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视频]帝国商行(系列片)(探索·发现2006-97)[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17679)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3 13:19:19 -- [视频]帝国商行(系列片)(探索·发现2006-97)[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帝国商行(一)(探索·发现2006-97) 中国历史上的“广东十三行”,几乎不为今人所知。 这个在人们的历史观中被严重忽视的商人群体,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国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当大清国不得不向外面的世界推开禁闭已久的朱红大门的一丝门缝时,他们就成了掌管这道缝隙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那时,这些中国商人被西方世界认为是18世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开启的帝国南门 在18世纪的南中国海,当时的人们会看到海面上航行的17世纪最先进的三桅帆船,它们从欧洲出发,要经过一年的航行... 中央十套-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 12:00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3 13:20:32 -- 帝国商行(二)(探索·发现2006-98) 1840年6月,英国东方远征军到达珠江口外,鸦片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骤然而至,对英国却是蓄谋已久。人们不禁要问:200年的通商贸易为何彼此要以兵戎相见呢?17、18世纪东方贸易中心的群体、广东的十三行何以变成了19世纪中西关系危机的焦点?富庶天下的行商家族,为什么会骤然倒塌呢? 落日挽歌 英国人来华之始便布满了杀气。 18世纪初始,英国在华贸易已超过其它各国的总和,对广州的通商条件,英国人十分敏感。 英国来华船只与日俱增,对华贸易在不断扩大,而... 中央十套-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 13:30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3 13:23:22 -- 帝国商行(三)(探索·发现2006-99) 2001年的千年之交,《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在“纵横一千年”专辑中,统计了上一个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他们大多都是世界各国的豪门望族。名单中有6个中国人的名字,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和宋子文,无论数据是否准确,但他们都代表了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巨富。 在这些人中,除伍秉鉴外,其他5人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于他们的列入,我们似乎也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唯独这位伍秉鉴我们却知之甚少,他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被列入世界巨富的行列呢? 世界... 中央十套-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 19:30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2/3 13:24:29 -- 帝国商行(四)(探索·发现2006-100) 2006年,一艘重建的古商船瑞典的新“哥德堡”号,将经过一年的航行,再次前往它的前任200多年前的航行目的地——中国的广州。 这次航行之所以会引起全球的关注,是因为它让整个世界又重新回忆起200多年前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对华贸易历史,而那艘200多年前的“哥德堡”号则完全可以称之为传奇的代名词。 西来欧风 从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在整个欧洲迅速的发展起来,但与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相比,地处北欧的瑞典发展则相对较慢。直到18世纪,瑞典才组织了自己的东印度公司,... 中央十套-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