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6/27 8:57:44
-- 孤军血捍危城47天 抗日老兵追忆衡阳 3...
日军毒气开路
曾琪,84岁,黄浦十八期步科毕业,衡阳会战时是74军51师的一个连长,现为黄埔军校衡阳同学会副会长。
曾琪操一口很难懂的衡阳话,他不停地在纸上做辅助说明,采访才能顺利进行。干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向记者展示了拍摄于1944年的个人照片,并特别强调,当时只有黄埔的毕业生才有人给拍摄。在展示完照片后,他的思绪很快回到了战火纷飞的1944年夏天。
曾琪回忆道,1944年5月中旬,日军大规模进攻衡阳的迹象初见端倪,他所在的部队进入衡阳城内,帮助守城的第10军疏散百姓。
曾琪说:“当时敌机每天都来狂轰滥炸,城内每天拉三四次警报,第10军军长方天觉认为老百姓继续在城内有危险,必须在鬼子到来前把百姓疏散到安全地带。”当时衡阳城内有大批来自东北、江浙、上海等地的难民,因为一路逃来,好不容易落下脚,所以不愿意再走。他说,“方天觉认为衡阳城必将有一番血战,所以下令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百姓撤走,部队为做百姓工作磨破了嘴,老乡们才含泪离开衡阳,本地人到乡下投靠亲友,外地人则继续向更远的后方逃难。一个多星期后,城内百姓所剩无几,到6月23日衡阳保卫战开始前,城内只有百十多个老百姓。”
百姓撤离后,日军杀到。日军第11军中将司令横山勇1944年6月20日下达进攻命令,参战日军达2.6万多人,而中国守城部队第10军仅1.8万多人,装备无法与日军相比。然而,中国军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使日军3天内拿下衡阳的叫嚣成为笑话。
防御战期间,曾琪多次来到战况激烈的天马山阵地。印象最深的是战士们变形的脸。“日本人攻天马山,先是飞机轰炸,投下很多燃烧弹,然后毒气跟着就来了。毒气一般是黄色的,那情形,就如同天上下了黄沙一般,视线很模糊。我们很多战士都是农家子弟,受一个月军训就上战场了,防毒知识缺乏,往往一下子就晕倒一大片。中毒的战士身上长出大大的黄色水疱,看起来非常痛苦,他们的脸部完全扭曲、变形……”
时任第10军预10师28团迫击炮连连长的白天霖战后写下《抗日圣战中的衡阳保卫战》说:日军自6月30日下午4时开始发射毒气弹,当天傍晚,五桂岭南端守军预10师28团第3营第7连除了不在阵地的特务长和炊事4人外,其余80余人全部中毒死亡。此后,日军只要遇上守军坚守阵地,必先以毒气开路。“防毒面具很少,但大家没有后退,多数人备了几条毛巾,看日军放毒气,就将毛巾重叠,浸湿后捆在脸上,毛巾上剪两个孔,露出眼睛,继续战斗。日本人的狠毒,只能加剧大家的痛恨,我们早就抱了必死的决心,一拼到底。”曾琪所在的连总共有10个防毒面具,这让他得以数次逃过劫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