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过细
-- 发布时间:2007/8/26 0:49:23
-- [原创]"林飞燕"印象

儿子即将离家远行,让他带走点什么呢?我想带他去”林飞燕”去看看. 因为是在网上看到的地址,地址并不确切.我们从步行街往江边走,一直走到头都没有找到,只打电话问曾经去过的三人.电话那头三人告诉我:是在坡子街.我们又沿着坡子街往河边走.走过坡子街的石牌坊一点点,靠左手边的一条小巷,巷子口进去十米左右就是.准确地讲叫永远街108号. 点子不大,招牌黑底金字,也不大,所以不太打眼.店子三进,但总共也不过二十来平方米,只有最靠街的一进是给客人坐的.三张小方桌,只怕最多就是挤下十一.二个人. 已经是上午十点来钟,小店里依然是人来人往,站的,坐的.我和儿子只好坐在第二进也许是库房兼工作间的临时桌子边. 今天上午并不太热,但店老板很大方,依然开着空调,空气凉爽也就坐得住. 一边等候,我一边跟店老板聊天.原来,他们是李家两兄弟,1964年下放江永的两兄弟,七十年代才回城.十几年的再教育已使他们青春不再,回城安排的工作不太理想,而且微薄的工资也无法养家糊口.于是只好自己干.说来也巧,我的一个好朋友海燕姐姐也是他们的熟人!我一方面感叹世界之小,转来转去都是熟人,一方面又感谢知青岁月把我们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连系在一起. 说话间,馄饨端上来了.清亮的汤上面浮着星星点点油花,青白的葱米漂在其间点缀得整个碗面清清爽爽,不等凑近,香气就扑面而来.我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汤,轻轻地啅了一口.果然好汤! 善吃馄饨的人都知道,一碗馄饨好吃与否,汤是很重要的.现如今有人为了节约成本,省时间喜欢用汤料来兑制.兑出来的汤看起来浓,但吃起来却毫无肉味.这碗汤闻起来香,吃起来鲜.馄饨汤里的酸菜也有讲究,有放唯一菜的,有放干酸菜的,”林飞燕”显然是放的家制的腌酸菜,酸度适中,醇和.馄饨皮里也确实包了点肉.进口以后有嚼头. 我在老家调察过,我们家至少从我曾祖父起,就很讲究吃,真正做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我儿子已是五代.我儿子虽不讲究吃,但是食物中什么是多余的东西他是讲得出子丑寅卯的. 我和李老板边吃边聊,我还是比我儿子先吃完. 我问李老板:你们都姓李,为什么店名要叫”林飞燕”.李老板笑而不答,卖点小关子.”你堂客的名字?’笑而不答.”你朋友的名字?”笑而不答.看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俄顷,他才不紧不慢地徐徐道来: “我们两个都不想依靠儿子,两个李都不要子,那不是一个林字!” 好个李大哥,李二哥!我带儿子来原意并非是果腹尝鲜,就是想让他感受到知识青年那种历经坎坷却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你的一番话真是化龙点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