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老屋怀旧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35513)

--  作者:中和居士
--  发布时间:2007/8/7 22:13:04

--  老屋怀旧
老屋“怀旧

       近日从消息灵通人士得之;长沙长郡集团拟投资2亿元扩张地盘,将大门迁至新修的人民路边,以彰显其百年名校的风采。我家老屋正在规划范围内,撤迁肯定是迟早之事。由此,对老屋的怀旧之情日增益盛,以“杞人忧天”之心担心老屋周围残存的具有晚清,民国风格的民居将不复存在。我生于斯,长于斯,在情感上难免有些失落,纵然周休日要在老屋周围走上几圈和老街坊聊上几句,但很难弥补。我想在改造中就是保留百花村,康乐园的亍名也只能是“名存实亡”的真实写照,因为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不仅限于诗词书画,宫殿园囿,文物古董,饮食服饰还有不能失落的民风市俗。  俗语讲“三岁看一生“说明儿时的教育同生活中环境的关系,所以有很多学者提出来老城改造要整旧如旧,恢复历史原貌。作为草民只能写上几句,自我愉悦,当成给下代人说故事。

      

        百花村与杏花村只有一字之差,杏花村酒己家喻户晓,而百花村只 有老长沙人才知道.她位于黄兴路西侧,闹中取静。是由青砖墙,麻石路,石库门和伸出围墙外浓郁的树叶构成一幅静溢,安祥的都市风情画。 在长沙老城改造,营建大都市进程中百花村已完成她的历史使命,融入黄兴路步行街群楼与商铺之中。我出生在这里并渡过少年时代,虽有名无实但记忆和印象总是那样难忘……

      

         这是一条长约百米的亍,东出口在樊西巷,步行百十步可到车马如龙,长沙九流三教汇集的道门口购买最传统的生熟食品。目睹市俗百态,耳听叫卖连声,其乐也融融。西与康乐园相连,过成仁街便到了历代儒家教化之地的文庙坪,学官街,师敬弯等处。送子女到长郡,孔道二校接受全省最好教育或去文庙烧香许愿企求金榜提名,是茔茔众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它是静中生 幽的绝好居住之地,大凡成功的商人和达官显贵都想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以便金屋藏娇或作休闲之用。这里私人公馆林立,一字排开,绝无一处商店。  但究竟有多少栋公馆,始建于何年,无人考证也无志可查。村中有园,如康乐园,仁美园,逸园,卢园,泽 园……等。可能是大小公馆联锁建筑形成,也可能是大公馆中花园的名称。清道光长沙城区地图上只有文庙周围的街名,而此处为师敬湾,仍是尊师重道之地。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康乐园、仁美园才形式成现时的街名。我家老屋是1941年建造的两层平房,相邻而建的有火宫殿大老板李子泉和宋涛生,当时他们都在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营建的规模同我家老屋基本一至,与公馆相比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而在这条街上,只有门庭的宽大和门坎的高低才能标志昔日公馆主人的富有和高贵。即便在解放后的工商改造中,替代的公馆主人也大都由银行职员和国营商店的财务人员构成,他们在无情的岁月和忙忙碌碌的生计中无形地传承了公馆的生活习惯。起居有序,礼貌有加,举止有度。朋友相见作揖为礼,昆玉,少君,少爷之类称呼对儿时的我已习以为常,以至参加工作多年后仍被同事戏称为“祥少爷”,以至讲信誉,要面子,礼让三先,敬老爱幼都成了自已生活的习惯,以至处世哲学有些中庸思想,小心而谨慎,这都是儿时环境打下的烙印。

        这是一条典型的具有老长沙民居建筑风格的街,街宽4米左右,路面的麻石排列成‘H‘型,厚若一尺,成楔型便于下水道清理。石面开有平行的槽,取流水和防滑的功用。大的公馆青砖墙高达一丈,门宽六尺,粗大的麻石门框和桧木大门的门斗连在一起,门上的朱漆大都脱落,只有怪兽口含的门环和圆型的门钉在风雨的锈蚀中慢慢失去它原有的风姿。门栓粗壮并付有门寸,能防三五壮汉破门而入。右门人高处开有一活动斗方,可观来者也可递进邮件。在夜深人静时,时常有由拍门、询问、应答、开门到落门拴一连串高低音符组成的催眠曲伴随你进入梦乡。越过高高的门坎,穿过过堂便是天井,大都有40平米以上。建有假山和水池,也有私家井掘在天井内。阁楼宽敞,粗大的承载柱和基下的盘石立在天井边,上下呼应。在楼上小居,极为舒适,能感受到“无言独 上西楼,月如钩”的意境。

         这是一条老长沙民俗氛围极其隆烈的 街。市风百态在春夏秋冬四季里从清晨开始就登上了展示的舞台,买河水,沙水(白沙井泉水),擦牙灰的人天刚亮就准时到达事前约定的人家,灰白的麻石路面被来自远方的净水一点一滴地润透,呈现出是有若无的绿色斑点,在空气中散发出一丝丝甜味。晨曦中学生们朗读外语和古文声总是那样悠扬,充满着朝气。当马桶清扫曲奏完后,是上班簇匆忙的脚步声 ,特别是在雨雪天里当牛皮木履的铁钉撞击麻石路面 时那种咏味和余音是现代人生活中无法享受的。走完忙于生计和学业的人们后,整日里亍上静静的,连老人咳嗽和小孩子啼哭声都清晰可闻。偶有买针线粉脂货郎的小鼓声和算命先生的小锣声在亍的深处回荡,而磨刀剪,修提桶脚盆,修唐磁器皿,修伞,补鞋,补碗 ,配玻璃的各种么喝声大都在亍口亮嗓,如无生意决不进入亍内。

        老屋对面的郑家(张学良将军的亲属)有一块硕大的坪 ,约200平米 ,是小孩子活动的极好去处。白日里玩得疯狂,打油板,点弹子,滚铁环,掏麻雀窝,斗蟋蟀,看蚂蚁搬家变着花样玩,不到吃饭时决不回家。特别在周休还能感受到湘剧的熏陶,因为我省著名湘剧学界左老师(西游记观音的扮演者)在郑家长大,湘剧著名武生江老师是 我儿时的伙伴,左老师扮象极美,一开嗓,其音绕梁, 经久不息 。江老师可在一张饭桌上翻跟头,如一片树叶在飘飞,功基扎实,体轻如 燕  。以至左老师主演湘剧拜月记受到毛主席接见在亍上引起轰动,那时没有电视,但大人们看湘剧的热诚明显高于花古戏,肯怕也是今天追星的一种表达形式。大坪里还有很多事情可干。每逢月食发生,全亍的人集合在坪内敲打响器,企图阻截天狗吃月,热闹得很。夏夜竹床连成一遍,听大人们讲故事, 学儿歌。七夕之夜,碧空如洗,在茫茫的星空中找寻牛郎和织女星是儿时太空梦的启蒙,至今还余味无穷。

       老屋的右侧有一口四眼井不知建于何年,园的井口和方的井台有天园地方之意,体现了古人对井神地位的确立。长沙的古井文化悠久,唐代就有名人写井赋,赞誉井得天地之灵,给人们以福芷。老屋傍的井是一口公益井,井深5米,方形的四壁用砖垒成并长上一层厚厚的青苔,水净如露。冬日里冒着热气将井台上的积雪溶化,在一遍全白的小亍上留下了四个黒黒的园孔,十分显目。夏季打水时我们常把扁担横在井口上,坐在扁担中将双脚伸到井中以降去暑热。先前的井口有盖以防小孩和过路人掉入井内  ,用自来水后其盖也不知去向了。打井水得用吊桶,技术有讲究,不熟知的人无法将水打上来,把吊桶掉进井中是常有之事。因此捞吊桶是儿时一件极有趣的事 ,先期是看,看专业捞取人的技巧和钩子的形状 ,熟记心中,尔后学着干。往往桶刚捞出水面,因钩子做得不精又掉进水中,引起一片惊呼。反复练习,摸出手性就是小到钢笔也能捞上来。相比看补碗则有趣得多,必竟能自已动手。然而,却因将吊桶丢入水井捞不上而常受到母亲的责怪,至今常在梦中出现。

        这是一条充满传奇故事的街。居民中有参加武昌起义的老前辈,

有张学良将军的亲属,有北伐南下改行的女战士,有最早开办 火宫殿形成长沙风味小吃的元老们。参加武昌起义的宋老先生一身青裳,英气逼人,他原在清四十九标当兵,起义后又专司保镖一职。常年往来于湘西和省府之间。他曾捧打一条街从上百的伤兵中上演英雄救美侠义剧,曾同清末明初我省著名武侠小说作者向凯然(平江不笑生)是好友,其小说《江湖奇侠传》中最为精彩的章节火烧红莲寺中有关平江与浏阳人打码头出至他的经历。曾用硬功夫威镇来亍上吵事的小混混。他想找一个传人,并选中了我哥(他是长郡中学体操队成员有一定的基本功)但母亲不同意,也只能无奈。他总是对我们感叹每年去民政厅拿起义补贴费的人越来越少,他独身一人,无疾而终。大老板李子泉是父亲的把兄弟,年青时共同在火宫殿练滩。长沙大火前夕俩人将鸡翅,鸡腿用秘方调好分别藏于地下深处后都一同躲藏到乡下,接着跑到桂林。光复后回长沙正赶巧市面上抢购食品,连忙从地下挖出打开,据父亲说天助李老板发财,他窖的异香扑鼻,生意盈门。我父亲窖的全臭不可闻,不值一文。从此李老板一发不可收拾,终成火宫殿的老大。目前有关长沙火宫殿近百年发展史中所记载的人物如臭豆腐江二婆婆,聚合民间艺人说书的茶馆主人吴保生等都是这条亍前后的居民。大药号四怡堂的老少东家,九芝堂的劳三爷都是这条亍上的走动的常客。约大一个长沙城,60年前能有这么多风云人物在百花村活动,说明老屋建在这条亍上是一种荣幸,决不能忽视它的地位。

        旧是相对于新,没有旧决不可能有新。对于旧,认识上有不同看法如“复旧”,“恋旧”,“怀旧”。哲人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可见对旧的一种肯定。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们对快节奏和喧嚣的都市生活产生出极大的不满,怀旧情感日益强烈,企求从电视,电影和小说中得到心灵上的寄托。我对老屋的怀旧之情也属于这群落之中,不足为奇,为怪。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8/8 10:26:16

--  
每一座老屋,每一条老街都是一段历史。可惜许多老屋巳经或即将为钢筋水泥森林取代,造成许多历史断层。
--  作者:毛先生
--  发布时间:2007/8/8 21:35:30

--  

我家老屋在黎家坡,与楼主家的老屋相隔不远,儿时常去那儿走动,百花村确是静中生幽的绝好居住之地,看了楼主的帖,方知还是一条充满传奇故事的街。

可惜长沙老街巷旧民居越来越少了,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


--  作者:晓峰
--  发布时间:2007/8/8 21:53:47

--  

读中和居士此文,倍感亲切,因我俩应是老邻居了,我从小就住在仁美园一号,直到下放后,才离开,而家则是父亲走后,就无家人在那生活了。我怀念老屋和老街,想念邻居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和朋友。无事则喜欢去串串,虽老屋早因修步行街被拆掉了,但看看古道苑,仁美园,康乐园,也了了自已怀旧的思念。

谢谢中和居士。


--  作者:元宵
--  发布时间:2007/8/8 22:24:00

--  
不少有印象的地名,读来很亲切。八十年代单位在下黎家坡,上下班跑了十多年,打单身时曾经在单位短期住宿,下班后也常在附近走走。早些时候去过那地方,变化太大,已很难找回过去的感觉。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9 1:42:21

--  
以下是引用中和居士在2007-8-7 22:13:04的发言:
        旧是相对于新,没有旧决不可能有新。对于旧,认识上有不同看法如“复旧”,“恋旧”,“怀旧”。哲人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可见对旧的一种肯定。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们对快节奏和喧嚣的都市生活产生出极大的不满,怀旧情感日益强烈,企求从电视,电影和小说中得到心灵上的寄托。我对老屋的怀旧之情也属于这群落之中,不足为奇,为怪。

      一路走来,走过黄金岁月的老城区,如今虽已落寞颓寂,但安静的巷道、颓旧的老铺、遗留的古迹,幽幽散发岁月沧桑之美。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怀旧的感触,岁月的痕迹掠过,带着些许落寞和惆怅,悠闲漫步在散发悠悠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