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过大学老师、中学校长、35岁时却主动“下放”,津津有味地做起了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长沙市育英学校高级教师李西龙,7月26日从北京捧回“全国杰出教育研究者”称号,成为我省在基础教育领域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与同行比起来,李西龙老师的经历比较特别。他曾经教过8年初中,教了10年高中,带过8届高三毕业班,历任中学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直至担任长纺子弟中学校长。他还曾经教过三年大学。然而,最终他却选择了当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 “别人是从小学教到大学,他却正好相反,学生越教越小。”李西龙的妻子余老师笑称,他是个只适合“拿三寸粉笔,站三尺讲台”的人。但李老师却通过自己10多年的实践认识到:“我教书越往低年级走,就越受学生欢迎”。他就索性扎根小学教育了。 由于他的幽默、自信、特别是在奥数教学方面匠心独运,“先把活的变死,再将死的变活”,有一套学生戏称的“西龙方法”,李西龙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比赛,屡获全国大奖,自己也被评为湖南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被省教育厅关协授予“爱心使者”的称号。 “人一生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就是从8岁到12岁这个阶段,因为此时是人脑成熟的关键时期,孩子长到12岁时其大脑就和成年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李老师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这个观点,“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能碰到优秀的老师,他就更有可能被培养成为出色的人材。然而,现实中高学历的优秀教育人材,多半进了高中和大学”。李老师对此颇有些遗憾。 本报记者 王文隆 实 习 生 毛文婧 肖贤 谭献坚 曹磊 摘自三湘都市报2005年7月27日星期三长沙新闻A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