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图文]长沙历史文化街区调查[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26991)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5/8 18:46:46

--  [公共图文]长沙历史文化街区调查[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长沙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及区内地面文物调查

五大历史街区划分

一、化龙池历史街区

二、天心阁历史街区

三、小西门历史街区

四、潮宗街历史街区

五、开福寺历史街区

总顾问:谢建辉
顾问:刘耀杰 欧阳晓东 易肇沅
组长:陈先枢 赵一东
执笔:陈先枢 顾庆丰 梁小进 何旭红 杨晓刚

一、化龙池历史街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建设控制范围:

化龙池历史街区位于芙蓉区,面积06平方公里,南起都正街、晏家塘,北止东牌楼、藩后街,东起建湘路,西止黄兴南路。以蔡锷南路为南北纵线,东部以都正街、马王街,西部以化龙池为中心,形成长沙传统风貌特色的街区。
环境协调范围:
向北延至南阳街、黄泥街。
重点保护范围:
1化龙池片。东起蔡锷南路,西止黄兴南路,南起晏家塘,北至东茅街。主要保护大小古道巷、县正街、化龙池、织机街等。
2马王街片。范围为都正街至马王街及两厢街巷。
主要保护的文物资源有:
原址原貌保护
1化龙池、白果园麻石街
(1)地理位置:南起大古道巷,穿过织机街,北止苏家巷。
(2)现存状况:麻石路面保存完好。两侧直铺,中央亦直铺一道麻石将街面一分为二,中间直铺麻石,左右则为横排麻石。
(3)历史沿革:清光绪《善化县志》载,明万历九年时为玉带街。清雍正时始铺麻石路面。旧时此街为油鞋店集中地,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故居、程潜公馆、刘建绪公馆均位于此街。
(4)价值评估:此街是长沙现存3条麻石街之一,街道弯曲,为唯一的南北向街且麻石的铺设有特点,地方特色较浓。
(5)利用意向:辟为长沙古城风貌一景。
2程潜公馆
(1)地理位置:位于白果园23号。
(2)现存状况:建筑主体保存完好,二层,砖砌,四开间二进,坐西朝东。
(3)历史沿革:原为湖南省省长程潜寓所,现作居民用房。
(4)价值评估:程潜,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人士,1949年8月,与著名爱国将领陈明仁一道通电起义,长沙在和平中获得新生。
(5)利用意向:考虑该建筑原主人程潜的特殊人生经历,建议由政府收回后,开辟为程潜个人人生回顾和长沙和平解放史实的见证场所。
3修业学校旧址
修业学校为毛泽东等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建议恢复原貌,增设陈列室。
4浏城桥楚墓旧址
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议在原址建楚兵器博物馆,用以展示长沙楚文化之文物精华。


5聚福井
(1)地理位置:位于鱼塘街照磨巷内。
(2)现存状况:四眼井,麻石井台,井台西北角立二碑,碑文因年久已风化,一碑上略见“重修聚福井碑”字,井现已废弃,但水质尚好。(3)历史沿革:古井历史较长,曾重修过,解放后由于自来水的普及而停止使用。
(4)价值评估:此井为四眼井,井台面积大且规整,石质排水沟完好且立碑记载,原为明吉藩府“吉府井”。
(5)利用意向:略加修缮,作居民非饮用用水。
6福建会馆
(1)地理位置:位于鱼塘街闽省巷。
(2)现存状况:房屋已有较大改变,局部已完全翻新。
(3)历史沿革:原为福建会馆,今为居民用房。
(4)价值评估:会馆类建筑曾遍及全国,湖南也有不少,但迄今长沙仅存几处。作为各地驻外地办事处的前身,其时代特征非常鲜明。
(5)利用意向:此建筑所处街仍沿袭闽省巷至今,可见其当时闽省风貌。建议由政府出面将其整修如昔,做长沙和福建经济、文化往来的纽带,开辟出一处闽省风土人情集萃区。
7南阳街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教堂
(1)地理位置:位于南阳街。
(2)现存状况:保存完好。红砖砌建,三层,现为省基督教协会办公楼。
(3)历史沿革: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于19世纪创立于美国,1906年始传入长沙。1911年于今南阳街设福音堂,1933年建警世堂,1938年“文夕大火”中被毁,1946年重建。
(4)价值评估:该教堂建筑上有西洋特色,保存完好,而且目前为省基督教协会(三自爱国会)使用,易于保护。
8晏家塘、大小古道巷
晏家塘现为塑料制品市场,大小古道巷现为箱包市场,建议按传统商铺进行外表改造,形成特色。
嵌(立)碑纪念
1定王台及清末省立图书馆故址(今长沙市图书馆)
2藩后街清布政使署及北伐军总司令部故址(今长沙市公安局)
3县正街善化县署遗址
4东文庙坪善化县学宫遗址
5大古道巷药王孙思邈洗药庵旧址(今大古道巷小学)
6犁头后街原湖南精武体育会旧址
7鱼塘街鄂省巷湖北会馆旧址
8登隆街长沙剧院旧址
9文运街楚怡学校
10玉泉街玉泉山旧址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5/8 18:47:38

--  

长沙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及区内地面文物调查

二、天心阁历史街区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建设控制范围:
天心阁历史街区位于天心区,面积1136平方公里,北起人民路,东南至白沙路,西止楚湘街,为长沙旧城区主要历史文物保护区,重点保护城南天心阁和妙高峰两处制高点,远期恢复城南十景,规划天心阁、白沙井、妙高峰和西湖桥民俗风情园,形成城南旅游观光区。

环境协调范围:

向西延至湘江沿岸,保护滨临湘江的景观特色,确定观览视廊,搞好滨江绿化,保护灵官渡至河西牌楼口的相对轴线。

重点保护范围:
1天心街片。主要为天心阁与白沙井之间的街区,主要街道有天心街、白沙街、里仁坡、燕子岭、社坛街等。
2青山祠片。即妙高峰至青山祠地段。
原址原貌保护
1天心阁
扩建公园面积,重建城南书院标志性建筑和唐柳宗元作记的“潭州东池戴氏堂”。
2白沙井
加强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在全国打响白沙井泉品牌。
3妙高峰和第一师范
逐步恢复卷云亭、潇湘一览亭等景观。拟迁移燕子岭正街的清代石碑至妙高峰,形成一景。


4福王墓
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议规划成陵园,并恢复青山祠。
5蔡道宪墓
(1)地理位置:位于里仁坡天心街。
(2)现有状况:存高约25米、长10米的花岗石墓基,碑石书正楷阴文“蔡忠烈公墓石”,字迹清晰,还存有“孤忠千古”等石碑。
(3)历史沿革:蔡道宪系明末长沙府推官,为张献忠所杀。其墓多次修缮,今墓系同治年间重修。
(4)价值评估:蔡道宪墓旧名“蔡公坟”,为旧时长沙著名古迹,清代至民国诗人多有吟咏。
(5)利用意向:辟为城南旅游线路中的一个景点,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朱张渡口
朱张渡口因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和朱熹、张木式而闻名。

建议重建渡亭。恢复朱张渡——橘子洲头——牌楼口往返轮渡,增添湘江一景。
7妙高峰南村名人寓所
(1)地理位置:位于妙高峰南村。(2)现有状况:2幢二层青砖砌楼房,中间相连,麻石基础,木楼梯,木地板。
(3)历史沿革:20世纪20年代建筑,一幢未有太大改变,一幢木结构已改建。
(4)价值评估:曾有6位名人在此居住:民国著名教育家方克刚;毛泽东一师历史老师、著名史学家罗元坤;著名教育家原一师教师廖六如;著名武术教育家、号平江不肖生向恺然;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名记者严怪愚;湖南第一位运动员曾福盛。
(5)利用意向:可辟为名人纪念馆。
嵌(立)碑纪念
1碧湘街华昌烟厂旧址
2楚湘街交通银行旧址
3六铺街湖南电灯公司办公楼旧址
4社坛街内地会教堂(今基督教城南堂,仍在使用)
5惜阴书院故址
6西湖桥故址
7碧湘宫故址
8灵官渡古渡口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5/8 18:48:30

--  

长沙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及区内地面文物调查

三、小西门历史街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建设控制范围:
小西门历史街区位于天心区,面积09平方公里,北起五一大道,南至西湖路、东起黄兴路,西止河街。保护规划拟以贾谊故居、火宫殿为中心,纵向以太平街、福临街、三泰街、黎家坡,横向以药王街、西牌楼、金钱街、坡子街、樊西巷、学院街等,街坊相连通,街巷骨架与区内历史遗址、特色民居连为一体,形成传统文化商业街区。
环境协调范围:
向西延至湘江风光带。
重点保护范围:

1坡子街片。南起西湖路,北止解放西路,东起黄兴路,西止河街。主要保护西文庙坪、学院街、黎家坡、樊西巷、坡子街等。
2金线街片。南起解放西路,北止五一大道,东西起止点同坡子街片。主要保护金线街、太平街、西牌楼等。

原址原貌保护

1贾谊故居位于太平街,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做二期规划,恢复清代格局。
2李富春故居
位于三兴街,紧邻贾谊故居,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议周围只建商铺,商铺宜按清末民初特色修建,可开发纸扇传统商业。
3太平街南接福胜街,北接西长街,是长沙旧城仅有的纵向长街,传统商业特色较浓,尚存多处会馆、商铺旧址。4坡子街建议以火宫殿为依托建成民俗小吃一条街,省财贸职工医院原中央银行旧址原址保护。另有百年老店玉和醋厂、九芝堂药号,可整旧如旧,继续营业。
5小西门外湘江风光带
建议重建杜甫江阁、八景台等人文景观。
6金线街
(1)地理位置:东起太平街,西止下河街。
(2)现存状况:麻石路面保存完好。其麻石系长条形,街面中心三条麻石横陈,两侧各一条麻石直铺。直铺者光滑平整,横排者刻有线状沟漕。街长218米,街宽8米。
(3)历史沿革:明崇祯《长沙府志》中名金线巷,清雍正年间始铺花岗石路面。金线街旧时为纸行集中地,清光绪年间曾在此地设实业学堂,另有复兴银行和保险公司曾设于此。
(4)价值评估:此街是长沙市仅存3条麻石街之一,为长沙旧貌一景。
(5)利用意向:可结合贾谊故居的规划加以开发利用。
7福临街民宅
(1)地理位置:位于福临街9、37、39、41、43、45、47和49号。
(2)现存状况:南北走向,均坐西朝东,二层楼房。第一层为砖砌,灰砂糊墙;第二层为木结构,有东西走廊。
(3)历史沿革:应在1938年“文夕”大火后建设而成,现仍有人居住。
(4)价值评估:此类民宅系极有长沙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而且特点是成片,但因年久失修,保存状况一般。
(5)利用意向:原地保护或异地搬迁至同仁里集中复原保护。
8乐新巷4号民居
(1)地理位置:位于乐新巷4号。
(2)现存状况:三层楼房,坐北朝南,二进三开间,有天井,木地板,木走廊,两侧主墙为砖砌,其余则为木结构。
(3)历史沿革:据房主讲此民居系1946年建,后略有翻修。
(4)价值评估:此民宅木结构极为典型,且整体结构完好。
(5)利用意向:在同仁里附近择址复原,形成传统民居风貌区。
9乐新巷5号民居
(1)地理位置:位于乐新巷5号。
(2)现存状况:二层楼房,红砖砌,中间以三层高的八角亭为界,其北为四开间,其南为二开间,木地板,木楼梯。院内有一废弃古井。正面向坡子街,已毁,后门麻石框上有“雪园”字,屋墙角有一石碑,记载该屋主为唐公福。
(3)历史沿革:民国建筑。
(4)价值评估:三层八角亭极有特色。
(5)利用意向:结合坡子街开发利用。
10洞庭春老店
(1)地理位置:位于西牌楼。
(2)现存状况:二层楼房,红砖砌,圆拱式窗,木扇格。
(3)历史沿革:曾是解放前长沙城四大茶馆之一,现一楼已辟作他用,二楼仍为茶馆。
(4)价值评估:店面品牌有价值,建筑上有特色。
(5)利用意向:整旧如旧,沿用。
11长沙府学宫牌坊、天妃宫、韩玄墓、万寿宫(今铜铺街小学)辟为古文化景点。
嵌(立)碑纪念
1小西门五代九龙殿故址
2路边井熊湘阁宋末抗元故址
3药王街口明藩府承运殿、三尊炮故址
4学院街清代湖南学政署故址
5司门口清代湖南按察使署故址
6坡子街中央银行旧址
7坡子街福禄宫故址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5/8 18:49:46

--  

长沙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及区内地面文物调查

四、潮宗街历史街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建设控制范围:潮宗街历史街区位于开福区,面积147平方公里,北起湘春路,南止五一大道,东起蔡锷路,西至湘江沿街。以通泰街、学宫街、潮宗街和教育街为东西横街,北正街(黄兴北路)为纵轴,泰安里、寺置街、民主东街、又一村、西长街、藩城堤相平行,保护现有古街格局,完善内部道路。该区有较丰富的近代史迹和近代优秀建筑,拟体现近代人文风貌为主。

环境协调范围:
西至湘江风光带,东至中山东路、局关祠一带,北至外湘春街、长春巷。

重点保护范围:
1潮宗街片。开福区中山路以北、湘春路以南、黄兴北路以西地段。主要街道有三贵街、

潮宗街、通泰街、西园等。
2学宫街片。开福区中山路以北、湘春路以南、黄兴北路以东、蔡锷北路以西地段。主要街道有学宫街、民主东街、营盘街(路)等。
3西长街片。开福区中山路以南、五一大道以北、黄兴路以西地段。主要街道有西长街、藩城堤、明月池、吉祥巷、同仁里等。
原址原貌保护
1潮宗街
(1)地理位置:东起北正街,西止沿江大道。
(2)现存状况:麻石路面保存完好。麻石铺设方法如同金线街。
(3)历史沿革:清雍正时始铺麻石路面,20世纪90年代曾将原路面改造成现状。此街直通原潮宗门,为米厂、粮行集中地。清长沙县署位于此街,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创办于此街,另1920年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文化书社也设于此。街长511米,街宽9米。
(4)价值评估:此街为长沙仅存3条麻石街之一。
(5)利用意向:临近湘江,周围分布长春巷天主教堂、北正街中华圣公会礼拜堂、中山路国货陈列馆、何健公馆以及乐诚堂、李觉公馆等。可与湘江风光带结点成片开发。
2北正街中华圣公会礼拜堂、长春巷天主堂、外湘春街基督永恒堂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继续沿用。
3乐诚堂
现为明德中学用房,建议由明德中学负责保护。
4船山学社故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
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5先锋厅中山亭钟楼
略加修缮,建街心花园,辟为参观景点。
6省谘议会大楼旧址
(1)地理位置:位于民主东街省总工会内。
(2)现存状况:保存完好。2层,砖砌,其布局为前后两进,背北面南,半弧窗洞,花角石窗框,木制玻璃格扇,建筑设计新颖,布局合理。
(3)历史沿革:该大楼兴建于1913年,1918年落成,民国初十年最初为湖南省谘议会场所,1921年后为国民党湖南党部所在地,1953年大修后为省总工会所使用至今。
(4)价值评估:该建筑为长沙第一幢西式建筑,既具有浓郁的西方建筑风格,又保留有江南古典建筑特点。
(5)利用意向: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贡院砖墙
(1)地理位置:位于巡道街。
(2)现存状况:长约300米,高约3米,保存完好。
(3)历史沿革:清代贡院外院墙。雍正元年(1723年)“两湖分闱”设贡院,贡院为乡试之所。
(4)价值评估:长沙城古砖墙残存极少,且该墙嵌一石碑,“贡院巡道街宽壹丈壹尺”。
(5)利用意向:辟为古城风貌一景,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原长沙循道会教堂
(1)地理位置:位于西长街85号。
(2)现存状况:保存完好。红砖砌,1栋一层,1栋三层。一层房为会堂,外侧墙嵌有多块石碑“为主发光(1851-1931)”、“披荆斩棘(1870-1927)”、“在基督里作刚强人”、“以身殉道”、“预备主道修直其路”等。
(3)历史沿革:1906年,英国牧师购西长街黄五林房屋成立循道会长沙联区,设总堂。1936年,教堂拆除重建,抗日战争中被毁,1946年后逐渐修复。1958年,教堂停止使用,后陆续有居民在此居住。
(4)价值评估:此教堂在建筑上有一定的特色,而且保存较好,尤其墙上的石碑,极有价值。
(5)利用意向:挂牌保护。
9真耶稣教会长沙分会
(1)地理位置:位于潮宗街19号。
(2)现存状况: 保存完好,三层,仍在使用。
(3)历史沿革:真耶稣教会长沙分会成立于1919年,1924年购潮宗街今19号为会址,建堂,并成立湖南支会。
(4)价值评估:该教堂不仅保存较好,而且目前仍在使用,易于保护。
(5)利用意向:教会继续使用。
10民国旅舍
(1)地理位置:位于潮宗街梓园6号。
(2)现存状况:小型院落,在西面和北面分别为二层和三层楼房,砖砌,圆拱式门,木楼板。院内坪内南端为一小戏台,戏台歇山顶屋面,檐角起翘,内有藻井,坪内有一已中断的石质额匾“丰刀糸庐”。建筑整体保存完好。
(3)历史沿革:建于20世纪40年代,原为旅馆,解放初期曾作陆军医院、市二轻干校等,现为民居。
(4)价值评估:院落由三面房屋向戏台彼此间又有走廊互联,布局巧妙而有特色。此类建筑长沙鲜有,非常珍贵。
(5)利用意向:此建筑原为戏院,建议由政府收回后,可结合现省市各剧院的现状加发利用,如稍加修整后作戏剧名角或其“票友会”的演出场所。
11西园北里公馆区
(1)地理位置:位于湘春路南侧。
(2)现存状况:街两侧基本上为独院式二层楼建筑,麻石门框,内有天井,保存尚可,但已有部分已改建。
(3)历史沿革:此处原为公馆集中地,今多作私房。
(4)价值评估:此处公馆整体风貌尚存,1904年成立的华兴会旧址设于附近,抗日战争时期韩国临时政府就设于今14号。
(5)利用意向:此公馆区位于长沙城北,距开福寺、城北天主教堂、北正街教堂都不远,另有当代长沙有名的书画及篆刻家李立居于此街,建议把此街辟为长沙书画艺术品市场。
12李觉公馆
(1)地理位置:位于泰安里周南中学内。
(2)现存状况:平面呈曲折形,棱角分明突出,二层青砖砌建,建筑外体结构和内部结构保存都非常完好。
(3)历史沿革:原为李觉居宅,现为周南中学校内用房。
(4)价值评估:李觉,民国高级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民国军政要人。抗日战争中历经数战,屡挫敌锋,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后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等职。
(5)利用意向:此公馆因地处周南中学内,故建议仍交由周南中学作校史陈列馆使用,并注意妥当保护,不可任意改造。
13何键公馆
(1)地理位置:中山路湘江宾馆2号楼。
(2)现存状况:建筑整体保存完好。
(3)历史沿革:原系何键公馆,今为湘江宾馆用房。
(4)价值评估:何键,民国政要,1928—1935湖南省政府主席。后迁居香港、台湾。
(5)利用意向:此公馆现为湘江宾馆使用,建议仍交其使用,但要求其不得改建。
14民居建筑群
(1)地理位置:位于吉祥巷同仁里8-13号。
(2)现存状况:狭窄麻石巷两侧6个民居小型院落相连,基本保存完好。一律拱形麻石院门,院内有天井、二层木结构楼房,雕栏画栋,麻石基脚上至地面约80厘米。是长沙大火前保存至今略呈片状的高档民居。
(3)历史沿革:建于民国时期长沙大火前。
(4)价值评估:本处为一街道和建筑保存较完整的民居建筑群,非常有民国时期长沙民居群的特色。
(5)利用意向:此建筑距黄兴路咫尺之遥,具有展示长沙旧城风貌开发旅游之价值。参考上海石库门、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利用思路,将此处略加修缮,结合黄兴路的商业街属性,作旅游观光景点使用。同时可辟为知名书画雕塑摄影家的作品陈列馆。
嵌(立)碑纪念
1三贵街口时务学堂
2局关祠湖南省农民协会故址(亦即曾国藩祠旧址)
3湘春路小学辛亥革命烈士祠
4营盘街辛弃疾飞虎寨遗址
5营盘街湘绮楼遗址
6营盘街王伟故居
7教育街中山纪念堂遗址
8一路吉祥青年会故址(原西区人民政府驻地)
9省中医附二院张仲景祠故址
10群力里“左太傅祠”石碑及石假山
11望麓园宁乡试馆旧址
12玉皇坪寿星观故址(今新风小学)
13青少年宫乾隆御碑亭
14青少年宫湖南巡抚衙门故址
15六堆子郭嵩焘故居  
16五堆子赐闲湖古井
17泰安里蜕园故址
18中山东路清浩园故址
19中山路国货陈列馆(恢复原貌)
20通泰门外成功堤
21藩城堤及明月池古井
22湘春路临江处吴王(芮)纪念碑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5/8 18:50:45

--  

长沙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及区内地面文物调查

五、开福寺历史街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建设控制范围:开福寺历史街区位于开福区,面积05平方公里,南起文昌阁、幸福桥一带,北至开福寺路,东起华夏路,西至湘江沿街。开福寺为保护区的标志,对宗教文化建筑和园林进行重点保护,配置服务设施,形成长沙佛教民俗旅游的一个重要基地。

环境协调范围:
南至三角塘、熙宁街,北抵新河三角洲,西止湘江沿岸。
重点保护范围:
1开福寺片。文昌阁——幸福桥——开福寺路。
原址原貌保护
1开福寺
恢复清代规模,复现紫微山、碧浪湖和会春园等景。
2鸳鸯井
(1)地理位置:位于幸福桥118号。
(2)现存状况:现已废弃作宿舍单车棚。
(3)历史沿革:此井原是开福寺十六景之一。因为二井眼较大,并列俨如一对佳偶,故称鸳鸯井。
(4)价值评估:此井可结合开福寺的保护开发利用,而且根据资料此井虽深不及人高,但水流如涌,四季不涸,尤其是它的传说早已家喻户晓,人们常以饮一口鸳鸯井水作生活中的一种美好享受。
(5)利用意向:开福寺景观之一。
3任理卿公馆
(1)地理位置:位于文昌阁十间头68号。
(2)保存现状:二层楼房,平面呈凹形,木楼梯,木楼板,一进三开间,两侧厢房起翘。
(3)历史沿革:原为任弼时同志叔父任理卿于抗战胜利后建,现由任弼时同志胞妹任培辰、单先麟夫妇居住。
(4)价值评估:任理卿,任弼时叔父,曾任上海恒丰纱厂厂长,营救过任弼时同志,解放后任原纺织部司长。
(5)利用意向:挂牌保护。                                      
4凤嘴
凤嘴为开福寺十六景之一,其北端浏阳河入湘江口处落刀嘴,传为关羽落刀处,河口有龙洲,可辟为旅游景区。
5.新河
新河为朱基曾伯祖父朱昌琳捐资13万两白银而修,今旧河道尚存,拟修复通舟,成为长沙新的旅游点。
嵌(立)碑纪念

1.十间头和丰火柴公司旧址
2.文昌阁明长沙县学宫遗址(今文昌阁小学)
3.三角塘东岳宫故址
4.熙宁街校经书院、广益学校故址
总顾问:谢建辉
顾问:刘耀杰 欧阳晓东 易肇沅
组长:陈先枢 赵一东
执笔:陈先枢 顾庆丰 梁小进 何旭红 杨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