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张谷英村的屋与天井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48151)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2/11 0:10:10

--  [原创]张谷英村的屋与天井
穿行在高大空幽的房子中,长满绿苔的天井沐浴着柔和的天光。黝黑的院落深处,有一只被火苗舔得咝咝做响的壶。时间似乎停止于此。乡人们任我穿行于屋里屋外,面对相机,他们依旧从容地干着自己手中的事情,仿佛我们这些外人根本不存在似的。
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族内人团结和睦,而且不以族大而欺压附近异姓邻居,与邻村人关系友善,互相帮助,许多老人主动帮助年轻人照看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白天劳力出工后,屋场里也没有关门闭户的现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张谷英村是我国惟一一个由同一家族繁衍且保存完好的古村落,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古建筑群,由其始祖张谷英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形成于清代嘉庆时期,历经600多年历史依然保存完好。

  被誉为“民间故宫”的张谷英大屋是典型的明清古庄园建筑风格,大屋内大小房间1732间,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独具特色的60条巷道四通八达,把整个屋场连成一片,走遍张谷英村,可晴不曝日、雨不湿鞋。更为奇特的是,张谷英村天井底下横竖有序的石条下,有四通八达的隐形水道,水平适度,无一疏漏,水道通向村外的沟渠注入河流,百年未疏不堵。

  目前,张谷英的后辈已繁衍到第27代,聚居大屋里的子孙达2600多人。这里民风淳朴,数百年来人们讲道德、明礼义、事农桑,形成了百忍家风的良好传统,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农村民俗风情、道德观念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作者:合意人
--  发布时间:2007/12/11 9:42:00

--  

     欣赏了!这副怎么暗些。请介绍!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12/11 16:49:20

--  

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族内人团结和睦,而且不以族大而欺压附近异姓邻居,与邻村人关系友善,互相帮助,许多老人主动帮助年轻人照看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白天劳力出工后,屋场里也没有关门闭户的现象。

桃花源里可耕田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2/11 20:28:01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合意人你好!应你的要求将原片作了些调整,并作些说明和感想与创作的思路如下:仅是个人爱好和体会,决不强加于他人或抑旁人的赏片风格。

        首先走进村里给人的感觉,恬静、古朴、熟悉却有极为肃穆,象翻看历史的画券,象品尝历史的尘埃,更象怱怱过客来骚扰这里的宁静与祥和。      

    当你脚踏青石板,迈过高高的门坎,穿过布滿青苔的天井。朴面而来的烟熏火烤后的屋宇,漆黑一团的屋顶散掛着几缕蜘蛛网,弥漫着特有的其中掺杂着各种植物散发出来的余香。也许这种混合的原生态的香味已播散和飘逸了不知多少年多少代,让我们这些闲客顿觉一种莫名的惊诧和既亲近而又十分遥远的复杂心情。

         基这种心理状态,我好象又回到年轻时那种身背画夹云游四方的境遇,心灵有一种冲动和想表现它的一种欲望。

      穿过一道门突现眼前这场景,家什物件错落有秩,一切是那么随意然而却又是那么固有和那种牢不可破的感觉。我未用补偿曝光把它拍了下来,目的是不想打破我心灵的快感与记忆,黑就让它黑到你我无法辨认里面究竟还有什么的境界,留一点空间让我们去想象吧!因此未作任何后期处理!(本人也不喜欢对原片作qs处理,也许这是我的缺陷与固执所致)  

         这张照片是低调的也许有点沉重和寂静。还想谈点什么恐怕文不对题、故弄玄虚让朋友们误解。一些见解和心得也是俗不可耐、幼稚浮浅见笑了朋友们!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2/11 23:12:33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2/11 23:17:54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岁月的苍桑!有也是一种怀旧和思念。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7/12/12 9:25:47

--  
农夫的这种对于艺术的追求与执着,本人表示万分的钦佩."相机就是你说话的工具,你想表达的就是你心底的语言,"这是农夫对静物拍摄的秘决和体会,他曾经告诫过我.这次他对张谷英村所有的报道我都看过,从中去体会他"心底的语言".他的解释又给我上了一课.谢谢你,农夫!
--  作者:合意人
--  发布时间:2007/12/12 9:29:43

--  

农夫:你好!

      认真学习你拍照的心情和使用的手法。在以后的实践中领悟和摸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