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原创与视频]★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19029)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17:38:20 -- [原创与视频]★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17:42:05 -- [原创] ★我的九十一岁的母亲 --sz_yxf★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18:01:52 -- ★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19:42:39 -- ★[原创与视频]★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我的“军统”父亲 http://2006.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ID=108&page=1 采访手记之一 --枫林过客 只要稍微熟悉一点中国历史的人就会了解,简称“军统”的全称叫中国国民党革命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历史上,这二个字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无一例外地都与暗杀、绑架、血腥等字眼相连,让人感到一种谈虎色变的恐怖。记忆中,特别是解放后那段极左的日子,如果哪个人哪个家庭沾上了这二个字,那可是不得了,“杀、关、管、逃”几个字将窒息你,你的全家必定是坠入十八层黑暗地狱的主儿,那直叫你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我在负气时想:全中国芸芸众生数亿,行业三百六十行,风水车轮转,总不该让我的家庭摊上有这么个“职业”的人吧。偏偏“军统”这二个字,如同于今中了五百万元体彩大奖那样,一下子砸到了我父亲的头上。而且,到国民党政权树倒猢狲散,人民迎来解放艳阳天的时候,我父亲居然在这个“职业”上“混”成了军统少将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19:46:04 -- [原创与视频]★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谨以此献给我亲爱的外婆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20:10:15 -- [原创与视频]★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20:17:02 -- [原创与视频]★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下车之后,我立即上了去黔阳的汽车。车到黔阳,天己暗了下来。凭着记忆,我找到了父亲的安葬之地。那是一个山坡,路非常的滑,天在下着毛毛细雨。待我爬到山坡上时,已经什么也看不清了。我擦亮火柴寻找,一盒火柴用完,也没有找到父亲的坟墓。只好下了山。在山下,我敲开一家农户,向他说了我的情况,那家农民兄弟十分同情,便嘱咐他的儿子,一个十二三岁的仔崽,提着马灯,领着我再一次上了山。我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坟墓。我站立在父亲的坟墓前,那一会儿,真是百感交集。
父亲是个高级采矿工程师,对采矿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许正是这个原故,才被省冶金局和黔阳专署邀请,带一个安全技术工作小组,赴湘西各中小型矿山帮助工作。工作中途,父亲就感到心脏不适,去常德做了一次体检,才发觉血压偏高。但工作未有完成,且能半途而废?他又回到黔阳,带病工作。不幸在工作刚刚告一段落时,倒下了。他倒在黔阳的邮政局里。那之前,他正向省冶金局汇报工作,电报稿还未撰写完毕,心脏突然梗塞,因脑溢血而仙逝。那个日子,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那是一九六零年六月二十日。
此后,便是漫长的苦日子。那种日子,连肚皮都填不饱,加之家庭几乎没有了收入,全靠国家发的那几百元的抚恤金免强度日。苦日子刚过,我就下了乡。一去,就是十五年。回到城中,工作长时间没有着落。加之弟妹六人之中,竟有三人当了知青。自然也就无法去黔阳父亲坟墓前去祭扫了。
我站在那片山坡之上,面对父亲的坟茔,心情沉重。父亲,为儿的来晚了。二十年了,为儿的才来你的墓前悼念,让你一个人孤苦伶仃在这偏远的湘西山中独自长眠。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实在是对不起你了!我的心,在这样默念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真的后悔那一年没有将父亲的遗体带回到长沙,不然,父亲何至于一个人独处在这大山之中?
其实,父亲去世的第二天,省冶金局就派车将我们送到了黔阳。并且承诺,由地区派专车将父亲的遗体运往长沙安葬。但是,一到地区,我们就听工作组的同志们说,父亲常常和他谈起他非常喜欢这个偏远的山城。就在临终前的那个晚上,他仍然说,他退了休,倒是非常想到这个山城来安度晚年的。这也许就是父亲临终的遗嘱?母亲将最后的决断权交给了我,思索良久,我才做出了决定,就按照父亲的意愿,将他安葬在这座古老的湘西山城。没有想到,就是因为我的那个决定,父亲一个人就在孤寂之中,过了二十多年。
现在看来,父亲安息之地,虽是偏远,但却宁静,那是一个绝妙的坟山墓地,没有市声喧哗,没有烟尘污染。坟地,背靠青山,坟前,片片田园。些许农舍,常年青烟袅袅。辛劳一生,能寻找到这样的一块清净之地,足可以高枕而无忧了。这样一想,我的心中,也就有了些许的安慰。
前几年,弟妹曾提出要将父亲遗骸迁葬长沙,但母亲却不同意。她说,这么多年来,世道变幻莫测,过苦日子、知青下乡、文化大革命,我们一家人,经历了多少磨难,但都平平安安,那都是父亲魂灵在暗中保佑。大家听了,想想也对,便打消了那个迁坟的念头。现在我的父亲依然安息在那个宁静的山城,那是他非常喜欢的古老的湘西山城。只是他再也不会感到孤独,每年的清明,总有儿孙们为他带去鲜花、祭品、慰藉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20:46:25 -- [原创与视频]★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19 20:54:24 -- [原创与视频]★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知青公共频道特别奉献] 这是一组母子间的往返函电,时值1972年底。 母亲孙仲珍,北京人,1957年调湖南省话剧团任台词教师,携幼子孙卓南下定居于举目无亲的长沙。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至“文革”爆发。已在湖南省艺术学校话剧科退休的孙仲珍,因已故丈夫的历史问题被“专政”,于1969年被强行迁往省“五.七”总校汉寿县清水坝分校,成为省会文艺界唯一一位在民政部门拿着退休金却被“专政”的对象。儿子孙卓系长沙市一中初中66届毕业生,亦于同期下放到沅江县黄茅洲区插队。至此,母子二人已失去共同栖身的家园,虽相互牵挂,却难得一见。1972年底,孙卓被抽调到临时组成的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赶排节目,准备参加县里的会演,并已得到可靠消息,知道自己是县文工团重点关注的对象,极有可能被招收为专业演员。这在当时无疑是解决生活出路的最好途径,然而就在此时,留在生产队的同学,紧急通知他,母亲发来病重的告急信…… 亲爱的卓儿: 还是11月7号,我从益阳回到干校时,接得你11月2号从队上给我寄出的信。第二天,我又匆匆忙忙跑到长沙去了,21号又到了广州,今天是28号了。我们这双可怜的母子一直没有联系过!我不知道你现在在什么地方,所以只好还把信寄到队上了。 事情实在太出意外——11月2号晚, 我突如其来地阴道流血,我知道问题严重,第二天就找袁医生,他说:“这必须检查才能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又说:“明天有车去长沙,你可以搭车先到益阳去检查一下。”第二天我却没能上车,因为东西、人太多了。那几天又阴雨连绵,直到7号转晴后,我才搭客车到了益阳。 在地区医院做了个“抹片”检查,结论是:“抹片发现可疑癌细胞”。当天我就返回干校了,连夜办好一切转院长沙的手续,第二天早晨干校派了一部拖拉机把我送到太子庙,当天下午三点多到了长沙,住在解放路解放旅社。第二天就在附一院做了“抹片”和“切片”检查,结论是“宫颈乳嘴状鳞癌二级”。我虽坚决要求做切除手术,但量血压和胸透的结果,认为无法进行切除手术,又因宫颈口已经紧闭,不能放镭,只能放钴,但湖南还没有钴的设备,建议转外地治疗。 当晚我向干校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汇报了详细经过。 第二天二连的陈松藩和政工组的张树林一同赶到了长沙,陈是给我送棉衣裤和连部的信,张则是专门为我跑转省治疗关系的。张树林天天顶风冒雨为我跑总校、省卫生厅,陈松藩就为我跑钱的问题(结果是总校先借给四百元现款,将来再由干校拨还总校,我回去实报实销)。 直到11月19号二连一排长伍大远才奉命到了长沙,把张、陈跑好的事接了过来。20号半夜,我们离开长沙,21号下午一点多到了广州。 22号就在省卫生厅指定的华南肿瘤医院挂号检查了,经医生会诊之后,认为可以做切除手术,只是血压高了,要先平一平看。吃了他们一个礼拜的各种药物的结果,基本稳定在168度和84度左右。 现已在中山医学院的附属二院妇科登记上了(这儿比肿瘤医院的床位要快些),预计十天之内可以开刀了。当然彻底切除掉是最省事的好办法,但是我们也应该做两手的打算——也有可能发生意外的病变。所以我应该把几件要紧的事情告诉你: 我本来不打算扰乱你争取对自己“出路”的布署,所以一推再推,到今天才写信给你,我的心情,你该能谅解。 在不妨碍你的前途的条件下,可以来广州看我。来前应该先到长沙,在刘达年处(岳麓书院26号房)取钥匙,我把开箱子的钥匙、退休证、私章都放在她那里,因为从73年起我将请她代我在岳麓区领取退休工资了,并且我在临走前在朱凡处借了一百元,也由刘达年在元、二月份的工资中分期归还。 11.26写 咱们的全部存款单及粮票90斤,还都放在白皮箱里,夹在你那件棉猴的风帽里。现在我不再打算让你先到干校为我拿什么衣物,因为后天(12月4 号)我就要进医院去做手术了。等你接到这封信,如果顺利,我可能已经好了,如果不幸发生什么变故,也许我已经不在人间。这一切的一切,我必须先向你交待清楚,当然,你放心,我有自信能战胜这场即将临头的灾难,不过也应该做好这份以备万一的交待啊! 如果你能够抽出身来广州看我的话,必须带上来广州侍奉母病的证明,否则你是寸步难行的。广州的住处可难找到,如果你来了,最好先找到我,万一咱娘儿俩联系不上,你须要住旅店的话,那就必须先在火车站旁边的“旅客住宿介绍站”去排队登记,由他分配你的住所。 如果你来时我还没出院,就到中山医学院附属二院妇科来找,这个医院在仁济路。下了火车最好到车站对面的三轮车登记站排队买三轮车票(最多四五角钱),坐汽车虽然便宜,只要毛把钱,但是麻烦得多,因为路数很多,难以搞清楚,说话又不懂,不如坐三轮。 12.2写 …… 咱们就先谈到这儿,因为我还要给大姨、四姨各写一封有备无患的“托孤”信——以备我万一发生不幸,就请她们每人每月负担你几块钱的生活零用钱。这也是事出无奈,如果你能分配个正式工作了,实在用不着她们再接济你了,再去信谢绝就是了。你也应该谦虚亲切以诚相待她们。至于咱们的那几个可怜的存款,看来是不只无法增多了,而且必须还要消耗掉一部分。如:万一我过不了今年,那73年用元、二月的薪资归还人家朱凡的事就办不到了,只好由你用咱们的存款来还了。余下的你不应该多浪费一元,把它们尽量留下来,以备你将来安家生子时用。 现在再总着对你交待一下: 1.刘达年处存有钥匙一串,活期存折一个, 还有退休证和私章。万一不幸,你可拿着到岳麓区革委会民政组领取我的埋葬费50元。 2.甘强华处存有我的棉衣、裤一套, 粮票和币若干(粮约20斤左右)。 3.干校的东西仍然全部留在那里, 你必须找甘文和陈文香,我托她俩代我收捡的。 4.我叫大姨直接寄你一条新棉絮, 她是为我们做了两条,若我不在了,你就写信叫她把为我做的那条也寄给你吧。 5.你去干校搬东西时, 可以找找这次送我来广州的伍大远。我和他十多天的相处,关系十分融洽。临分手时,我托他帮助你找车搬家的。他答应得十分爽快,那是个热心人。 最后还要说一件重要的事——我已经做好了万一的准备,即我若死掉,决心献给中山医学院肿瘤病理研究科去解剖,充当他们的研究标本。这样一则少去你许多处理尸体的麻烦,又可以对病理研究多少有些用处,岂不一举两得。你不要难过,这是我自己愿意的。 12.3写 今天十分顺利地进入医院了,原来这个医院是全国第一流的大医院,特别是港澳回国治病的人最多。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很好,没有陪人的重病号,护士都是屎呀尿的全管,并且喂水喂饭什么的都肯帮忙。 医疗水平尤其好,我的隔壁有个老太太,大约也有60上下了,心脏病相当严重,人家也敢给开刀破腹切除子宫。而且一周就能下地自己打开水、洗脸什么的了。大家都说我不像个60多岁的人,至多看成50来岁,又说我精神饱满不像有什么病的人,保证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不管怎样吧,反正咱们已经做有两手打算,大不了一死,每个人总免不了死一回啊。所以我的精神确实饱满而乐观,这对我战胜病魔是有好处的。希望你也不用紧张,在不妨碍你的前途的条件下,可以来广州探望我。你应该等我得出结果后再定行程,我的意思是往后推的好。一则你可以参加全部的会演,再则广州三月就有新鲜荔枝吃了。哦,这儿的头等大香蕉才0.16元一斤,我足吃,所以血压大大地下降了。只希望你接信后,就给我来信,寄:广州仁济路中山附二院住院部妇科病区384床。 再谈,祝你演出顺利!
妈 仲珍 草 72.12.4.
亲爱的妈妈: 我回队上看了您的信,是石觉超把我叫回来的。事已至此,叫我说什么呢?我只能告诉您,您的儿子的血管里沸腾的是您的血液,您能经得起的一切考验也同样吓不倒我。 我相信您那永不灭的乐观精神和上等的身体素质一定能再次战胜病魔!我盼望着您早日恢复健康。好妈妈!我们还要重新建设一个家庭,我们还要快乐地生活下去呢!是吗?妈妈!我们憧憬着的一切都会实现的,就连死神也不会忍心夺走您晚年的幸福的。您走过那样漫长的崎岖的道路,难道现在还不该让您的儿孙们搀扶着您在坦平的大路上散散步吗?妈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暂时不能来,会演将在 照您来信所说,现在您早已开了刀了。我坚信您也像您隔壁的那位老太太一样下地走路了!如果您还没有动手术或是准备动手术,就马上通知我,我会克服一切困难来看您的。无论如何,您要赶快写封信来,不能写也要托人写几句话来。作儿子的心虽比不上母亲千分之一,但也还是充满着爱的,您一定知道我多么着急啊! 如果已经出了意外(那么您也看不到这封信了),我也要说:放心吧,好妈妈!小儿子忘不了您生育抚养的恩情,我知道您花在我身上的心血比任何一个母亲花在任何一个子女身上的都要多。我会象一个真正的人,象您的儿子一样生活下去的!不!这是不会的!我只是说:万一。 您嘱咐的事儿我全记下了,您放心吧! 我给您发了一封电报。 会演一完我马上来广州,大概在年初吧。 我不多写了,您知道我是不写长信的,哪怕是现在。 祝您 微笑着读完我的信! 您的小儿子 12.12.
第一封电报发出于
第二封电报发出于 第三封电报发出于 孙卓终于放弃参加会演以便被招收进县文工团的机会,赶赴广州。他 孙仲珍活到1991年,享年84岁。届时孙卓已经在湖南电视台工作多年,从事电视剧编剧且小有成就,代表作有:《走向远方》、《铁牛镇》、《汉武帝》等。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25 2:17:37 -- ★约稿《知青的父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