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长沙"文夕大火"简史-->乡音转移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30916) |
-- 作者:老黄牛 -- 发布时间:2007/6/22 11:10:52 -- 长沙"文夕大火"简史-->乡音转移 长沙“文夕大火”简史 1938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进逼湘北,湖南由抗战大后方一变而为抗日前线。鉴于沦陷城市竞资敌用的教训,国民政府确立了“焦土政策”,即对准备放弃的城市付之一炬。 1938年11月9日,日军攻陷岳阳,其先头部队已进抵汩罗江北。长沙有传言说日军已到新河(其实应是新墙河),于是,11朋12日,国民党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根据此前决议及策划,一面施放空袭警报,督促市面上民撤离,一面组织实施放火行动。长沙警备司令丰悌、长沙市警察局长文重孚、警备二团团长徐昆负责这次行动的指挥和实施。12日深夜,烈焰吞噬了长沙这座秦汉名城。当年电报业以诗韵韵部作日期代码,文韵排在十二部,故12日为文日。这场大火便以“文夕大火”载入史册。
附刘大杰、田 汉诗二首: 一 《闻日寇南侵,长沙被焚》 刘大杰 满眼胡尘拨不开,潇湘风物梦中来。 心如杜老歌三别,情似王郎咏七哀。 草木已深春日泪,山河犹是劫中灰。 金戈牧马何时定,望断龙城有将才。 二 《重返劫后长沙》 田 汉 长驱尘雾过湘潭,乡国重归忍细谈! 市烬无灯添夜里,野烧飞焰破天蓝。 衔枚荷重人千百,整瓦完垣户二三。 犹有不磨雄杰志,再从焦土建湖南。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6/25 0:19:14 -- 关于文夕大火,有许多惨烈的历史回忆。丰悌与徐昆等作为替罪羊被枪毙。有转贴如下:
鄂粤失守三湘大地战事急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侵华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疯狂地对我实施残酷的“围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 1938年10月下旬,武汉、广州等地相继被日军攻陷。之后,日军分南北两路大举进逼三湘大地,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溃不成军。顿时,地处南北之间的湖南长沙变成了伤兵难民必经之地。全城人心浮动,局面相当混乱。各方人士都在关注着长沙的命运:是守卫呢?还是放弃?是打呢?还是一枪不放让给敌人?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张治中更是焦虑万分。 11月7日,蒋介石来到长沙,就长沙局势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的党政军高级人员会议。会上,蒋介石首先“检查”了武汉失守及没有彻底破坏的原因,然后确定了新的作战方针,并批示将湖南省府机关迁至沅陵,在邵阳设置行署,统筹战区政务,于11月15日开始办公。会后,蒋与张治中进行了秘密会谈。 据当时的长沙市主席楚霖后来回忆说:“我当时是迷信蒋介石的,认为他既来长沙,态度又十分坚决地表示‘抗战必胜’,时局是很有希望的。后来事实证明,他的那一套全是骗人的把戏。”原来,蒋介石这一次来长沙,并不是布置如何保卫长沙,抗拒日寇,而是面谕张治中火焚长沙,不惜以几十万人口的古城,作为“焦土抗战”的牺牲品。 风雨欲来 密令焚城御日军 11月初,湖南临湘被日军攻陷。紧随其后,平江、浏阳、岳州及湖北的通城、通山等地遭到敌机狂轰滥炸。长沙腹背受敌,危在旦夕。 11月10日晚7时许,张治中紧急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张治中一身黄呢军服,神情十分严肃。 “日寇进逼长沙,难于坚守,但长沙决不能资敌。为了削弱敌人的力量,我们要采取焦土政策,准备将全城焚毁,一点物资都不能留给敌人。”张治中态度极其坚决地说道。 屋子里显得很沉闷,大家都低着头抽闷烟,没有什么表情。好像这个会议不是征求大家意见,倒像是布置命令。 焦土抗战,古已有之,最辉煌的战例当数1812年库图佐夫自焚莫斯科大败拿破仑。 接着,张治中让徐权提出了放火的办法:“先放警报,使老百姓逃避后再用燃烧弹放火;这样就好像是日本鬼子烧的……” 11月11日,岳阳失守。日军沿铁路线向长沙进犯而来。长沙市内治安秩序一时更乱,人心惶惶,谣传四起,称“敌军离长沙已不足百里了”,“抗战是没有办法了,听说粤汉线以东区域都要放弃”。城内居民开始大批离开,十之七八的商店已经关闭,再加之省府也开始转移了,许多人开始感到恐怖的来临。 11月12日上午9时许,正在军管区兵役干部训练班训话的张治中突然接到蒋介石密电。这份从蒋介石侍从室发出来的代号为“文”的电报全文如下: “限一小时到。长沙张主席。密。 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 中正文侍参。” 张治中不敢懈怠,立即召集警备司令丰悌和保安处长徐权,让他们尽快拿出具体办法,并指定由警备司令部负责筹备,保安处协助。 下午4时,丰悌、徐权来到张治中处,拿出了焚城准备纲要。社训总队副总队长王伟能、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许权为副指挥。末了,张治中再三强调说:“必须在我军自汨罗撤退后,先放空袭警报,使人民逃避,等到再放紧急警报时,才开始行动。你二人根据本纲要,做好细则,明日送来核定。” 突发灾变 千古名城成瓦砾 “敌人已在长沙十二里外发现!” “长沙真的保不住了,听说日军浅水兵舰三小时之内就要攻进长沙!” 从12日清晨开始,各种各样的消息传遍了长沙城的角角落落。市内治安愈发混乱了。 从中午12时起,张治中陆续接到报告:“长沙市警察岗位全没了。”“有人看见警察整队开出去。”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原计划晚上将举行万人火炬游行。未奉命令,擅撤岗位,警察在此时出了问题,张治中大惊。他当即打电话质问警察局长文重孚是怎么回事。文重孚回答说:“只把几个不重要的地方撤去了,重要的地方还有岗位。警察只集合在几个地方,并没有走。” “乱弹琴!限你两小时内恢复全体岗位。出了事拿你是问!”张治中大怒。他没有想到这个昔日爱生和旧部在关键时刻会变得这般无能。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当他再次打电话去找这位警察局长,准备与其一同上街巡查之时,警察局电话已断,无人来接。 与此同时,以长沙警备司令部的名义到处抓车的事开始多起来,连地方党政军高级官员的小轿车也一度被扣。街头开始听见散兵的枪声。以盘查为名,劫掠行人钱财的事也开始了。到晚上,全城戒严,谣传更盛,说汨罗已经失守,再加上文重孚手下的警察大批逃亡,人心更加慌乱。 在警备司令部,丰悌开始着手部署焚城准备事宜,只待张治中一声令下,“创立第二次焚城败敌的战例而名垂千古!”徐权以随省府迁移沅陵为由,督促徐昆赶紧领发引火燃料器材;徐昆也做好了演习准备,将全团分为24个放火队,当晚10时许,各种引火材料就发放到了各放火单位。至晚12时许,长沙各街道民房商店及重要设施,都已布满了引火器材;三五成群的戴有放火队臂章的武装自卫队正在挨家逐户泼洒汽油,有的还用生石灰在一些墙壁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焦”字,格外醒目。 一座千古名城,犹如一座架满干柴的炉窑;一场世纪火劫,一触即发…… 灾难发生在11月13日凌晨3点左右。 按照焚城纲要,放火队员们早在两点前就已进入各自位置了。他们都在等待着上级的命令。 “看!天心阁那边开始放火了!”有人突然发现距点火为号的天心阁不远的南门外有火光。 “是不是放火信号?” “是不是?可能是吧!听说鬼子先头部队已攻进长沙城了!一定是上级来不及下发命令,行动提前了。” “弟兄们,烧!”不知谁吼叫了一声。 神经本已绷得紧紧的放火队员们听到这一声吼叫,纷纷响应,不管三七二十一,引燃火种,挨门逐户敲几下门,算是最后通知屋内主人,便放起火来,霎时,冲天的火焰接二连三地升腾起来。冲动的兵民们,丝毫没有觉察到他们会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一处起火,各地纷纷响应,转眼之间,东南西北到处都燃起了熊熊大火。 “着火啦!快跑啊!”从睡梦中惊醒的人们潮水般地争相逃命,哭声和喊声响彻云天。人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跑得太慢的、从前线下来的受伤的官兵、年老体衰的民众、不谙世事的孩子活活地葬身火窟…… 浓烟蔽日的冲天大火将长沙城烧了个通透,一直烧了三天三夜才渐渐熄灭。 据史料记载,长沙原有四十二三万人口,八万余住户,战后人口增加了十万人左右,火前逃走了十之八九。假使大火再迟放一天,想必还能走一两万。然而12日晚8时开始戒严,市内的人们已不能逃出。火灾至少也造成了3万人丧生,烧伤者不计其数。财产损失根本无法统计。 因为11月12日的电报代号为“文”,大火又燃烧在深夜,故称为“长沙文夕大火”。 劫难惊心 三颗人头平民愤 “主席,主席,城内很多响声,已经起火。”13日凌晨两点才休息的张治中刚入睡不久就被副官王建成“啪啪啪”的扣门声惊醒。他慌忙披衣起床。 “是谁?是谁放的火?是谁这么大胆?去把丰悌给我找来!”看到城内漫天的大火,张治中怒声吼道。 少顷,丰悌来了。他是从被窝里给拉起来的。 “主席,我与徐昆都不曾下过放火命令。究竟放火者何人?外面人都传说火是由警察局开始烧起的。”看到沿途的大火,丰悌的睡意早给惊到九霄云外去了。 联想到昨日文重孚擅撤岗位,几次打电话都联系不上,张治中气得青筋直暴。 “王副官,我讲你写。就目前局势做如下紧急处置: 一、手令丰悌、徐权,严拿放火者,准予就地处决。 二、派员调查外侨有无损害,并派员持函往会英舰长,请他转知各外侨,代为慰问。 三、派保安团上街维护秩序。 四、令徐处长、丰司令及伤兵管理处汪处长,赶快对于伤兵难民,加以救济,并维护秩序,恢复交通。 五、与陈司令长官(陈诚)商量,设法恢复交通。 六、派保安第一团归蒋副司令锄欧指挥,担任火车上的装卸任务。 七、电呈委员长及何参谋总长。 八、派员并亲自召集有关人员,查询起火真相及主动者。 灾难发生后,三湘大地一片哗然。一时间责备、辱骂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呼吁对张治中严惩不贷,以谢国人。四面楚歌中的张治中面对残垣断壁、冥冥中的无数冤魂,有口难辩。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来对混乱中铸成的放火焚城一事更是痛心疾首。在初步了解事情的经过后,他沉痛地对张治中说:“这次灾难的根源是战争的失败主义,是军警民惊慌失措的恶果。” 11月14日,蒋介石在南岳得知此消息后,匆匆赶至长沙,举行了军事会审。几天之后,丰悌、徐昆、文重孚三人被处死刑。一场世纪浩劫不了了之。不久,张治中怀着痛苦而负疚的心情离开湖南去了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