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怀化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70)
----  [原创]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回忆录〉1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70&id=31354)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6/26 18:52:37

--  [原创]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回忆录〉1



    

   在当代中国,有一些年岁过小的人可能还没有看见过火柴,但还是有90%以上的人们对火柴相当熟习,可火柴现在在市面上己难觅踪影,难见火柴。随着岁月的流淌,过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到那时是否还有人知道火柴,认识火柴呢?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认识火柴,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才是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呢?为此,这里先就题作个题解。

1一盒小巧玲珑的火柴,一擦就着,是人们取火最简便的方法。   二百多年前,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出现了第一支火柴。那是一支巨型火柴,很象一根敲大鼓的木糙,糙头由一团氯酸钾药面做成。只要把火柴头浸到盛浓硫酸的瓦盆里,火柴就燃烧起来。这是由于氯酸钾碰到浓硫酸,发生猛烈的化学变化,又是发热,又是放氧气,于是,木棒就吐出了明亮的火焰。

十九世纪初,瑞典人发明了摩擦火柴。火柴头上涂了一层白磷,模样也变得小巧灵便,长短已经接近今天使用的火柴。划火柴,不需要专门的火柴盒,找块粗糙的地方,墙壁、砖头或是鞋底,轻轻地一擦,火柴就燃着了。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安全火柴在火柴盒外侧涂上红磷,火柴头上有氯酸钾和三硫化二锑这两种引火药。当你擦火柴时,火柴头蹭下的一丁点儿红磷,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着火点,起火了。  到了19 世纪初,火柴的家族出现了新成员。摩擦火柴:变得小巧灵便,很快在各国流行开来。它的头上涂有硫黄,再覆以白磷、铅丹及树胶的混和物。白磷的着火点很低,所以在任何地方一擦就着火,很不安全。 安全火柴:1855 年,瑞典人伦塔斯托鲁姆用红磷代替白磷,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这时的我是用三硫化三锑、氯酸钾和明胶调成的糊状胶质制成的,其中并没有磷,随便摩擦是不会燃烧的。而在火柴盒的两边另外涂有红磷、三硫化二锑和明胶以及玻璃粉等制成的摩擦层。头和它摩擦时才能起火。由于,火柴至西方传入中国,故在我国就有“洋火”之说法,1879年,华裔卫省轩在广州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火柴厂,火柴的使用也在我国逐渐普遍流行。到上世纪未,由于一次性打火机大量的生产和在市场上销售,取代了火柴,使火柴逐渐在市场上消声隐迹,如今的市面上真的是难见火柴了。

2我自认为自己像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是因为我认为人生就像一根火柴,它的生命能够燃烧,而我是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那是因为受了潮。

潮气在我们家乡被视为宝气,而宝气就是蠢气,所以说我是一个潮气十足的人,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蠢人。人们说有了潮气要多晒太阳,让太阳来晒干潮气。可我却是一个怎么晒也晒不干潮气的蠢人。任凭他人怎么开导,我自依然如故,顽固的大脑就像人们形容的那种要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的人。

我自我解嘲般地认为即使是蠢才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因为这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废人。谁说蠢人没有思想?蠢人的思想只是单纯。在他们眼里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能够自由自在地活着就是幸福。他们不愿像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样为了名利而狡尽脑汁,整天忙忙碌碌地为争名夺利忘记了生活忘记了自己。

他们自愿生活在平淡中,不愿意自己扬起沙尘再抱怨自己的眼睛看不见。更不愿乱哄哄地你方唱罢他登场,到头来都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他们是看戏的平民,从没想过要当唱戏的名星。他们认为唱戏的总比看戏的都要累,还要当心从戏台上失足摔了下来。那台上的人为赢得几声喝采是唱得黑汗水流,而看戏的人根本不用认真仔细地听去看,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喝一下倒彩。

3我是一个出身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人,以当时的行话说,是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然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像匆匆的流水,荏苒的时光载着我的生命从脱离母体后的第一声啼哭起,经过了婴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以至走入现在的壮年。转眼就走过了人生的大半辈子。五十多年的人生道路,半个多世纪的苍海桑田,走过来的心头感受还真如三国时曹操所说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碧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是短暂的,充其量不过百余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不过是昙花一现,匆匆之过客。

四海之内,古往今来,有谁能够长生不老,有谁能够千岁、万岁。人只要出生,到头来都免不了一死,可人在出生到死亡的这一段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演艺一番自己的人生。几年是人生,几十年也是人生,尽管演艺的方式不一样,角色不一样,水平不一样,但终究还是演艺了一回。

有的人是碌碌无为,有的人是惊天动地,有的人是平平淡淡,有的人却是赫赫有名。都是一生,人生的轨迹不同,生命的意义就不一样。就是人生的轨迹一样,生命的意义也不见得就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机遇、命运不可能一样,所处的环境、地位、等许多的不同。所以,人生不必要自卑,自暴、自弃。要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懂得“天地之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人从娘肚子里出世时,第一眼面对这个世界时那个不是双手紧握的啼哭着想与命运抗争,到断气时又有谁不是撒手人寰?那个又不是满怀着希望开始,到叹息而去的呢!中国有刘邦、项羽,秦始皇,成吉思汉,武则天,孙中山,蒋介石到毛泽东。这些人在人生的轨迹已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那个又是无忧而去。

“纵观天下事,都付笑谈中。”啊,人生。它像一本教科书,它像一个万花筒,它像一场游戏,它又更像一场梦。然而它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舞台,“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梦里不知身是客,反而怪生活太无常。其实生活本身并没有欺骗你,欺骗你的只能是你自己。英国古典哲学家贝克莱先生在《人类知识起源》中说,“人们往往是自己先扬起沙层,再抱怨自己看不见。”人们为什么要自己扬起沙层呢?中国过去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迷人”等等也都是这个道理。生活本身并没有欺骗你,人最终都是被自己所欺骗。

我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的小人物,一生也没有什么大的起伏,不象那些大人物们那样有过自己的辉煌,和不平凡的经历,我就像一根受了潮的火柴棍,在生活这一张巨大的磷片中一直没有擦燃起火花来,不但没有给周围带来光亮,而且连自己也没有燃烧起来,成了一根废品火柴棍。

按照人们通常的认识认为,我的一生是碌碌无为地渡过了,也可说是虚度了几十年的光阴。难道我自己就愿意是这样的吗?不!不!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我可从来就不认为我不是一个好士兵。“英雄无用武之地,怪只怪身不逢时,像我们生长的这个年代里不需要我们这样的人。苏联前国家元首斯大林说过,“和平年代里将有一大批只有在战争那个特殊年代里才涌现出来的英雄人才被埋没。”千里马到处都有,而伯乐难寻。这就是千百年来给无数人留下的遗憾。

珠穆朗玛峰那么高,不是所有勇于攀登的人都能够攀登到峰顶,但也不仅仅就只有那些己经登上去了的人有能力能够登上那顶峰,天不肯定还有无数人能够攀登得上去,只是那些人没有那样的机会让他们去尝试,去体验。这到底是谁的错,谁的错都不是,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机遇,而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人生是一场梦,一场做不完的梦,但梦醒时分是什么呢?黑夜,黎明,日过中天,还是己近黄昏。我就象在茫茫的大沙漠上朝着一座梦想中的海市蜃楼走呀走的,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凹凸的沙丘,越过了一条一条干涸的河床,而终究没有走近那梦幻中的楼台亭阁,现在我已经老了,也精疲力竭了,可是,梦还是梦,尽管心中已明显地感到了渺茫,可仍没有停止脚下的脚步,行进尽管艰难,步伐虽然螨删,可仍在继续朝着那个方向走去,可能到死也不会停止和改变方向。这就是理想,精神和信念?不,我并不是什么好人,我还没有那么高尚,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也没有必要用华丽的词汇来掩饰自己,装饰和吹嘘自己,我只是遵循着“人往高处走”这样一条做人的准则而永不甘心,不甘心如此命运而已。

我已不再年青,也无需再去刻意改变自己。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已没有退路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只怕是不可能有再有出路的,可只有不怕的人脚下才会有路,只有没有退路的人才会一心向前走。

当今社会己不再是过去那个为精神理想而奋斗的社会,人们的欲望和追求已趋向于既得利益,物质享受,金钱第一,在这个人欲横流的拜金社会里,人要坚守着自己心灵中的那一种情操,不随波逐流,不贪不贿,不跑不送,不卑不亢,是何其的难呀,它使你必须要能够忍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看得谈名利。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有可能就是你一生的利益,而我己经付出了大半辈子的代价,何必又会在乎这最后的几十年呢。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闭心自慎,终无失过”,这是屈原在《桔颂》中写的,这也就是我几十年来所遵循的座右铭,“笑骂由人笑骂,我行我素而行”,“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就是我,独立特行的我,永远不会是别人。墙头上的草虽然亭亭玉立,可它经历的永远只可能是一岁一枯荣的的命运。而那墙头的砖石虽然可能被尘埃遮盖,却永远屹立在墙头经风历雨。

我喜欢梦,喜欢希望的梦,喜欢做不完的梦。有梦就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生活的意义。人,总是为希望而活着,活着也总是因为还有希望。

我喜欢看书,看过许多自传或传记,有伟人的,名人的,有成功者的,也有失败者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不平凡的经历。它们都是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光辉的一面,优秀的一面,好的一面,人们容易看到的一面。而阴暗的那面,坏的那面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面,不愿被他人看到和流露出来的那一面,属于隐私的那一面就无从记述。所以那都是片面人生,片面的传记。每个人都是双面人,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有美、有丑。天底下从来就没有一个没有缺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没有优点的坏人,所谓之十恶不赦和十全十美,也只是人们强加在某些人身上的一种标签,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上个世纪末的一九九六年,在我四十三岁之时,由于工作上不顺心,让我的工作情绪走入了低谷,每天除了正常上班时间以外,就再也不愿意再多干一点工作。晚上住在单位上不能回家,而我又不愿意去跟同事们打牌扯闲谈,就只能是守在单位的那个单身宿舍里独自看书,以此来消遣时光。这一年中我看了不少的书,由于读书而感,总想写点什么,所以又提起了多少年不提的笔,写了一些读书感。这一动笔就总想写,不如写个自传什么的,暂且不管它有无有用,反正是消磨时间,提笔写了再说。]

写自传,我在一九九0年党员重新登记时,就有过这说法,那是与单位书记斗气说的,这次真正想动笔时,我也认为为时还太早,五十岁都还不到,就写什么自传,但还是动了笔,起码可以把记忆的闸门打开,让记忆像流水一样的在我脑海中不停地波动,不断的流淌,让陈封的往事一件件,一点点、一滴滴地不断地从记忆中翻转出来,让久远的往事见见天日,吐吐潮气。而那往事就像那陈封了多年的酒,陈封得越久也就越香醇,越令人回味。

回忆就像蚕子作的茧,只莫扯发,一但扯发,它就会丝丝不断,越扯越长,不可终日。那早已谈忘了的往事,随着追思的记忆。一点一滴地从大脑的深处被挖掘出来。

从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九年这三年时间,我起码写有三十多万字,粗线条的写了从出身到一九九四年的四十一年的大至情况,可以说是自传的构架吧,单位有人说我那几年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过日子。二千年由于工作原因,没有时间继续写下去了,也就停了笔。

200210月买了电脑,这时又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了,要学就要写,只有写才能学得会,横直都是要动手,不如将己有构架的自传写入电脑,这样写了半年多,可电脑不争气,系统出故障,把写的近五十万字,全部丢失了,丢得我心灰意懒,不想再动笔。可不写在家里又确无其它事好做,在电脑上玩了一阵电游后还是忍不住再次动笔。

我的预想,是写完了之时也可能是我将死之时。本意不是打算写给他人看的,也就不怕亮丑、揭私,以求尽其真实、全面,只是有些事或人可能在认识上、看法上存在着我个人的片面性、主观性、偏执而已,其中还有可能是会影响到他人的声誉,隐私问题,别人看了肯定会有一定的麻纱,所以,能够看到它的,也只有我的亲人和个别无关之人,至于他们将如何处理,我不得而知,我想最好的结局就是在我死后的任何一个清明时节,为我焚烧,以作祭奠。

2006年,小学同学在互联网的XX论坛上搞了一个“恰同学少年”的版块,劝说我在上写点东西,开始还没答应,可在多次劝说后才答应了,之后将幼儿园,小学,知青岁月整理发上,才在同学和朋友中有所知晓,但不打算全都发上。

之后,想来想去,既已写了,在网上发表又何妨,亮一亮,让网友们看看,提提意见,说不定对自己今后写作还会有所好处,因而就在此奉上了,望朋友们看后多提建议,在此先谢了。

[em05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6/26 19:19:32

--  
看看。
--  作者:丹顶鹤
--  发布时间:2007/6/27 11:47:30

--  
想看却看不到哦~~~三人哎.......
--  作者:珊妹
--  发布时间:2007/6/27 21:10:26

--  回复:(三人)[原创]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回忆录〉...

    

      越发引起我的好奇心.


--  作者:珊妹
--  发布时间:2007/6/27 21:29:07

--  回复:(三人)[原创]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回忆录〉...

  

     写得蛮好咧!象个师大中文系的高才生.还有下文吗?很是期待.


--  作者:双木林
--  发布时间:2007/6/27 22:48:12

--  
想看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6/28 8:43:07

--  

难道回复后还看不到?不可能吧。

还有也需慢慢来呀!

我可不是什么高材生,只是在这里为大家凑兴,也叫抛砖引玉吧。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6/29 0:10:36

--  [原创])[原创]一根未能燃烧的火柴棍〈回忆录〉第一部.花与梦

第一部.花与梦

序:

儿时像花,少年如梦,在那如花似梦的岁月里,留下了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

我们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出身的第一代人,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我们走过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是从八年抗战,和四年内战的废墟中走出来的,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着被压迫,被剥削的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并从此站立起来之后,分得了土地,成了当家作主的人民,人民的内心都洋溢着欢乐的情意。

尽管那时的物质生活还是非常的贫困,可人们的精神却是振奋的,他们在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旗帜下,使祖国四处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时,我们新中国的儿童,就像祖国的花朵,在党的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幸福的成长。

那时的幸福,在我们的心目中,也就是不挨饿,不受冻,有书读,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在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在挨饿受冻,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那还谈得上读书。

人的愿望,有时是很容易满足的,那时的我们,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也就满足了。有了这,我们就要珍惜今天的好时光,就要好好学习,学好革命的本领,今后接好革命的班,实现人类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这理想也就成为了我们那时候的梦,一个充满希望,充满色彩的,美好的梦。现在回想起来,那所谓的充满色彩,实际上是单色调的,红色的梦,那有现代少年儿童的这么多姿多彩。

我们那时的梦要简单多了,当科学家的,梦想研制火箭上天,把人类带进月球。当解放军的,梦想保家卫国,打败帝、修、反,解放全人类。当老师的,梦想站在人民的讲台上,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支援世界革命。当医生的,梦想看要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救死扶伤。而我的梦想是当兵,或者当一名专业的足球运动员。

总之是一切都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

然而,在我们正当长身体,学知识之时,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革命的风暴把过去的一切都吹乱了,颠倒了,使我们顿时茫然若失,不知所向。

政治是诡称术,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无情的。它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抛弃亲情,毁灭人性,向人们展示的是假、丑、恶。十年动乱把我们这一代人培养成了政治斗争的产物,政治的牺牲品。

回想过去,就是不要忘记过去。一个人的经历,也是历史的缩影。让我心中的花与梦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美好的回忆。

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著名诗歌,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我把它抄在此,以作我对童年回忆的开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现在却是阴沉。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  作者:三人
--  发布时间:2007/6/29 1:15:18

--  

这是我十一年前花了一年多时间写成的往事回忆,它记述了我从幼年、童年到少年的成长过程,这过程就牵扯到好多我幼年的伙伴,童年和少年的同学、朋友,因这都是从我单方面的认识和观点去写的,难免与他[]人的认识和观点发生冲突,所以在此先要请我众多的同学和朋友谅解,不必为此而生出意见。同时,我也注意到此问题,在人的姓氏名谁上作了改动,也请看了此文的人在看时不必无端猜测他[]们的姓氏名谁,只把它当作故事看罢了。

我想是能够将这[花与梦]全奉上,但不知我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够用,再者就是不知大家是否愿意看。[花与梦]写到了初中毕业,也就是我的[知青岁月]的前段,所以我的[知青岁月]只能暂时停止,而专门写此[花与梦],在此也请关注我的[知青岁月]下文的朋友原谅。

三人------------即日


--  作者:老山坳
--  发布时间:2007/6/29 8:27:51

--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