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怀化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70)
----  见识一哈么子喊“侃”(十)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70&id=42472)

--  作者:黑老怪
--  发布时间:2007/10/7 16:06:00

--  见识一哈么子喊“侃”(十)

转自《天涯杂谈》作者:咕咚法师

那远去的厨娘什么时候再来
  
  “橘生南方则为橘,生于北方则为枳”,古时人所谓的北,是指淮北,的确如此,过了淮河秦岭一线,南北的差异迥异。北边冷了,什么东西都坚硬强壮了,南边依然暖和,什么东西都细腻柔美。人如此,树如此,地如此,吃的也如此。
  
  南方的丸子,最有名的是清蒸蟹粉狮子头;北方的丸子,最有名的是红烧四喜欢丸子。
  
  说来也巧,这两道菜的菜龄差不多
  
  据传,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开科考试,各地学子纷纷涌至京城,其中就有张九龄。结果出来,衣着寒酸的张九龄中得头榜,皇帝赏识张九龄的才智,便将他招为驸马。当时张九龄的家乡正遭水灾,父母背井离乡,不知音信。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将父母接到京城。喜上加喜,张九龄让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菜端上来一看,是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张九龄询问菜的含意,聪明的厨师答道:“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了哈哈大笑,连连称赞,说:“‘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从那以后,逢有结婚等重大喜庆之事,宴席上必备此菜。
  
  还是唐朝,名将郇国公韦陡,精于饮食,时称“郇厨”。一日,郇国公宴请宾客,席上高朋满座。当拌有水陆奇珍的“葵花斩肉”上席时,只见巨大的肉丸子其状犹如雄狮子头,宾客无不叹为观止。郇国公一生戎马,战功彪炳。席间,众宾客劝酒说:“公应佩九头狮子帅印。”郇国公性起,举杯一饮而尽,说道:“为纪念今夕之会,葵花斩肉不如改为‘狮子头’。”郇国公一言九鼎,从此“葵花斩肉”改名“狮子头”,成为淮扬菜中的一道名菜。
  
  郇国,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那么山西临猗县原产地,而陕西长安就是四喜丸子的原产地,两者距离也不远。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在早先本是一道菜,只是叫法不同罢了。也属于“同根生的兄弟”了,只是后来,估计是北宋灭亡的时候,有人把这种食品制作方法带到了南方,在江南水土的滋润下,“狮子头”越发的滋润细腻。
  
  而四喜丸子,在北方变得坚硬、丑陋、俗气。首先是名字,“四”这是多遭人忌讳的字眼儿。古代人似乎不在乎“四”字,什么唐初四杰、四大美人等等,好象没什么反感,现在在福建一带对“四”也还比较喜欢,和他们“喜”的发音接近,是不是客家语言在宋的时候是北方方言?或就是北宋的官方语言?就类似现在的普通话?真的有可能。
  
  
  但四喜丸子没去南方,流落在北方,去南方的是“狮子头”,“喜”没留下,留下的是“死”,真晦气。
  
  再看制作:
  所谓红烧者,必少不了酱油,黑乎乎,而烧必要一定时间,否则就是炒或扒,为挺住长时间的烧,就必须要丸子坚硬,方法就是多加淀粉,以至剩馒头,剩米饭也可以(这不是泔水回收吗),就象沙子水泥凝固后一样的坚硬了。出锅上桌时这丸子要达到什么效果?要怎样的效果?您用筷子夹(尽情的夹,碎不了),在往嘴里送的过程,不小心掉了,掉到地板砖了。这时候您千万别着急弯腰去捡,只见丸子接触地板砖后会即刻反弹而起,从新跃到桌子上,乒乓球也不及它的稳健,网球也更无它的落地有声。那边的问:要是掉在土地上了怎么样?地下的蚯蚓会真诚地谢谢您,您也顺便当回野生动物爱护者吧。
  
  狮子头,必须清蒸,红烧的做法也有,我怎么看怎么象四喜丸子,不推荐。南方产蟹,自然要加些蟹籽,鲜活,平和,清鲜微甜是淮扬菜的特点,清蒸蟹粉狮子头是淮扬菜系的精品。一道充满妩媚的菜肴。
  
  淮扬一般指淮安、扬州、镇江一带。
  回溯中国烹饪的历史长河,千古菜系,除了鲁、川、粤外,就是惟一破例以省以下城市及区域称谓的淮扬菜系,又称维扬菜系,从命名也看出它的精巧和准确。淮扬一带是自古盛产美女的地方,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写“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十分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于是自然的让我想到了厨娘,可以这么说,淮扬菜制作高手绝对不应该是“厨汉”,应该是话语潺潺、举止如柳,面似桃花,指若春笋厨娘。
  是为妩媚:江南厨娘的手艺、秦淮歌女的助兴、小家碧玉的把盏、洞庭湖的蟹籽(团脐的)这些绝对不能少。
  
  清蒸蟹粉狮子头,选新鲜肥瘦(三比七)猪肉,绝不可用搅肉机,也不能用刀剁,要先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最后切成小肉丁。注意,一定是小肉丁,绝不要肉馅,大小和大头针的“头”相仿。然后加入蟹籽、糖、姜、葱、盐、黄酒、老抽和蛋清,然后搅拌。再这个过程中绝对不可加入淀粉,在制作狮子头时要手轻沾干淀粉,用手轻柔团和(这个动作老爷们儿怎么干的了,怎么能干成个样儿),使得狮子头只在表面有一薄层淀粉,里边全无淀粉及其他粮食,这样狮子头做完了。随后,有一种做法是下油锅稍微的炸一下,起到定型的作用,谬也!直接上锅蒸的才好。蒸前在碗底铺垫一层白菜叶(防止粘底),加高汤(制作方法已介绍过),盐少许(狮子头里已有盐),蒸好后把汤上的浮油用吸管吸去(小心别烫着),使碗里不见半点油迹。
  
  同志们、兄弟们、老少爷们儿们、三老四少、乡亲街坊们,这个过程看清楚了吗?猪肉小心地切细,轻轻团成肉球,嘴接吸管吸浮油……这一系列的操作,如果是通过一个大老爷们儿钢条般的手和花盆儿口般的嘴来完成,您还吃吗?
  只有她那微启的红唇,她的春笋般的手指(梁实秋说,没见春笋般一般的手指,说明你所见不广)才可制作这千年流芳的菜肴绝品。
  
  当这千年流传下来的菜肴绝品清蒸蟹粉狮子头放在你面前,请你不要凶猛地用筷子叉碎(用两根破木头棍子去叉碎柔软白嫩似酥胸般的……,说你没品位是客气的,其实你就是个流氓,是变态,是虐待狂一点不冤枉)。请您用白瓷羹勺舀了,慢慢地送入嘴里(别着急用你那锈钢铁般的牙齿,要用舌头反复玩味),玩味那鲜嫩软滑,特别是那口鼻中似有似无地淡淡的脂粉余香,羊脂般的滑腻。
  
  
  一次去一个很是样子的餐馆点菜,居然有清蒸蟹粉狮子头,朋友知道我爱吃,点了一个,正当美丽妖娆的服务小姐转身要走时,我问了一句:“做清蒸蟹粉狮子头的厨师是什么样子的?”
  “是个很有经验的老师傅,特级厨师。”
  “男的?老头?”
  “先生真会开玩笑,好厨师都是男的,都是老师傅。”
  “不要了,改红烧四喜欢丸子!”
  ……
  厨娘是越来越少了,美丽的厨娘似乎绝迹,秦淮河上吱吱的桨声没了,替代的是马达声,耶耶的丝竹声没了,替代的是CD了。
  
  大概是10年前吧,一个具有相当级别的烹饪比赛,也已经几乎是一水儿的爷们儿厨师了。后来引起了一阵骚动,冷拼组出现了一个绝对的厨娘,有茭白般的皮肤,春笋般的手指,她制作的冷拼白鸟朝凤,色彩艳丽,造型大气、布局舒展,旁观者一致认定冠军非她莫属了。
  说是白鸟朝凤,怎么可能100个鸟呢?她采取了写意的方式,用了7只鸟作为表示,很是恰当。最后评委一字出现在主席台,却宣布她被取消了比赛资格,原因是在她的无名指上发现了指甲油,食品卫生法禁止食品制作人员带首饰、化妆,更不可以涂抹指甲油,她触犯法律了。
  
  谁发现的呢?一定是有人告密,可这是事实无法挽回了,大家看着她制作的精美绝伦的冷拼,摇头叹惋着。
  
  随后,就是那我至今见过最幽雅的动作,她用涂有浅粉色、春笋般的手指,一个一个点着那七只小鸟,轻轻地说:“你们七个真好,那七个真不怎么样,……”
  这时人们恍然大悟,台上评委也个七个……
  娇艳的凤凰走啦,连头也不回地走了,所有的观众、参赛的厨师和鸟们为她闪开了一条通道,目送她的消失。
  
  
  “老婆,老婆……”
  “说,什么事说,怎么非得叫响了呀”
  “你说,晚上吃清蒸蟹粉狮子头怎么样?”
  老婆立刻从床上起来,激动地说:“行,我看行,拉单子,我采购,你做,好长时间没做了。”
  “我做?”我惊恐起来。
  “不你做,谁做呀?”
  “那改红烧四喜丸子吧。”
  “那采购你也代劳吧”
  全体失望。
  ……

又看了一遍,少了放了一样东西——荸荠!!罪过呀
  
  光惦记厨娘了,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