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怀化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70)
----  童年回忆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70&id=33206)

--  作者:黑老怪
--  发布时间:2007/7/16 10:12:58

--  童年回忆

要放暑假哒,翻篇老帖子贴哈。。。。。。

谈到童年回忆,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一年一度的暑假。
早上,大人们将小孩捏着鼻子从梦乡中提落出来便上班去了,孩子们便睡眼惺忪地挪到灶屋从锅中摸出一个黑糊糊的杂粮馒头(或是一大块蒸熟的红薯),匆匆吃过后便背着书包到少先队小队长家去做作业。一帮屁大孩子做着做着就有人不安分了,到处翻坛倒罐找吃的。不是在碗柜中夹一点剩菜,便是在浸水坛子中夹几块酸黄瓜。碰到运气好时,就会翻到一大瓶辣椒罗卜,于是乎便兴奋得大呼小叫,弄个碗装上一碗,大家一边吃着又辣又酸又脆的辣椒罗卜,嘴里嘶嘶的吸着冷气,一边做作业,好不痛快。
吃过中饭,大人们都睡午觉了,小屁孩们就都溜了出来,成群结队的到河里去游泳。河边长大的孩子从小会水,大家都游到河中间的绿洲上去偷菜农种的黄瓜。待菜农们听到响动跑出来看时,孩子们早已跳到河中游出好远了。渐渐的,河里游泳的人多了起来,孩子们便上了岸。这个时候是断不能回家的,如回家,大人们只要用指甲在身上轻轻一划,晒得黢黑的皮肤上便会现出一条白痕,于是行迹暴露,免不了要挨打。孩子们这时一般是在河边游荡,只要看到码头上停了风蓬船,便会有几个胆大的孩子溜下水,偷偷游到船边,揭开船上盖的油布,或是偷一块豆饼,或是偷几捧豆子,这时大家便找一块空地,弄点干草树棍,点一把火烧豆饼或豆子吃。码头上有货船的日子不多,孩子们大部份日子里便是由河边起向着山上一路扫荡过来,不论是酸涩的青桔子、长不大的毛桃子、树上的梧桐子,还是山上灌木丛中的毛栗子、糖罐子、刺泡,通通摘来果腹。有时遇到树上吊着黄蜂窝,大家便兴奋起来,七手八脚找来一根长棍子,在一头绑上一把干草,点上火就去烧那蜂窝。火刚一燎到蜂窝,只听“嗡”的一声,黑压压一群黄蜂便飞了出来,大家赶紧抱着头蹲在地上不敢动弹,只到没有动静了,才又起来继续烧那蜂窝,只到将蜂窝烧得掉了下来。这时大家都拥了上去,将蜂窝掰开,里面是白白胖胖的幼虫。这玩意儿甜丝丝的且多汁水,甚是好吃。当然,每次烧蜂窝都免不了有几个挂彩的,于是那几个捧着被黄蜂蛰得肿得有芭斗大的头哭叫着的背时鬼便拥有吃幼虫的优先权。
太阳快要下山了,大家都冒着一身油汗,脏兮兮的回到家中,这个时候大抵都是能顺利通过划痕测试的,于是便洗脸洗手吃饭。饭后将饭碗一丢,大家就都跑到家属区的一根大电杆下,玩起了“打游击战”“躲摸子”之类的游戏。当时正是困难时期,家属区的道路、草坪、花园都被划成小块分到各家各户围成了菜园。大人们赖以生产自救的自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天堂,于是黑夜里除了孩子们的笑声外,还不时响起大人们的喝斥声。一会儿是张家大爹叫:“你们这帮鬼崽子,把老子的菜秧子都踩死了!”,一会儿是李家娭毑喊:“化生子哎,把我家的蚕豆都吃完哒咧!”。间或有个把孩子一脚踏空,踩到了半埋在菜园中的粪缸里,夜空中便会响起一阵孩子的哭叫声,听到孩子哭叫的家长赶紧跑了出来,一边大声责骂,一边拎着孩子回家洗刷。
每个礼拜六的晚上,单位照例是要放电影的。放电影的地点是单位的大操场,操场旁是一圈蜡树林,蜡树林外是一条近三米宽的水沟。沟中水虽只有脚背深,沟堪却有两米多高,几座桥越过水沟通向操场。天还没黑,电影队的就来到了操场,仗着水沟为屏障,他们将守卫的重点放在桥上,蜡树林旁只安排了几个游动哨,一人一根长手电,不时朝蜡树林照一下。孩子们天擦黑的时候开始在水沟边集结,趁着桥上的守卫都在埋头收票,在杂草的掩护下,他们一个挨着一个偷偷下到了沟里,运动到蜡树林中隐蔽起来。在演加演片时,他们冷静的爬在地上一动不动。天越来越黑了,就在加演片刚演完正片正要开演时,只听得一声唿哨,蜡树林中冲出一帮孩子,他们成散兵线直朝观众席中跑去。几个游动哨手忙脚乱,顾东顾不了西,既算偶尔抓住一个,谁曾想那孩子冒着油汗的光膀子比泥鳅还滑,稍稍一扭就挣脱了。眨眼工夫孩子们就钻到观众中去了。游动哨们还不甘心,他们晃动着手电还要到观众中去抓人,这时正片刚好开演,他们的举动理所当然遭到了观众们的反对,尤其是那些尚未成家的青年职工,他们是孩子们的天然盟友。他们不但积极掩护冲进人群中的孩子们,而且还厉声斥责那些电影队员:“看电影了,你们照什么照?再照看我们不摔了你的手电!”电影队员们一看众怒难犯,只好一边不干不净的骂着,一边悻悻离去,而孩子们早已是圆睁着眼睛盯着幕布,沉浸到电影情节中去了。
夜深了,家家都用水将屋外走廊泼湿,将门板、竹板、凉床搬了出来,地上或用扁担或用木板摊开一卷长长的蚊烟点着,孩子们都洗得干干净净,扑着满头满身的痱子粉,粉冬瓜一般躺在凉床上。妈妈们都守在孩子身旁,一边为孩子轻轻扇着蒲扇,一边轻声的讲故事或是哼着童谣。孩子们都安静的躺着,看着天上的星星,听着蝉鸣虫叫,悄然睡去。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依稀记得那篇小学课文:“夏天过去了,可是我还十分想念......”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7/16 11:49:10

--  

我的姚头骨总算没白打,玉石终于露出来了。

好文!拜读后回味无穷。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7/16 22:32:07

--  
那个少先队小队长的家里真倒霉!
--  作者:黑老怪
--  发布时间:2007/7/16 23:04:01

--  
以下是引用三人在2007-7-16 11:49:10的发言:

我的姚头骨总算没白打,玉石终于露出来了。

好文!拜读后回味无穷。


窑头姑打哎?怕怕。。。。。。
--  作者:黑老怪
--  发布时间:2007/7/16 23:06:55

--  
以下是引用网岭采茶人在2007-7-16 22:32:07的发言:
那个少先队小队长的家里真倒霉!

咯有么子倒霉滴咯?一瓶辣椒罗卜都舍不得,还当么子小队长?

上次我们到二妹子屋里刻玩,把她炒菜滴酒都翻出来呷嘎哒。。。。。。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7/16 23:44:20

--  
黑老怪朋友的这篇文章真是精品,描写的故事就是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简直一模一样,像第一段写做作业吃坛子里的酸黄瓜,下午到浏阳河里去游泳,晚上歇凉,搽痱子粉,妈妈为孩子打蒲扇........这就是那个年代我们百姓生活的写照,读起来好亲切,谢谢黑老怪朋友的好文章.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7/16 23:48:58

--  
建议版主给这篇文章评为“精品”。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7/17 0:28:41

--  
以下是引用网岭采茶人在2007-7-16 23:48:58的发言:
建议版主给这篇文章评为“精品”。

同意!


--  作者:兰草
--  发布时间:2007/7/17 9:29:45

--  
“孩子们都洗得干干净净,扑着满头满身的痱子粉,粉冬瓜一般躺在凉床上。妈妈们都守在孩子身旁,一边为孩子轻轻扇着蒲扇,一边轻声的讲故事或是哼着童谣。孩子们都安静的躺着,看着天上的星星,听着蝉鸣虫叫,悄然睡去”

好惬意的童年生活,仿佛就在昨天。。。。。就象二姐说的“唉,怎么一下就老了呢”

老怪,不是我又恭维你,文笔真好,真的。。。。。[em17]


--  作者:紫气东来
--  发布时间:2007/7/17 9:44:14

--  

黑老怪朋友的这篇文章真是精品,描写的故事就是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简直一模一样,像第一段写做作业吃坛子里的酸黄瓜,下午到浏阳河里去游泳,晚上歇凉,搽痱子粉,妈妈为孩子打蒲扇........这就是那个年代我们百姓生活的写照,读起来好亲切,谢谢黑老怪朋友的好文章

雪雪姐姐讲得对,黑老怪朋友的文章确实是精品,实实在在是那个年代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