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公告 活动 通知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74)
---- [公告]请大家都来为“湖知网网文选”选书名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74&id=39235)
|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9/4 10:52:56
-- [公告]请大家都来为“湖知网网文选”选书名
请大家都来为“湖知网网文选”选书名 编辑出版湖知网网文选是我们广大网友高度关注的一件大好事。经过编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文稿初选已经就绪,复选正在进行。为文集定名,继而作封面与装帧设计已成为迫不及待的任务。 从初选结果看,收集的文章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质量不错。所涉及的题材既有上山下乡的回忆、有回城立业的记叙、也有夕阳生活的描述、还有其他方面的感言。因此,要敲定一个既能涵盖全部内容、又能体现知青情结、还能不落俗套的书名,很有必要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大家的高见。 为了抛砖引玉,同时避免扯得太散,编委们七嘴八舌拟出了五个候选书名,以供大家商榷讨论。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局限于这五个,如有更好的创意,欢迎馈璧赠珠。 编委会初拟的候选书名依次为: 1、《无花果》 ---无花果是种落叶小乔木,花为淡红色,生在花托内,外面很难看见,果实由肉质的花托形成,味甜可食,也可入药。 曾为知青的我们,青春之花并未自由绽放,但我们并没有消沉,仍坚持在各种困境中拚博,虽未开花,依然结果。其中湖知网文集就是我们在精神家园中辛勤耕耘的成果。 这份精神之果,不仅其味可品,而且能成为治疗失忆症的良药。 2、《秋意从容》(或:《秋意也从容》) 经历了炎炎夏日的闷热和狂燥之后,我们进入了人生的秋季。 经夏入秋,落叶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我们也变得步履从容,心态平和。 重温系在遥远村落的梦境,品味时光将苦难酿成的老酒,我们更加陶醉于秋之神韵。 3、《涛声》(或:《涛声依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被无端卷入汹涌的政治浪潮,铺天盖地的浪涛拍击着我们的身躯,也翻腾在我们心上。 经受了那段空前绝后的历练之后,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我们都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的激情始终在心海中扬起波涛。 今天,迈步在夕阳下的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湖和网,一同回首往昔,相互倾听心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何况心涛之声乎? 4、《路》 我们知青这辈人,正好撞上了中国历史的大变局,短短几十年,政治运动接踵而至,厄运幸运交替而来,我们居然走过了人类历史上至少要几百年才可能出现的曲折道路。 一路走来,我们饱经风霜雨雪,遍尝苦辣酸甜,既有落寞惆怅,也有兴高彩烈。 走到今天,已是晚霞似锦,残阳如血,但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路还在脚下延伸。但愿一路笑语,边走边唱,携手前行。 5、《守望星光》 山野溪畔,禾场陇头,曾经年轻的我们常常守望夜空,希翼昏冥天幕闪现点点星光。 繁星闪烁,夜空斑斓,虽不时有流星陨落,但走出风雨的我们,相约网海,执着守望,心中那一片璀璨星光,依旧在相伴前行。“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湖南知青网文选编缉委员会 2007年9月3日
|
-- 作者:ygch
-- 发布时间:2007/9/4 12:19:39
--
以上书名都有一定意境,但缺乏地域特色,哪个省的知青文集都可用,我拟定该书名为《洞庭潮》,洞庭,点明地域,潮,可象征为当年的下乡潮,后来的反城潮以及如今知青心灵深处的回忆之潮,反思之潮等等,供编委会参考,祝顺利!
|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9/4 12:41:54
--
<芙蓉晚霞>怎么样?湖南又称芙蓉国, 知青走过几十年风雨历程, 在晚霞似锦的的时候走进湖知网, 回忆往事,畅谈人生, 方能才思如泉涌,写出好文章。 因此,集结了文章之精华的选集, 就象晚霞一样精彩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
-- 作者:铁道人
-- 发布时间:2007/9/4 14:19:23
--
我认为叫《无花果》好!!!
|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9/4 19:26:54
--
这是乃广为湖南知青网文集设计的封面。乃广辛苦了!




|
-- 作者:新燕地毯
-- 发布时间:2007/9/4 22:19:27
--
希望就叫<<守望>>吧:
守望时代
守望青春
守望道德
守望传统
守望和平
守望和谐
守望儿女
守望家庭..........
|
-- 作者:八景山
-- 发布时间:2007/9/5 8:37:55
--
如果按李姐提供的封面2或4图,应选<路>.或,<晚春>
|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7/9/5 22:33:01
--
建议此帖在各栏目刊载.
|
-- 作者:深蓝
-- 发布时间:2007/9/5 23:31:48
--
受各位网友的感动,特别《秋意也从容》的启发,谈谈我对书名的外行看法。 我觉得书名可考虑为: 潇湘秋未寒 湖南知青网网络文章选
在“潇湘秋未寒”的语境中,潇湘一词可表达湖南知青的一些基本特质。 1-1地域特质: 潇湘泛指湖南地区。又是湘江别称之一。湘江绝大部分流经湖南。发源于本身南部山区蓝山县南九嶷山的潇水北流至永州汇入湘江。湘江邀资江、沅江和澧水,收大小支流无数,汇入洞庭湖出长江。其泛指的湖南地区,是湖南知青分布和故事最多的区域。 1-2.人格特制 《水注经:湘水》注:“潇者,水清深也”.湘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向北流动的江中最大最长的江,与资江、沅江、澧水,汇入洞庭。湘江北去:阿娜而不荡,矜持而不羁,执着而不偏狂;清可见鱼跃,宽可纳百川,深可藏蛟龙,长可达荆江。隐喻湖南知青的人格特质。 1-3。美学特质 “潇湘”一词透着一股湖南独有的南方典雅,深沉,沧桑和声韵。容易联想到“潇潇”,潇潇雨歇的壮怀激烈,白了少年头的空悲切,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壮烈,或者李清照《潇潇微雨闻孤馆》的苦闷。还有潇潇仙子的压抑,娥皇、女英投水的伤心、无奈。可联想到湖南知青独有的南国思绪和悲怆执着的意境美。
2秋未寒
当年知青,遭遇有别,各有千秋。把酒问秋天,南国秋未寒,却道:天凉好个秋。
文选的作者大都是在若干年后,面对那段知青历史以及自己和自己这代人在这段历史中的遭遇、角色,不可避免都会带有个人体验和认知的色彩,这毕竟比青春年少时要从容得多。北方的秋天开始寒冷,南方潇湘的秋天,已经有些凉意,却并不寒冷。我们追溯,追问,思考,警示的心未冷却,这种湖南人到老不弃的执着,显示着南国秋来的萧瑟、沧桑、也收获了成熟和厚重。可慰春夏,可告冬日。 3.加一个附标题:“湖南知青网网络文章选”使主标题的内涵外延明了,衬托呼应主标题。
4.书名“潇湘秋未寒”的特点:
(1) 对文集中网络文章涉及到的湖南知青的时空、人文背景等,涵盖面较广、较深,较有余地。
(2) 较有沧桑感,凝重感,历史感和执着感。
(3) 较有典雅感,韵律感,节奏感,不太落俗套。
仅供参考。聊以表达我的知青情结。谢谢阅读。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9/5 23:34:06
--
以下是引用铁道人在2007-9-4 14:19:23的发言: 我认为叫《无花果》好!!!
那确实!!!
|
-- 作者:纱帽山人了
-- 发布时间:2007/9/5 23:57:51
--
话说当年,如何?
|
-- 作者:老玩童
-- 发布时间:2007/9/6 8:07:03
--
李姐提供的封面很好,按2和4的图,我认为应选<路>或<夕阳红>为好.
|
-- 作者:飞山
-- 发布时间:2007/9/6 12:18:19
--
各位网友说得头头是道,我是一个外行的外行.但被 你们的热情和认真所感染,我也觉得有责任应该参与这样 有意义的讨论,因为这是我们大家的事.我也想说两句,说得 不好,请不要见笑. 我认为书名用"潇湘秋未寒",再用广哥的第二个图.不要 那个挑柴的人,就是那幅意境深远的2图,这样更让人有遐想 和思考的余地.....而且2图的颜色也很好.字体可以用那种 手写毛笔字的很活的那种. 我真的是外行,说也说不清,不知道你们看明白没有.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9/6 13:23:05
-- 友情参入复:(淮羽诸君)其实都不错 这个更喜欢...
1、《无花果》
2、《秋意从容》 (或:《秋意也从容》) 3、《涛声》(或:《涛声依旧》) 4、《路》
5、《守望星光》  6、《洞庭潮》 7、《话说当年》 8、《晚春》 9、《守望》 10、《路》 11、《夕阳红》 12、《潇湘秋未寒》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9/6 13:34:38
-- [讨论]
以下是引用飞山在2007-9-6 12:18:19的发言: 各位网友说得头头是道,我是一个外行的外行.但被 你们的热情和认真所感染,我也觉得有责任应该参与这样 有意义的讨论,因为这是我们大家的事.我也想说两句,说得 不好,请不要见笑. 我认为书名用"潇湘秋未寒",再用广哥的第二个图.不要 那个挑柴的人,就是那幅意境深远的2图,这样更让人有遐想 和思考的余地.....而且2图的颜色也很好.字体可以用那种 手写毛笔字的很活的那种. 我真的是外行,说也说不清,不知道你们看明白没有. 友情话感觉: 有景无人意不深... 2图可换人 不可省人啊...
|
-- 作者:马畔闲人
-- 发布时间:2007/9/6 17:12:47
--
深蓝的意见较有说服力! 乃广的第四幅画意境不错,但有点象北方山野?
|
-- 作者:深蓝
-- 发布时间:2007/9/6 19:00:39
--
书名“潇湘秋未寒”要表达的是: 湖南知青没有忘记当年知青岁月历炼中的酸甜苦辣;对那段历史以及此前此后事,他们不停地在追忆,在追问,在思考,在警示;在各自的条件下,用各自的方式生存,发展;承受着生活、创造着生活,寄托着希望。
|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7/9/6 20:54:55
--
我赞同书名用《路》。路,是没有尽头的,过去在走,现在在走,将来还要走。 图2中担柴的人,可能是平原地区的。我从大山里出来,在山里担柴,两边的柴是成“八”字形的,若两边的柴是竖的,会寸步难行,在茂密的森林里是很难出来的。这种苦我是曾经吃过的。禾担必须斜插下去,柴的上面就靠拢了。
|
-- 作者:tsy8012
-- 发布时间:2007/9/6 23:34:02
--
以下是引用飞山在2007-9-6 12:18:19的发言:
各位网友说得头头是道,我是一个外行的外行.但被 你们的热情和认真所感染,我也觉得有责任应该参与这样 有意义的讨论,因为这是我们大家的事.我也想说两句 我另外推荐两个名字: <高山流水>从地域直意山乡和湖区(山水相连),从情感联想知音(知青情结),从历史引伸空间(渊远流长). <下泥巴人>寓一群与大地打交道的"人",联想更为广阔深坠,一群从"炼狱"中走出来的人.
|
-- 作者:纱帽山人了
-- 发布时间:2007/9/7 0:22:10
--
知青春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