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湖南知青艺术团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76) ---- 荷花奖半决赛第二场:精彩再续 尽现民族风韵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76&id=45210) |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7/11/5 13:07:36 -- 荷花奖半决赛第二场:精彩再续 尽现民族风韵 荷花奖半决赛第二场:精彩再续 尽现民族风韵 安徽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瞧,这帮鼓架子》 11月4日晚,大地之舞杯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第二场半决赛隆重开赛,来自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9支舞蹈展开角逐,最终,由安徽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带来的《瞧,这帮鼓架子》以9.530分奠定今晚榜首位置。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彝鹰涅磐》 贵州省歌舞团《春暖花开》 云南省歌舞剧院《红腰箍》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独舞《彝鹰涅磐》首个登场,彝族的鹰,挥展大翅,自由翱翔,表现了彝族人们像鹰一样茁壮成长的历程。贵州省首个参赛舞蹈——《春暖花开》,以其精美的苗族服饰,欢快的舞蹈韵味,表现了苗族姑娘们的少女童趣。轻快、炽热的锦鸡形象,生动地表演出来了。彩云之南,选送的舞蹈《红腰箍》以其甜美流畅舒缓的韵律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动旋律,舞姿令人赞叹,让观众看到如痴如醉,展现对生活的热爱,心灵手巧,创造生活。 云南省歌舞剧院《跳菜》 在本场比赛中有了个评委评分最为争议的一个舞蹈——《跳菜》,两个评委的分数有很大差距。在现场引起一阵讨论,给出最高分的罗斌认为,该舞蹈用民俗的结构体现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创作的空间。而给出最低分的评委王举认为,该舞蹈虽然注重原生态,但在加工的时候,丢弃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似乎像是在表演杂技。 荣登本场榜首的《瞧,这帮鼓架子》独具地方特色,刻画了男子的阳刚之美。其独特的编排、丰富的表情、高超的舞艺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据了解,该舞蹈是整个荷花奖大赛中唯一一个县级节目,演员们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说,为了传承花鼓艺术,使花鼓艺术走得更宽更远,他们坐了40多个小时的汽车来到贵阳,在对贵阳天气不适应,打吊针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演出。这份对舞蹈事业的热爱赢得在场观众的尊重和感动。 明晚,大赛半决赛第三场11支舞蹈队将继续展开角逐。 |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7/11/6 23:08:13 -- 瞧!就是这帮鼓架子演绎了精彩的舞蹈生活 瞧!就是这帮鼓架子演绎了精彩的舞蹈生活 瞧,就是这帮汉子,给我们演绎了精彩的舞蹈生活。 这个舞蹈首先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在本台比赛的两个"唯一",舞台上唯一没有女演员的群舞,唯一的一个县级的文艺团体.给整个舞台增添了无限的风采,真正的让我们瞧瞧这帮汉子的舞姿了。 《瞧!这帮鼓架子》表达了生活在淮河边上的汉子的粗犷的性格。首先的花鼓作为农村人自娱自乐的生活娱乐方式。在后来的艺术空间里发展成为舞台表演的艺术,可以说是花鼓的一次飞跃,这也是安徽凤台特有的民族民间活动。 从舞蹈的音乐来说,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可以说是原生态的吧。这是国家一级作曲家,享受政府津贴的晨见所作,恢弘而又不失欢快,豪放而又具有柔情。 从安徽省花灯艺术团的队员得之:“这个舞蹈是反映农民丰收的欢乐气氛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了唢呐和花鼓的伴奏,是一种在田间地头的舞蹈艺术,现在走上了舞台,我们是很高兴的。” 舞蹈领队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在淮河边上长大的孩子,性格是与在其他地方生长的有所不同,我们整个舞蹈的表现就是欢乐和豪放。所以才叫《瞧!这帮鼓架子》,我们是李白诗中的豪放派。”《瞧!这帮鼓架子》在半决赛第二场比赛中,获得9.530的全场最高分,向决赛发起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