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浏阳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7)
---- 情感故事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7&id=20403)
|
-- 作者:围山杜鹃
-- 发布时间:2007/3/6 15:08:35
-- 情感故事
不是花中偏爱菊
我生在秋天,取名为秋菊。待稍稍懂事,我便追问父亲,众多兄弟姐妹,为何就我的名字俗也?父亲笑而不答。下乡后,我曾一度改名,可回城后,同学亲友仍大呼小叫我的土名,既然改不彻底,我只好用回原名。 说来也怪,自从被乡亲们推荐当上民办教师后,我便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老土二八的名字。其原因是从土屋木楼的校舍到居住的竹林茅房,那里有一条开满了野菊花的小路。大自然不经意的点缀,总是舒展着当时我对未来前途的迷茫与希望……几年后,我与同是民办教师的一位知青男友交往,他很热爱文字。我从他口中得知了唐朝诗人元稹的一首写菊的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他借用这首诗表达他的心声。而我却从中体会到父亲给我取名时倾注了一份深沉的爱。我生在九月,父亲也许希望女儿能象菊花一样耐寒傲霜,正直而朴实无华,永远像普通百姓那么吃苦耐劳。友人说我的名字与个性相当吻合。从不悲春伤秋,遇事淡然冷静,后来男友伴着家里复杂的海外关系落实政策,他不得不舍弃友情因此出国,而我却仍无悔地当我的乡村教师。 那一段有菊相伴的小路,或许为我未来的岁月奠定了“宽容与爱”的气魄,使我在人生路上从事教育的数年中,得到了不少家长与学生的肯定。我可以自豪地地说我在小城的名气都是与青春的历程分不开的。我始终对那方水土有一颗感恩的心。 如今我已到了退休的年岁,为能有桃李满园的秋天而收获着快乐。同时,我会经常想起已故的父亲,远去的友人,更会想起那首《中华民谣》的老歌。其中的歌词总令人感动: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香满头……
|
-- 作者:知青娃熊靓
-- 发布时间:2007/3/6 20:24:40
--
|
-- 作者:光华99
-- 发布时间:2007/3/6 20:33:02
--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香满头……
|
-- 作者:围山杜鹃
-- 发布时间:2007/3/6 21:03:13
-- 菊颂
|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3/6 21:29:37
--
我更喜欢这首——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 作者:zqw赶集
-- 发布时间:2007/3/7 21:55:15
--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7/3/8 0:21:09
--
这名字好,秋菊人人爱呀!
|
-- 作者:东篱菊
-- 发布时间:2007/3/18 21:45:00
--
我爱淡淡的菊香 金秋 熏风中 送来一丝 淡淡的菊香 落寞的心里啊 平添了几分暖阳 喜秋菊高洁不畏霜 含苞吐蕊花怒放 默默无闻篱旁 香沁尔心房 人亦似花 红尘中 淡然
|
-- 作者:知青娃安玲
-- 发布时间:2007/3/18 22:54:50
--
写的好和的也好,你们都是才子啊!佩服了!知青内真是大有人才那,
|
-- 作者:苦椎山人
-- 发布时间:2007/4/16 2:44:24
-- [灌水]
宽容与爱 ---读<不是花中偏爱菊> 杜鹃的"情感故事"问世有些时日了,当初只是好奇:这个妹妹居然把爱情故事搬上了知青网,胆子不小啊!仔细一看,才知道作者撰写的文章并非"花前月下"的事.而是以解读自己的名字为引子,叙述了与菊花的难解之缘.文章虽然对菊花着墨不多,但对菊的朴实无华,耐寒傲霜的品质给予了充分的发挥.全然不顾好友"偏爱菊"的表白,倒是在琢磨老爸取名的用意上下工夫,真有点忍俊不禁.最后的分手,那也就顺理成章了(我老是改不了调侃的毛病). 通观<菊>文,觉得作者之爱菊,并非附庸风雅的无病呻吟.是她良好的家庭教育使然.如果不变天,她不是大家闺秀也是小家碧玉.文革时期,她全家被流放到浏东山区.绝望自不必说,但她俨然就是一颗耐寒傲霜的山菊.小小年纪,以宽容和爱,溶入山区,热爱新家,也爱恋着路边的野菊花;,以宽容和爱,厚待身边的人和事,好友离去,她没有"悲春伤秋",当了民办老师,还念念不忘乡亲们的"推荐"......宽容和爱成了她的涉世哲学,始终伴随着她教书育人的生涯. 我则不然.我有一首小诗是描述当年刚刚当民办老师时的心境:头两句是:"披星戴月务农桑,忽被唤进村学堂.......".一个"唤"字,体现了我和她的差别.我是一个被"阶级斗争"学说扭曲了思想的人.是一个被"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教导熏坏了的人.与菊文作者之胸怀,相去甚远. 快到六十了啊,恶习难改!当然,我对世人却不乏热情.与山民亲如兄弟,与朋友情同手足,尊老敬贤,乐善好施.到了知网后,众"乡亲"的系列"老来乐"新生活有声有色.楼主的胸怀,沙发,椅子们制作的精美图片.无不让我心旷神怡."多学手艺,多娱乐",用宽容和爱,伴随余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