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图文】千古谜团第一窟——龙游石窟【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1991)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3:28:09
-- 【公共图文】千古谜团第一窟——龙游石窟【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千古谜团第一窟——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龙游县境内,离杭州约200多公里。在一个秋日的清晨,我们从杭州出发,开始了探访的旅程。大巴在公路上飞驰,偶尔掠过窗外的金黄饱满的麦田和升腾着袅袅炊烟的村镇,都让我这久居都市的“城里人”雀跃不已。那跌宕起伏的青山犹如温文儒雅的江南老者,意适神闲,恬淡悠远;而那委婉流淌的江水恰似多愁善感的水乡少女,逶迤婀娜,温情荡漾。我不禁想起苏轼的名句“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更加陶醉在风情秀美的水乡画廊中。 沿320国道踯躅西行,经钱塘江、桐庐、富春江,约两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位于钱塘江上游,浙西龙游县内的龙游石窟。龙游石窟是近年发现的一个谜团百结的地下建筑群。龙游古称“姑蔑”,其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据导游介绍,在这块方圆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土丘上分布了二十四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均在上千平米以上。我们从矩形洞口拾级而下,近乎垂直地走了约三十米才来到石窟底部。迫不及待地环顾四周,发现整个石窟像一个巨大的倒置漏斗,当中被三四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支撑着,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壁、洞顶和洞内石柱上都留有古人雕刻的神秘岩画,形态生动,引人遐思。此外洞窟的石壁上还布满了宽度均匀,从地面直达洞顶的阴纹,细密如鱼鳞,却鬼斧神工般找不到任何雕凿的痕迹。据考古学家测算,所有石窟是完全相互独立的,然而有些石窟间的隔墙居然只有五十公分,并保持此厚度达数十米远!真是不可思议,这些连今人都难以实现的工艺古人居然完成的如此精确。 龙游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走进石窟,宛如时光倒流回远古。它的开凿年代、开凿人、用途等等都是不解之谜。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的采石场或粮仓,有的军事爱好者认为它是越王勾践灭吴的秘密屯兵处,还有人说它是皇宫建筑、帝王寝陵,更有人说它是天外来客的杰作等等。我很喜欢勾践灭吴的说法,因为这让我想起了范蠡与西施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呵呵!也正因此种种猜测,龙游石窟才更声名鹊起,引来无数游人争相探幽,竞猜其源。 作者:zhonghua78 出自: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3:35:22
-- 【公共图文】★ 龙游石窟: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
龙游石窟: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 一个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自从8年前被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后,至今仍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竖立在史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和游客的眼前。这就是被观者惊呼为“旷世奇窟”的龙游石窟。
拥有良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中国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其境内的钱塘江上游、衢江、灵山江交汇处 ,有个并不起眼的小县城,县名“龙游”。县虽小,但其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叫“姑蔑”,迄今为2500余年,堪称浙江省第二大古都。龙游石窟便位于该县城北3公里处的一个临江小山中,当地人称此山为“童坛山”,方圆不过数里,但山腹内竟容藏着24个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工人洞窟。在被发现前,它们均被水淹土埋,加上洞口岩块崩塌,所以难见真容。当地政府如今已开发出其中的5个洞窟供游人参观。这些洞窟的形制、规模大体相当——洞厅面积小则数百平方米,大则逾千平方米;洞高在20至40米不等;洞口均呈矩形;洞壁陡峭,洞顶则呈圆弧形斜伸;洞中有2至5个粗大石柱撑顶,其横截面均为熨斗状,大者需5人合抱;洞顶、洞壁和石柱的表面无一例外地凿刻着细密的斜纹,状若虎斑;从洞口至洞底均有一条宽大石阶,石阶呈波流形;每个洞窟的底部均有一至两个凿挖而成的石池和人工斜坡……
大批专家和学者纷纷对石窟形成的年代及用途提出各种不同的推想和论证: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矿人安身之处”等等,众说纷纭。龙游石窟在了现之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因而甫一发现并未造成轰动,默默无闻找达6年之久。直到1998年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人们发现,在衢江北岸,类似的石窟星罗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个洞窟。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完成中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实在让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而窟中的重重谜团,更使得观者“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在10多次实在考察并搜寻各方面的史料之后,提出: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边郡皆筑仓”时,其功能是储备粮食、货物及战备物资,并经历代尤其是隋朝时就叫“北常平仓”,在那时就已被列入“古迹”。褚博士还发现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洞窟,一个是在童坛山上游不远处的簸箕洞(宋代有记载,称其“千古万年”),另一个是在下游不远处的石岩洞(洞口有3个,洞前有防水石堤)。但目前至少可以断定,龙游石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另外,它还为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凿洞术”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证据。
笼罩龙游石窟的迷雾正在渐渐散去,一个具有巨大文物与考古价值的中国古代地下工作正展露在世人面前。令人欣慰的是,龙游石窟现已被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加以保护,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议事日程。毕竟,龙游石窟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见证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3:41:36
--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1》【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1》【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4:01:17
--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2》【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2》【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4:02:57
--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4》【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3》【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4:03:47
--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4》【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4》【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4:04:30
--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5》【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5》【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4:06:02
--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6》【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6》【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4:07:37
--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7》【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7》【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4 4:09:06
--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8》【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cctv 走近科学:龙游石窟8》【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