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音画长廊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8) ---- 一组经典的知青歌曲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8&id=33237) |
| -- 作者:jj99 -- 发布时间:2007/7/16 19:08:00 -- 一组经典的知青歌曲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57.htm 扬子江边 - 南京知青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58.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59.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0.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1.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2.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3.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4.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5.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6.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7.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8.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69.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70.htm http://www.xuan2.com/t/1864/108171.htm 附歌词: 1、望故乡--异乡寒夜曲 |
| -- 作者:jj99 -- 发布时间:2007/7/16 19:08:30 -- 小议知青歌曲(择录) 知青歌曲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推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而创作,公开发表的歌曲,以歌颂艰苦劳动、理想抱负为主题,带有极浓重的“左”的色彩;另一种是知青自己改编或创作的“地下歌曲”,在知青中以手抄的形式传唱,它是知青心理的真实反映,是人性情感的自然流露。 荒芜的边疆,破败的农村,想像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知青们从幻想、兴奋中坠入沮丧和失望。起先,他们唱着流行的公开歌曲,借以唤起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和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唱腻了,便传抄《外国歌曲200首》聊以自慰。这些现成的歌曲尽管旋律优美,但总有词不达意的遗憾,于是知青们便开始借用这些曲谱填上反映自己生活和心境的词,“知青地下歌曲”就这样诞生了。 知青地下歌曲绝大部分是这类借曲填词的。在福建沿海地区,知青们收听到台湾电台播放的,在20世纪80年代才在大陆流行的《绿岛小夜曲》后,即填上这样的词:“回到家中看到了憔悴的老妈妈,心中好像那茅屋的风雨夜,几个月的离别并不长久,妈妈你怎么思念?莫不是你的女儿脸庞清瘦,异地的山峰夺去了她的青春,女儿的心无比凄凉,妈妈哟,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的身边?”忧伤的旋律,悲戚的歌词,催人泪下。这首歌在知青中传唱后,尽管某些地方曲谱有所变化,但忧伤的基调不变。 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歌曲,在知青地下歌曲中占很大的比例。许多大城市的知青都有他们自己的思乡歌曲,如北京知青有《山西知青离乡歌》,南京知青有《南京知青之歌》,重庆知青有《重庆呀我的故乡》,广东知青有《广州知青歌》。这些歌曲曲调委婉优美,歌词凄凉无助。 《山西知青离乡歌》是由北京女十二中两名红卫兵作曲作词的,此歌仿山西民歌风格,极具悲怆凄楚的韵味。 在众多的知青歌曲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南京知青之歌》,词曲作者任毅是1968年下乡到江苏省江浦县插队的南京五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随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入了解,知青们普遍有一种失落感,一种难以排遣的郁闷和思乡的情绪油然而生。于是在1969年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任毅怀抱吉他,完成了《我的家乡》。”这首歌很快在知青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被广为传唱。正因为是知青自己创作的歌曲,自然就没有更多的讲究和规矩,传唱过程往往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歌词常常有些小变化,为了更能唱出自己的心声,知青们往往把“扬子江畔”、“钟山脚下”、“南京古城”改为自己家乡的山河名和城市名。段落被任意添加,最长的达7段。由于这首歌是以一种忧郁的调子表达知青的真实情绪和处境,因而在传唱过程中被冠名为《知青之歌》。任毅的一些朋友曾学着列宁评价《国际歌》的口气说:“凭着这首《知青之歌》,你可以到处找到朋友,找到吃,找到住。”当《知青之歌》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时候,词曲作者任毅却因这首歌,被扣上了“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现行反革命的罪名,被判处10年徒刑。 平心而论,当时在全国各地秘密流传的,由知青创作或改编的知青歌曲都没有反对上山下乡运动的意思,它只是表达了一种忧伤、思念和无望的情绪。事实上,部分这类歌曲依然有政治口号在其间跳动。“再见吧,可爱的故乡,再见吧,亲爱的爹娘。明天我就要走了,去建设祖国的边疆。妈妈的笑眼里迸出了泪花,妹妹也倚在怀里直嚷嚷:‘哥哥,长大我也要去,做一个青海姑娘’”。用电影《英雄儿女》插曲曲调重填的这首知青歌曲:“最新指示下达后,马上就要别故乡,别故乡。告别亲爱的朋友们,知青就要去远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炼红心。”既有知青响应党的号召的决心,又有离开亲人和朋友的伤感,反映了知青复杂的心态。 青春与爱情如影随形。虽然在极左的年代,爱情与黄色划上了等号,被声讨、被围剿,但是人性的情爱之火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浇灭的。在文化贫瘠的乡村和边疆,正处青春年少的知青们,尽管爱情受到更为严厉的扼制,但他们用自己的歌曲唱出了对爱情的渴望:“当我听到马嘶声,我就知道谁来了,我静静地等待……”“长长的辫儿红红的脸,小妹的秋波zhang过来(zhang:四川话“抛”、“送”之意),可惜阿哥是近视眼,小妹的秋波没看见。” 这首由藏族民歌《献给亲人金珠玛》曲谱改词的知青情歌,唱出了爱情带给他们的欢乐:“不捡烟锅巴呀,不喝加班茶呀,也不去打群架,扇上一个漂亮的盒盒儿(即姑娘),带到农村去安家,嗦呀啦嗦,带到农村去安家。” 知青情歌往往是与家乡连在一起的,当他们歌唱家乡时,是多么希望在温暖的故乡有一个朝思暮想倾心相爱的恋人。《重庆呀我的故乡》和《广州知青歌》正是围绕着对家乡姑娘的思念而展开的。 知青恋情往往是不稳定的,因为他们的未来不确定。一旦一方因招工、参军、升学而离开农村,城乡差别也只能使他们劳燕分飞。因此,在知青情歌中反映失恋的俯拾皆是:“挂着两颗伤心的泪,我独自徘徊,你可知道我为谁在流泪?”“雨啊雨啊你告诉我,为什么她心儿容易变?”“请你忘记我,分别不是我的错。请你不要恨我,恨我我会难过。”“你我鸳鸯两相离,相隔千万里。不是我呀没良心,不是我不爱你,我的小妹呀。” 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喜欢用对歌来表达彼此爱慕。在少数民族地区插队的知识青年,就把这样通俗活泼的歌唱形式引进了知青情歌中。在内蒙草原就有这样一首知青情歌对唱:女:“天上的绵羊呵请你慢些走,我要宰一头,献给我亲爱的人啖个够。”男:“天上的牛群呵,请你慢些走,我要杀一头,献给我的岳父我的好丈母!” 在贵州省斑竹河公社,来自重庆的知青把藏族歌曲《献给亲人解放军》改成了情歌对唱:男:“哎,是谁帮我们洗衣裳哟?女同学!”女:“是谁帮我们挣工分哟?男同学!”合:“斑竹河来斑竹河,斑竹河水清幽幽,我们从重庆来斑竹河,斑竹河的知妹爱知哥。” |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7/17 12:40:43 -- 那个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啦! 谢谢你帮我们回忆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