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分享] 养大的儿子成了客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47166)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11/28 20:31:44

--  [分享] 养大的儿子成了客

养大的儿子成了客

有一个朋友是做婚庆的,那天人手不够,找我帮忙,布置一下婚礼现场。婚礼过程中,我负责泡泡机,也就是在司仪调动婚礼现场的气氛时,我要赶在每一次掌声响起之前释放肥皂泡,这样掌声响起时我的肥皂泡才能达到制造浪漫气氛的效果。所以我就坐在靠近婚礼舞台的宴席上,同新娘新郎的亲戚朋友们一道进餐。

婚宴开始后我才知道,今天的这对新人是城里女儿乡下郎。新娘是本城人,新郎来自遥远湖北的乡下。这次宴席上的来宾主要是女方亲友,男方那边等一个月后到湖北再办一场喜事。

其实不用司仪介绍我也知道坐在我旁边的就是新郎的父亲,因为从外貌特征和衣着来看,只有此人明显来自乡下。我给面前的这位乡下汉子敬酒,因为我知道他虽然表面上有些拘谨,但他内心里的幸福是无论如何遮掩不住的。我说您老有福啊,儿子有本事,一表人才,给你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媳妇。他连忙举杯,连说好,好,好,然后就把酒干了。

婚礼现场总有那么一种热闹而又带着浪漫的气氛,红地毯,美丽的新娘和帅气的新郎,来宾们觥筹交错……但是在这热闹的氛围里,我明显感觉到这位来自乡下的新郎的老父亲,似乎是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冷落。和在座的各位来宾本不相熟,又不了解本地的风俗人情,而且由于方言缘故交流也不畅通,所以他只在自己的桌上频繁地举杯,邀请大家一道喝,可是这一桌喝酒的宾客太少,到后来只剩下我和新郎父亲相互之间敬酒了。

当乡下老汉知道我也是乡下人,现在在城里读书的时候,就觉得我和他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每次碰杯后都和我说很多话。说新郎的母亲晕车,家里还有老人和鸡猪,过不来,这次只是他一个人过来的,过几天就回湖北。说他有两个儿子,这个是大儿子,从小读书好,考到北京读书,后来就到这边来工作了。小儿子读书也不错,今年也要考到北京去。

我说,那你是真有福气,两个儿子都给你争气,以后他们会好好孝敬你的。

他们小两口,以后在这边,一年还能回几趟老家,倒是会经常去媳妇娘家。以后我和他妈在乡下,没什么大事情,也不会轻易开口让他们回去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常年不回家,回去了也都是客人。说到孝敬,也是图个名誉,大不了回乡下,门口人都说某人儿子在外面有本事,娶了个城里的漂亮姑娘做老婆,做父母的脸上有光。他们年轻人在城市里结婚要花钱,买房子要花钱,过两年生孩子要花钱,再过两年孩子要上学了又要花钱。儿子心里想孝敬口袋里紧也没办法。就像你现在读书,以后在城里工作,一年有多少东西孝敬你父母?孝敬也不是光挂在嘴上的吧。

老汉说着朝我呵呵笑,问我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既实在又有理,于是又敬他一杯。

儿子养大了,读书好,我心里高兴,但按照乡下养儿子养老的想法,其实我把儿子都养成了别人家的儿子了,养成了我家里的客。老汉喝酒之后接着说,他,老汉指了指新郎,读高中开始,就常年住在学校里,后来读大学,又读了研究生,离家越来越远,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回家我都感觉是客人回家了。现在在外面成了家,回去得更少了,就更是客人了。老汉又说到我,他说其实你也是啊,从你读高中考大学时候起,其实你爸妈就把你当成了家里的客了,每次你回家他们肯定很少让你再和他们那样去做农活,还会买些平时根本不买的菜来改善你的伙食,你看你是不是成了你爸爸妈妈的客人了……

老汉又要和我碰杯。其实他的一番话,早已把我从热闹的婚礼现场带回到我遥远的家乡了,我在想我是何时成为生我养我的父母家的新客。

新娘新郎来向这桌的客人和公公敬酒的时候,老汉已经醉了。但我知道,纵使是把儿子养成了客人,老汉还是打心眼里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刚刚说过,他还在努力把小儿子养成客人。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11/28 20:37:15

--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11/28 20:47:47

--  

    应该说这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无奈。

    田园牧歌式的旧式生活,三代同堂、五代同堂也不稀奇,一家人朝夕相处,卿卿我我,其乐也融融!

    现在再要享受那样的传统生活是很难了!时代变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压力,也不能怪谁。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7/11/28 21:18:37

--  
可怜天下父母心!把儿子养成这样的客人,父母都是心甘情愿的!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11/28 22:10:15

--  

其实不论儿子还是女儿,现在基本上只一个,孩子大了,总会出去闯天下的,这也是自然规律。若建国初期就搞计划生育,我们中的许多人就不会出现,而现在这一大堆人都来哒,人太多,便只能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就是在身边,今后小两口招呼四个老的一两个小的,怎么搞得过来。我们这一代人注定就是这个命哒,自家招呼自家算哒,还过十来年,我们游不动哒,就一大帮人去一个大养老院号好房子,干脆每天面对面扯谈,也不用上知青网哒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11/28 22:24:11

--  
彭老师那还是要享一下天伦之乐再去不迟呀!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11/28 22:28:50

--  

做父母的无奈中也有些许的幸福和甜蜜。


--  作者:小草
--  发布时间:2007/11/28 22:29:20

--  
以下是引用pengje在2007-11-28 22:10:15的发言:

还过十来年,我们游不动哒,就一大帮人去一个大养老院号好房子,干脆每天面对面扯谈,也不用上知青网哒。

  好主意!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1/28 22:30:18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11/28 23:01:03

--  
以下是引用友情周末在2007-11-28 22:30:18的发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你这是“太极图说”,的确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