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收藏]唱歌技巧练习 [知青公共频道奉献]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20260)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21:31 -- [公共收藏]唱歌技巧练习 [知青公共频道奉献] 唱歌技巧练习 10.声学基础篇4(转载) 11.浅谈唱歌 12.唱歌技巧的训练子课题 13.浅谈少儿学唱歌的几点体会 14.关于通俗唱法:
1..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25:17 -- 我想很多人都有些嗓子限制,就认为自己不适合唱歌等...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唱的非常棒的,就算嗓子很不好,也可以通过自我的锻炼逐渐培养出来的.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27:09 -- 歌唱训练内容
声乐训练有完整、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它包括: 1、呼吸的训练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有优美悦耳的歌声。一切声音表演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克拉克在《论呼吸》中主张: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适当的呼吸。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生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我国传统声乐论著中说:“气者,音之师也。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也说明了中外古今的歌唱者都十分重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呼吸,首先要了解呼吸的方法。呼吸的方法有三种: (1)上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用上胸控制呼吸的方法。它吸气量少而浅,仅及肺上部,易造成喉头与颈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发出逼紧、干瘪、缺乏弹性的直声。这类现象在初学者特别是业余歌唱者身上较为多见。这是一种需要纠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依靠软肋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它吸气比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声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并出现音偏低的现象。 (3)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有许多优点。它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有节制,能储存较多的气,有明显的呼吸支点,使音域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 懂得了呼吸方法还不行,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达到歌唱时运用自如。现在常用的有两种练习方法。 快吸慢呼:这种呼吸法,是歌唱时最常用的一种。应该经常练习。具体作法是: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想像一位久别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喊叫出来,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缓缓呼出。这时横膈膜有力地起着支持作用。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29:19 -- 音乐是一种声音,要想精通音乐的录制和缩混,必须先了解“声音”的一些特性。 人耳能接收声音的频率是:20Hz-20kHz。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频率越高,被吸收的能量越大,频率越低,则被吸收的越少。所以高频声波往往传不远,而相比起来,低频声波则能传的远一些。了解了声音的本质,在混音的时候才可以更真实的还原它。
一般音乐的频率范围大致在40HZ-----15KHZ之间;人说话的频率范围大致在100HZ-----8KHZ之间。声音的频率越高,其音高也就越高,声音的频率是决定音高的唯一因素。一般电话中人声的有效频率范围只在200-----3000HZ之间,利用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通过调节频率均衡,来模拟电话里的人声效果。 频谱是区分不同乐器的依据。 每中乐器出来的谐波的分布形状和幅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的耳朵才能很快的分辨不同的乐器声音。人耳对于声音听觉的感受有三个基本要素:音高,大小(响度),音色。 它们分别是由声音的基频,声压级,及频谱分布情况决定的。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31:20 -- (之一)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32:59 -- 声乐的基本功,除了声音技巧、歌唱语言、表现能力的严格训练等,还需要学习视唱练耳、民族音乐、音乐史、音乐理论、钢琴等必修基础课程。对青年歌唱演员来说,决不要满足于个人初步的点滴成就,更不应把歌唱视为轻而易举的事,而应使自己具有较扎实较广泛的基础,这才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声乐的发声体是长在人体内的生理器官,它不是乐器厂出产的成品,不经过训练,就不可能成为一件优良乐器。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循序渐进的严格训练,我们的发声器官才能具有适应演唱各种风格、内容、形式的曲目的能力。好的演唱,除了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声音技巧运用自如。一首音域宽、句式长、力度大、感情炽热、强弱和音色变化大的歌曲,如果演唱者缺乏自如地运用声音的能力,必然会破坏原作的完整性。即使演唱一首音域不大、句式不长、内容优美、曲式活泼的小曲,如果声音缺乏训练,也同样不能很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诚然,发声技巧只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但它在歌唱艺术中,却具有独特的作用。 西洋唱法可以吸取的一点就是它的发声方法。经过一定时期的正确训练,它可使人的声音变得圆润、洪亮、统一,有共鸣,能有“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域。而且歌唱时高音不是刺耳的尖叫,低音也不是强压硬“挤”,而是靠训练有素的良好的技术方法自如地“唱”出来的,这种声音是富有表现力的。 因此,对专业歌唱演员来说,基本功的训练是极端重要的,而且一定要精益求精。 大量学习中外声乐文献 在声乐训练中,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就应该不断扩大自己的演唱曲目,学习一定数量的音乐文献。经典的中外音乐文献都有一定的规格(内容、风格、速度、句法、段落、高潮等艺术处理),学习、掌握、分析研究并演唱这些经典文献中的规格,是学生在具备一定声音技巧后必须十分重视和努力的。在接触不同中外文献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到不同时期不同声乐品种、流派的艺术风格,掌握不同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更重要的,是在涉猎和演唱大量文献中增长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 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期间基本功训练与声乐文献学习的关系,我认为,教师和学生重视基本功训练是应该的,但决不能忽视对声乐文献的学习,这两者皆不可偏废。过于强调基本功,易养成重技术轻艺术的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练好发声技术,是为艺术地表现歌曲内容服务的,并且通过演唱一些声乐作品还可以促进基本功的提高。因此,基础训练与文献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献的选择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声音条件和接受能力因人而异。教师在每个学期或学年的开始,都应在为每位学生制订教学计划时,选定适合该学员发展的各类曲目和曲目的数量(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作适当的调整)。如果每个学期或学年曲目学得太少,教师一味强调少而精,实际上就会妨碍学生的学习进度。所以,一定要重视曲目的数量。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学习的曲目多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量中求质的教学效果,反过来,有了质,量才会有意义。人们常说要提高质量这句话,可见质与量本来就是不可完全分离的,而是紧密相依的关系。 在实践中摸索正确的学习方法 声乐是一门艺术,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原则和科学性。但人在歌唱时有关器官的活动,不能进行明确无误的人体解剖,把发声器官的活动规律弄得一清二楚。因此,声乐学习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尤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现象,不断发生新情况,如心理的、生理的、性格的、领悟能力的、文化素质的、学习态度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影响学习进度。教师只能在“教中学”,不断探索、钻研出新的办法,去适应新的情况,去解决新的问题。往往很多声乐教学论著中写在纸上的东西不能代替教学实践,真理只能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因此,教师与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例,共同摸索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取得进步,获得很大收获。 而学生除在课上直接接受教师指导并能较好完成课上作业外,教师也应该根据其能力,鼓励学生在课下独立自主地选择一些自己喜爱且程度适宜的作品自学,或作为浏览曲目试唱。这样做,既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加强其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演唱作品及理解作品的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逐渐培养和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艺术贵在独创。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必须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个性,具备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演唱风格。因此,我们主张在理解和掌握中外声乐文献曲目规格的前提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及对作品的理解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使演唱具有自己的风格。但这种创造性一定要在尊重作品原有规格的基础上发挥。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但不能提倡对别人的简单模仿。应该在学习、借鉴前辈及他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和自身的条件、特点,培养和创造出自己的演唱风格来。 总之,“艺无止境”,声乐学习也是学习一种艺术,同样是没有止境的。不管是学哪种唱法的,应该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自信、自立、自强,这种意识与个性,对我后来所走的生活道路,在某种程度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喻宜萱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34:04 -- 空气有肺部出发,经过气管使声带产生波,再通过喉,咽,口,鼻各腔获得共鸣,完成发声.在此过程中,此三个过程的差异决定了发音的情形,但在发各种不同音高,不同音色时,他们之间的配合也是不同的.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35:21 -- 响度是人耳对于声音大小,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大小主要依赖于声压,但也和声音的频率和波形有关。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唱片工业”这个名词吧,既然是工业就一定有其产品标准,一张音乐CD如果没有足够的响度,就不合乎唱片工业的标准,属于伪劣产品,属于次品,甚至属于废品!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响度而无所顾忌的提升,最终造成的损失就是音乐的动态起伏减少,音乐失去层次,清晰度下降。这样的唱片即使响度很大,也是伪劣产品,也是次品,也是废品!! 所以,追求大响度和追求动态起伏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点。 有一个定理务必要清楚:人耳对于声压级相同而处于不同频率段的声音,感受到的响度是不一样的。 不同频率段影响人耳感受响度的规律是这样的: 1。在频率值f=1000 HZ的点上,响度值与对应声压级的值相等。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36:13 --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3/5 11:38:27 -- 10.声学基础篇4(转载) 动态和分贝: 所谓动态,是指音响系统重放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静态时系统噪声输出功率之比的对数值,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动态范围”,单位为分贝(dB)。 动态范围和大家录音时所采用的比特率是紧密相关的,数码录音一般使用的是16比特,20比特或24比特制作音乐。用16比特录音时,其动态范围是96dB,这只是可以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已。 我们采用24比特录音时理论上可以做到144dB的动态范围,不过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大家使用的任何设备都会产生噪音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至少24比特在现阶段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当比特率增加了1比特(bit)时,动态范围就增加6分贝(dB)。比特率和采样频率一样,比特率越高,越能细致地反映乐曲的强弱变化。这里还要讲一下采样频率,采样频率与声音本身的频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混淆。采样频率是指每秒钟对音频信号的采样次数。单位时间内采样次数越多,即采样频率越高,数字信号就越接近原声。 而声音的频率是声音波形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采样频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就能把以数字表达的声音还原成原来的两倍,做到无损数字化。 分贝: 所谓分贝,就是衡量信号增益和衰减的单位。也是表示声源的声压级的单位。 贝尔是两个功率的对数。比如说,你有一个放大器,信号功率在输入时是1w,输出时是2w,贝尔就等于Lg(2w/1w)=0.30103,为了使此测量声级较方便的表示,就把它转换成分贝了(即十分之一贝尔),也就是1贝尔等于10分贝(dB)。 我们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每增加3dB时,功率等于增加一倍。例如,一个人在平时正常说话时,大约为74dB,当两个人同时说话时,就是77dB了(两个人比一个人多了一倍,相当于功率增加一倍)。 我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刚刚可以听到的轻微的呼吸声为0dB,人们所能承受的声压级是120dB(如雷声,火车鸣笛声和进距离的汽车喇叭声),当声压级大于120dB时,大部分人都会感到不舒适,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繁华的街道一般为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