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7/20 16:58:47
-- [分享]拜谒彭家珍
历史每翻开它崭新的一页,一个时代的风云渐渐离我们远去。也许那些发黄的故事,不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但是没有他们,也许我们的民族灾难更加深重,社会进步更加迟缓。缅怀他们,牢记历史,也许就是我们为祖国发奋图强的真正动力! 据史料记载:彭家珍,字席儒,四川金堂人(现青白江区城厢镇)。1888年出生,年青时即受文天祥、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观念。1906年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後赴日本考察军事,又入四川高等军事研究所。1911年秋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京、津、保支部军事部长。武昌起义後,以良弼为首的满洲贵族组织宗社党,誓与人民为敌,顽抗到底。为扫清革命障碍,他即于1912年1月25日暗藏炸弹,炸死良弼,自己同归于尽,年仅24岁。 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他的家乡城厢镇设有“家珍公园”。为实现孙中山先生“建家珍忠烈祠”的遗愿,国民党曾于1938年,在公园内建有彭家珍纪念祠堂,筑纪念碑一座。由汪兆铭撰《先烈彭大将军传》石刻小字。碑身四面分别刻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考试院长戴传贤题写的“先烈彭大将军殉国纪念碑”大字。家珍此举震慑了清帝退位,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应该说彭家珍用自己不到24岁的年轻生命,换来中国国民革命的提前胜利。同年3月29日,孙中山大总统批准追赠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忠烈祠。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毛泽东同志签发彭家珍烈士家属光荣证书。 然而,这样一个具有中国革命历史转折性的人物,我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读到过,即使有我想也是一笔一带而过。2000年的一天,我去青白江城厢镇客访,才知道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知道这里还是著名诗人流沙河故居,李鹏同志少年时避敌求学地方。面对这座古老的小镇,不由得肃然起敬。 当我踏进家珍公园,站在彭大将军碑前,不由驻足默视,为前人默哀沉思。公园内置有一个庞大荷塘,五月初荷叶正绿,荷花正鲜,莲子正翠。彭家珍出生在一个十分富有的家庭,为实现自己富国强民的政治理想,为国家为民族献出了风华正茂的生命,值得我们后来人敬仰。荷花池是不是喻意着他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呢!?为供后人缅怀,祠堂一直是免费开放。这里有彭家珍功绩馆藏,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家珍专祠纪念堂排挂着国民党元老孙文(孙中山),章炳麟,蒋中正(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于右任,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孙科,何应钦,陈诚题写的"十二道金匾",孙中山先生写的题词:功收弹丸!,诸多名人题词,亲人照片,当年报纸及挽词等。存放着1953年毛泽东同志签发的彭家珍“革命烈士”证书。 我还来到了彭家珍的故居,金堂县杨柳乡同合村毗河南岸,路旁塑有“彭大将军家珍故里”碑。碑高1.64米,宽0.85米,碑文单行楷书,嵌于石座中。彭家珍故居占地11亩,建筑面积约1/3.四周筑土墙,墙外绕渠,墙内广植翠竹,房屋均以土坯垒墙,青瓦屋面。院坝左系书房,右系客房,左右厢房之间皆有矮墙与院相隔,厅侧有过道通后院。梁檩上墨书“光绪十五年己丑季春月谷旦”;后院为起居用小四合院,主要建筑的梁、柱,皆用珍贵的红豆木制成。我还涉水踏上陈家沱,听说这里曾是彭家珍少年时,最喜欢玩耍的地方。 然而,这位值得亿万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民族英雄,却在一九九八年四月,武汉出版的《中国故事》刊登的《祸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六日,炸死清王室强硬派宗社党首领良弼的彭家珍并没有就义,而是在革命军进京后趁乱逃亡。之后他成了英帝国主义的走狗,在上海滩无恶不作,而良弼的女儿白良玉为了替父报仇,不惜沦为风尘女子,苦练武功。十八年后,她终于将正在淫乐的彭家珍抓住,彭家珍双膝跪地,连连叩头求饶。白良玉在彭家珍的天灵盖上轻轻一拍,彭当即头骨碎裂,倒地身亡。彭家珍受到前所未有的丑化,让人寒心透顶!彭家珍的家人,不得拿起法律武器,为彭大军正名,讨还公道。 拜谒了英雄彭家珍,心中有说不出的许多愤慨:旧中国让英雄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请不要让英雄后人为此再流泪!捧着沉重的中国近代史,我们余心何忍呵? 作者:方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