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怀化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70)
----  [原创]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小学3]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70&id=34828)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7/31 22:57:28

--  [原创]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小学3]

小学六年[三]

小学里每周的星期六下午放学前是全校的大扫除时间,这天下午上学时每个学生都要带上搞卫生的用具去,按事先的安排,有带扫把的,有带提桶的,带抹布的,还有带箢箕、钯子的。

教室里的门窗桌椅玻璃都要擦抹,还有各班的卫生区要打扫。我们一四班当时的卫生区就是文庙前坪拐左手进一门的这一块坪,和石台级到教室这一段。困难大的就是那块坪,因那坪内有几棵大树,树下落叶多,落叶落在地上,还落在沟里,每次都要用钯子才能清除干净。

那时学校内自来水笼头少,印象中还只有厕所边有一个,而抹门窗桌椅玻璃时就要用水,一个笼头根本无法满足,因此就要去外面提水。外面提水的地方在静一斋那边,那里有一水池,那一池清水是从青枫峡流下来的山泉水,去那里提水要绕着从忠孝廉节堂那里横穿过去,来回有一里多路远。那一年级时,就是我们男孩子也不可能一个人提一桶水回教室来,那提水就得二个人去才提一桶水回。

这大扫除是劳动委员安排的事,他叫那组干什么也就干什么,谁也不会有意见。大家都知道,班上的同学都能互助,绝不会自己干完后站在一边看着别人家干的,先干完的肯定会很快又加入到还没有干完的行列中去,人人都是尽力的干,没有人会想着要偷懒。

这小学生就是怪,在家里可以不怕父母的打骂,在学校到怕老师的批评。在家里不愿干的事,在学校里却干得一身是劲。

60年是中国的大灾之年,天灾人祸凑在一起,使生活物质奇缺,人们不但缺钱,而且还缺吃少穿。民以食为天,吃是天下第一大事,那时就是有钱的,也难买到吃的东西。

为了生存,城镇居民都搞起了大种大养,屋前屋后,只要是有土的地方,都被开挖,种上了各种农作物,如蔬菜、瓜果、玉米、高粱、红薯等,还有许多家庭喂上了鸡鸭。

在我们家小院的前后,连大马路的两旁都被开挖成了菜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几乎是家家都有这样的菜土。

记得那时一舍下坡的马路边有一棵大槐树,这槐树前就是五路车往矿冶方向的学校车站。从这里到棉花厂那里的照相馆前沿马路有一条从三舍塘流出来的水沟,因三舍塘本身的塘水都是生活污水流入,如澡堂、学生宿舍和食堂用水,所以它流出的水也几乎成了臭水沟。可在这条臭水沟边种上的菜却是得天独厚,一把粪瓢舀着那臭水往地里泼,方便得很。而马路对面,民主村这边就没有那么方便了,还要多准备一只桶将水从沟里舀起来后提过马路才能泼。

我们家那时挖的土全在院门口,浇水是最烦人的。

我记得那时常吃的好菜是青辣椒炒豆渣,最不好吃的菜就是光辣椒。那时许多大人们都说得了水肿病,全身无力,连那皮肤上都是一按一个窝的,说是缺少油水造成的。可我们细伢子却没有那么严重,玩起来还照样是一身劲。

[末完]


--  作者:阿荣
--  发布时间:2007/8/1 8:50:02

--  
   我想问一下你是否小时候记了日记,不然为什么都记得这样清楚.真佩服你了.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8/1 14:09:51

--  

[接上]

这年我们家喂养了两只北京鸭,后在门前的马路上被公共汽车做一次全压死了,两只鸭子全死了,我好高兴的,还以为会有一餐好的吃,可大人们还舍不得自己弄了吃,拿出去全卖了,让我欢喜一场。

屋漏偏遇连夜雨,船迟又碰顶头风。六O年的冬天,我们家发生了一起火灾,是因弟弟在家玩火柴,将挂在床上的蚊帐引燃而起的,弟弟那年才五岁,吓得连叫都不知道叫了,好得是上午.又离马路近,马路上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看见这屋里浓烟滚滚,叫司机停车再跑进来,一边叫救火,一边踢开房门,才救出了我弟弟妹妹俩,由于发现及时,才没使大火冲天,殃及邻居,还有家里东西还没有全都烧毁,可妹妹当时却严重烧伤。

妹妹烧伤后,家中也无钱送她住院治疗,在家又无专人照看,母亲出于无赖,就把她送到了乡下,外婆那里。外婆家在X乡仳乐桥一个叫四方山的地方,是仳乐桥公社最穷、最偏僻的地方,现在早己荒芜得无人住了,你可想那时那里有多穷,妹妹最后就死在了那里。母亲一辈子最大的伤心也就是她生有二个女儿却全都死了,没给她留下一个。

六一年那年放暑假时,学校每人退了六元一角八分钱开学时多收的学费,钱是退到我们学生的手上,要我们各自带回家去交给家长,我拿了这钱高兴的要命,出了学校就跑到百货商店买了一些吃的东西,下午又跑到麓山门新华书店买了十几本图书,总之将钱是全都花光了。

当时我们家院子内住的邻居中还有二个与我同年级的学生,一个叫贺XX,一个叫庄XX。当天傍晚吃晚饭时,庄XX挨打,究其原因,原来他退的六元一角八分钱用了一角八,而他向他父母撒了一个谎,说学校只退了六元钱,他父母恨他讲假话撒谎而生气狠狠地打了他一顿。

他父母又怎么知道他说了假话呢?是贺XX的母亲与庄的母亲当天下午在院内闲聊时说起此事才醒的。

他们两家是隔壁邻居,好在一起唠家常,贺的母亲说她儿子交了六元一角钱,说私自买了二根冰棒吃,花了八分钱。庄的母亲一听就说那不对,怎么她儿子说只有六元钱,比贺少了一角八分钱呢?于是庄的母亲在晚下班时将此事告知了他下班的父亲,他父亲听了就来气,花了一角八分钱,还要撒谎讲假话,不挨打那才了怪呢!

这一角八分钱在现在的小朋友眼中根本不是回事,就是一元八、一十八对他们来说还不看在眼里,可在那时的一角八分钱可真正是有作用的钱啦。买米可以买二斤,买肉可以二两多[只是要凭票买],白糖冰捧吃六支,绿豆冰捧买三支还多三分钱,可再买一友白糖冰捧。买小菜,一家人可以吃一餐。

那时我们同学中的大部分人一个月父母给的零花钱还不到一角八分钱,那口袋里能装上个五分钱的硬币那心里还真是喜滋滋的。

[末完]


--  作者:黑老怪
--  发布时间:2007/8/1 18:00:13

--  
那是滴。那时候一分钱都作得用。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8/1 23:03:17

--  
那时到排楼口推板车,推到自卑亭才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