人们关于习惯的一切理论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它告诉我们,要想路径依赖的负面效应不发生,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要找准一个正确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以后的人生道路。而这种模式的基础,其实是早在童年时期就奠定了的。做好了你的第一次选择,你就设定了自己的人生。

  在国际IT行业中,戴尔电脑是一个财富的神话。戴尔计算机公司从1984年成立时的1000美元,发展到2001年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是一段颇富传奇色彩的经历。戴尔公司有两大法宝:直接销售模式市场细分方式。而据戴尔的创始人麦克尔·戴尔透露,他早在少年时就已经奠定了这两大法宝的基础。

  戴尔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酷爱集邮的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卖邮票,而是通过说服自己一个同样喜欢集邮的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000美元,第一次尝到了抛弃中间人,直接接触的好处。有了第一次,就再也忘不掉了。后来,戴尔的创业一直和这种直接销售模式分不开。

  上初中时,戴尔就已经开始做电脑生意了。他自己买来零部件,组装后再卖掉。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个人电脑,零部件只要六七百美元就能买到。而当时大部分经营电脑的人并不太懂电脑,不能为顾客提供技术支持,更不可能按顾客的需要提供合适的电脑。这就让戴尔产生了灵感:抛弃中间商,自己改装电脑,不但有价格上的优势,还有品质和服务上的优势,能够根据顾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电脑。

  这样,后来风靡世界的直接销售市场细分模式就诞生了。其内核就是:真正按照顾客的要求来设计制造产品,并把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直接送到顾客手上。

  此后,戴尔便凭借着他发现的这种模式,一路做下去。从1984年戴尔退学开设自己的公司,到2002年排名《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的第131位,其间不到20年时间,戴尔公司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公司之一。正是初次做生意时的正确路径选择,奠定了后来戴尔事业成功的基础。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我们选择了自己的马屁股,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就只有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宽。以后我们可能会对这个宽度不满意,但是却已经很难改变它了。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开始时慎重选择马屁股的宽度。
第20节:奥卡姆剃刀定律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

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30:28

--  【公共图文】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21-23

第21节:王永庆法则


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提出者:台湾企业界精神领袖台塑总裁王永庆

  点评:赚钱要依赖别人,节省只取决于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看重的是财富的创造,对于节俭似乎注意不够,有时甚至认为这是小家子气。殊不知,节俭也是理财的一部分。学会了节俭每一分不必花费的钱,你也就学会了对财富的运用和创造。

  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以致找不到车位。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客车位,盖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说我来付。盖茨还是不同意。原因很简单,贵客车位要多付12美元停车费,盖茨认为那是超值收费。作为一位天才的商人,盖茨认为:花钱像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哪怕只是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年夏天,32位世界级企业家(总资产超过英国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举办一次夏日派对,盖茨应邀出席这个盛会,身穿的一套服装,是他在泰国菩提岛休假时花了不到10美元买的,还抵不上歌星影星干洗一次衣服所花的钱。盖茨说,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美国的《财富》杂志最近公布2003年度世界财富排名500龙虎榜,美国知名品牌的大公司--沃尔玛,以总资产2950多亿美元的不凡业绩,连续第三年蝉联榜首。沃尔玛的成功,离不开它的严格管理,离不开;沃尔玛的知名,也源于它的高效益和出手的

  沃尔玛的的确是从一张纸做起的。如果你没有复印纸,想找秘书要,对方一定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地上盒子里有纸,裁一下就行了。如果你再强调要打印纸,对方一定会回答:我们从来没有专门用来复印的纸,用的都是废报告的背面。据报道,“2001年沃尔玛中国年会与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经理级以上代表所住的,只不过是能够洗澡的普通招待所。

  沃尔玛的节俭不只是针对员工的。企业老总坚持率先垂范。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尽管是亿万富翁,但他节俭的习惯从未改变,没购置过一所豪宅,经常开着自己的旧货车进出小镇,每次理发都只花5美元--当地理发的最低价,外出时经常和别人同住一个房间。

  沃尔玛的办公室都十分简陋,而且空间狭小,即使是城市总部的办公室也是如此。除了办公设施简陋外,沃尔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一旦商场进入销售旺季,从经理开始所有的管理人员全都到了销售一线,他们担当起搬运工、安装工、营业员和收银员等角色,以节省人力成本。这样的场景只会发生在一些小型公司里,而且这种行为常常被人视为不正规管理模式,但在沃尔玛这样的大集团中却司空见惯。

  沃尔玛人也有阔气的时候。摆主要体现在兴办公益事业上。山姆·沃尔顿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项奖学金,而且这个小气鬼还向美国的五所大学捐出数亿美元。

  沃尔玛赢在吝啬。无独有偶,世界驰名的丰田汽车公司正是因为提倡吝啬,才赢得了世界第一车的美誉。丰田公司有个著名的三河商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吝啬。丰田公司的老板丰田喜一郎非常讨厌浪费,他说过:搞企业必须有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要杜绝浪费。他强调,丰田公司的批量生产模式就是要彻底杜绝浪费,追求汽车制造的合理性。从创业之初,喜一郎就强调:钱要用在刀刃上……用一流的精神,一流的机器,生产一流的产品。要彻底杜绝各种浪费。正是因为完美地贯彻了吝啬的精神,丰田汽车公司取得了自己事业的巨大成功,成为了世界汽车行业六巨头之一。
第22节:奥格威法则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佣比我们自己都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提出者:美国奥格威·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威

  点评:善用强人,才能成就伟业。

  奥格威法则来源于这样的一个故事:

  广告业的创始人奥格威在一次董事会时,在每位与会者的桌上都放了一个玩具娃娃。大家都打开看看吧,那就是你们自己!奥格威说。董事们很吃惊,疑惑地打开了眼前的玩具包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更小的同类型玩具。接下来还是如此。当他们打开最后一层时,发现了玩具娃娃身上有一张纸条,那是奥格威留给他们的:你要是永远都只任用比自己水平差的人,那么我们的公司就会沦为侏儒;你要是敢于启用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我们就会成长为巨人公司!

  奥格威法则强调的是人才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公司固然是因为它有好的产品,有好的硬件设施,有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人才。光有财、物,并不能带来任何新的变化,只有具有大批的优秀人才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碑上刻着: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这里。卡内基之所以成为钢铁大王,并非由于他本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敢用比自己强的人,并能看到并发挥他们的长处。

  齐瓦勃本来只是卡内基钢铁公司下属布拉德钢铁厂的一位工程师,卡内基在知道了齐瓦勃有超人的工作热情和杰出的管理才能后,马上提拔他当上了布拉德钢铁厂的厂长。正因为有了齐瓦勃管理下的这个工厂,卡内基才敢说:什么时候我想占领市场,市场就是我的。因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钢材。几年后,表现出众的齐瓦勃又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成为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人物。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一天,卡内基递给齐瓦勃一份清单说:按上面的条件,你去与摩根谈联合的事宜。齐瓦勃接过来看了看,对卡内基说:你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我想告诉你,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有我调查得详细。经过分析,卡内基承认自己过高地估计了摩根,于是全权委托齐瓦勃与摩根谈判,终于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

  卡内基曾说过:把我的厂房、机器、资金全部拿走,只要留下我的人,4年以后又是一个钢铁大王。靠什么,靠用人!到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卡内基是公司的最大股东,但他并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职务。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任用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

  华尔街的大富豪摩根也是一位敢用强过自己的人作为左膀右臂的典范。

  比摩根小10岁的萨缪尔·斯宾塞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美国人,十分精明强干。大学毕业后,斯宾塞进入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由于他非凡的才能,立即担任了总裁室的特别助理,此后平步青云,不久,被提升为副总裁。恰巧此时,这条铁路由于赤字濒临破产,斯宾塞受命负责使这条铁路起死回生,他的卓越管理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很快,作为公司财产主要接管人的摩根就发现了斯宾塞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过人之处,他觉得斯宾塞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自己。对于求才若渴的摩根来说,最大爱好是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因此他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才。由于很欣赏斯宾塞的才华,摩根擢升他为总裁,而斯宾塞也没有辜负摩根的一番美意,顺利地负责偿还了800万美元的债务。因此,更加博得摩根的青睐,斯宾塞最终成为了摩根的左膀右臂之一。

  若想使公司充满生机活力,必须选贤任能,雇请一流人才,而不能武大郎开店,害怕对方超过自己。用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公司。其实,敢用比自己强的能人不仅是一个肚量问题,也是一个信心与能力的问题。楚汉相争中,不会打仗的刘邦能得天下,是因为他有张良的谋略,萧何的内助,韩信的善战;卖草鞋的刘备能在三国鼎立中独占一席,是因为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对一个企业领导者来说,即使不是一流人才,只要能知人善任,企业就不愁发展壮大。
第23节:韦尔奇原则

我的全部工作便是选择适当的人。

  提出者: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点评:最合适人选,即是最佳人选。

  杰克·韦尔奇有“经理人中的经理人”之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CEO之一。他在业界之所以重要,因为他生产“人才”。韦尔奇原则是他一生用人、培养人实践的总结。在最近一次全球前500名经理人员大会上,杰克·韦尔奇透露他成功的重要秘诀时说:GE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用人。他为通用电气做的最后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在退休前选定了自己的继承人伊梅尔特。

  与很多CEO不同,杰克·韦尔奇把50%以上工作时间花在人事上,他自认为他最大的成就是关心和培养人才。他至少能叫出1000名通用电气高级管理人员(GE的员工约17万名)的名字,知道他们的职责,知道他们在做什么。韦尔奇自己曾说:“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

  韦尔奇认为,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他说:“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他们必须热爱自己的员工,拥抱自己的员工,激励自己的员工。”作为一个过来人,韦尔奇给公司领导者传授的用人秘诀是他自创的“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必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的,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但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20%和10%里边的人的姓名和职位,以便做出准确的奖惩措施。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包含在“韦尔奇原则”之下,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龙永图在中国入世谈判时曾选过一位秘书。当龙永图选该人当秘书时,全场哗然,因为这个人根本不适合当秘书。在众人眼中,秘书都是勤勤恳恳,做事谨慎,对领导体贴入微。但是龙永图选的秘书却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从来不会照顾人。每次龙永图和他出国,都是龙永图走到他房间里说,请你起来。对于日程安排,他有时甚至不如龙永图清楚,十有九次他是错的。但为什么龙永图会选他当秘书呢?因为他是世贸专家,而且对世贸问题简直像着迷一样!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骂。无论你怎么骂他,5分钟以后他又会回来,重新和你讨论先前的问题。

  他的这些特点,简直就是为龙永图进行世贸谈判设计的:精通专业;保证使脾气很大的龙永图在难以听到不同声音的情况下能听到理性的声音。

  世贸谈判成功以后,这位稀里糊涂的秘书被龙永图很快送走了。原因很简单,他做谈判专家助理很出色,但是在平时,他就不适合了。

  龙永图很清楚,什么时候什么人最适合什么工作,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人,什么时候不该用什么人。而这些恰好是一个领导者和管理者最重要的品质和修养。

  对一个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人同样重要。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这点上与通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一家航空公司,其对员工的最重要要求就是热情、真诚且富有幽默感。西南航空公司看重的就是这一点。它招聘员工的过程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招聘工作看起来更像好莱坞挑选演员。第一轮是集体面试,每一个求职者都被要求站起来讲述自己最尴尬的时刻。这些未来的员工由乘务员、地面站控制员、管理者,甚至是顾客组成的面试小组进行评估。西南航空公司让顾客参与招聘面试基于两个认识:顾客最有能力判别谁将会成为优秀乘务员;顾客最有能力培养有潜力的乘务员成为顾客想要的乘务员。

  接下来是对通过第一轮面试者进行深度个人访谈,在这个访谈中,招聘人员会试图去发现应聘人员是否具备一些特定的心理素质,这些特定的心理素质是西南航空公司通过研究最成功的和最不成功的乘务人员发现的。

  新聘用的员工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在这段时间里管理人员和新员工有足够的时间来判断他们是否真正适合这个公司。西南航空公司鼓励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利用这一年的试用期或评估期,将那些不适合在公司工作的人员解雇掉。但是有趣的是,西南航空公司很少不得不解雇一些员工。因为在这些员工被告知之前,他们已经知道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而主动走人。

  正是通过这样的选人策略,才保证了西南航空公司员工具有高水准的服务标准,从而创下了连续20多年赢利的骄人战绩。

  管理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找到合适的人,摆在合适的地方做一件事,然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完成手上的工作。企业组织领导应以每个员工的专长为思考点,安排适当的位置,并依照员工的优缺点,做机动性调整,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