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分享]歌风台怀古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47087)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11/27 23:14:10

--  [分享]歌风台怀古


  望着那松竹环抱古意凝重的高台,我仿佛跃入时间隧道,溯历史长河,来到了那遥远的秦砖汉瓦年代。那耸立于丈二高台之上的楼阁、门眉上“歌风台”三字匾额告诉人们、这就是二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豪唱《大风歌》的地方。

  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谋反,汉高祖刘邦率军亲征,一举平定叛乱,于是偃兵息戈,人心归顺。在返驾途经沛县时、刘邦踌躇满志地归返乡里、探视父老乡亲,受到乡人的热烈欢迎和款待,刘邦在与众乡亲饮宴中、酒入欢肠,慷慨激昂,兴致大发,遂亲自操筑,即兴作歌,唱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就是被人们咏颂千古的《大风歌》。嗣后,乡人在刘邦作《大风歌》的地方修建了这座“歌风台”,以示纪念。

  “歌风台”位于江苏省沛县城中,台高四米,雄浑壮阔,上筑楼阁,楼内正中竖有《大风歌》碑,碑高1,7米,宽1,23米。据史料载:此碑碑文系东汉书法家蔡邕所书,笔力遒劲雄浑,镌刻技法纯熟,为碑林艺苑中上乘之作,元代诗人韩性曾赋诗赞曰:

  高碑石刻字盈尺,
  鬼呵神护蛟龙石。

  遗憾的是因年代久远、岁月的磨砺,碑上字迹很难识别,《大风歌》碑右侧挂刘邦画像,并有刘邦生平介绍,即使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看了画像和文字介绍,对汉高祖刘邦其人也就有了透彻的了解。

  刘邦,字季,江苏沛县丰乡阳里村人,原系一不事耕农的无赖游民,因善交友,颇通吏道而做上泗水亭长。斯年、秦二世颁诏,广征役夫添筑秦始皇陵,是年,沛县县令接诏。发罪犯若干,令刘邦押送役夫去西安骊山修筑皇陵。一路上、不断有人逃跑,到丰西大泽时,所带之人已所剩无几,刘邦自知干系重大,去、便是送死,与其送死不如孤注一掷,造反尚能死里逃生,从人闻言、纷纷响应,在遁入大泽小径中、遇一巨蟒蛇阻其去路,刘邦挥剑斩之,后啸聚芒荡山中,于是引出《刘邦斩蛇起义》一段佳话。

  徜若说刘邦的发迹是事出偶然,那么他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始祖乃是时势造英雄使然,秦二世施行暴政,不顾百姓死活,为修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广征役夫,逼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民饥寒交迫,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斯时、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及楚、燕等六国死灰复燃,动摇了秦朝的政权。刘邦审时度势,先联楚灭秦,继而产除燕、韩等余孽,再后是楚汉相争,逼使楚霸王项羽败走垓下,自刎乌江,刘邦遂一统天下,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

  在《大风歌》碑左侧立着一块更大的石碑,此碑系元时所立摹刻碑,碑上刻刘邦作《大风歌》的经过和立此碑的意图。离歌风台不远处有二十余米长的碑廊,里面十余块石碑并排而立,碑上文字均为历代文人志士赞誉之辞,其中清人袁子才的诗最为有名:其诗曰:
    
  高台击筑记英雄,
  马上归来句亦工,
  一代君民酣饮后,
  千年魂魄故乡中,
  青天弓剑无留影,
  落日河山有大风。
  百二十人飘散尽
  满村牧笛是歌童。

  刘邦堪称一代雄主,其功不可没,但他身上缺点毛病很多,他粗暴,他好色,他多疑,他不分场合任意辱骂将相,他滥撒情种,称病时竟头枕阉人而卧,他滥杀无辜,就连为他争得皇位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也被他污为谋反而杀害,只是在打江山时、为我所需,善忍隐,会伪装、方得张良、萧何,韩信等一干文臣武将的鼎力相助,一旦大功告成便撕去面纱,露出本来面目。

  刘邦怀疑这个,忖度那个,殊不知,真正的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即睡在他的枕边,而他却浑然不觉。就在他驾崩时,皇后吕雉秘不发丧,导演了一场宫廷政变,终将刘邦打下的刘氏天下,变为十八年的吕氏天下。
  呜呼!一代雄主,其荣也乎,其悲也乎?

       (望海  文)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11/27 23:28:21

--  
       西安城边有座新丰镇,传说刘邦称帝后刘老太爷在长安思家乡父老,于是刘邦把老家丰镇之人悉迂长安城边新建小镇陪伴刘老太爷,名此镇为新丰镇。不知刘邦衣锦还乡是否在此前,否则老家丰镇人悉迁新丰镇,何来乡邻听《大风歌》?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11/28 13:38:16

--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这首《大风歌》。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以的气概。后一句诗表达了刘邦要巩固他的统治,急须招揽人才的心情,依据史书记载,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