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分享]欣赏子牛兄的佳作;我家小妹!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46110)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1/15 23:31:48

--  [分享]欣赏子牛兄的佳作;我家小妹!
[原创]<<我家小妹>>

                                              
  
     她只小我一岁,小时候跟我一般高矮,性格不似一般女孩子文静,和怯弱,倒比一般男孩还要倔强。她最喜欢成天跟着我跑,若    不是   口里"小哥小哥"地叫个不停,别人一定会把 她当作我姐姐的。  
     虽然有不少人持这种误解,但她从来没有不把我当哥哥的时候,那时我们的父母还在,父亲总喜欢 把邻家的孩子们都叫到家里来做作业,孩子们也很乐意来我家,因为我父亲特别和善,母亲也好客,小孩子们可以常常得到一些平时吃不到的零食。父亲还很乐意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对答对提问,作业做得好的孩子,还发点奖品给予鼓励呢。来我家最多的就算刘祖茂姐弟,和鲁小兵兄弟了。我们这群孩孑中成绩最好的,耍数我妹妹,和鲁小兵了,所以他们能经常得到我父亲的奖品了。妹妹为了得到我的同意让她跟着我跑,总是把得到奘品分给我,从来不在我跟前趾高气杨。直到现在,我们兄妹情谊都很好,她也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小哥.小哥"的叫着我。
    文革时父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厄运,并殃及到母亲和我全家的兄弟姐妹,把我和妹妹读初中的权利都剥夺了,我们成了知识青年,被一个一个相继发配到荒凉,偏远的农村,各自去谋生。 我妹妹十六岁多一点就下放到一个偏远,落后的的土家族寨子里,那里人们几乎还过着半原始的生活,主食是玉米,红薯,吃顿大米饭算是侈肴了。人人头上围着一条头帕,走近一点一般酸臭扑面而来,满是头油垢的头帕扔到水里,绝不会下沉的。这里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田间,地头, 劳作。十天,半月,去赶一趟场,要翻过几座大山,早上去,天黑才能回来。

    我妹妹在家时最小,大家都有点宠她,在这样的环境下,她默默的承受着这生活给她的艰难,与不幸,居然交上了当地的几个土家族姑娘做朋友呢。

    当时我也下放到一个湖乡的生产队,可我却不安份的呆在生产岀工,却像一个唐,吉柯德式的游俠。身无分文,却滿世界游荡,凡有知青下放的地方便有我游荡的足迹。  我游荡到妹妹所在地方看到这里的一切后,心中十分的不忍,回长沙后向父母谈起了妹妹的情况,父母知后心急如焚,好在父亲本来只是技术工程师,又实在查不岀什么问题,所以形势没那么紧张了。我父亲下放在条件稍好一点安乡县,帮一个公社建了个颇为先进的宣传毛泽东思想广播站,父亲便以这一点成绩把妹妹转到了该公社。妹妹担任了广播员,和文书等职,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能到公社里当一名工作人员,对妹妹境遇来说是起了个翻天履地的变化了,不用愁吃不饱饭,也不会日晒兩淋了。在这块相对滋润的土壤里,妹妹充分发挥了她吃苦耐劳的优点和工作上任劳任怨的作风,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经常以一颗善良的心,尽可能的去帮助别人,在当地赢得了一片赞杨之声。                                  
    转眼到了七四年,我父亲六十岁了,按当时的政策父亲退休可以由一个儿女耒顶职。当我们全家都来商量着我与妹妹之间,由谁顶职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说:“让妹妹回来照顾爸爸妈妈吧。”

    妹妹回来了,妹妹顶了父亲公职,参加了工作,同时也担负照顾父母的责任。 我父亲是个知识份子,好学、上进是他的一贯品格。他对妹妹说“以你目前文化程度决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 的,从今后你必须糸统的学习”,妹妹便从初中一年级起开始糸统的学习,所有课程都由父亲亲自辅导,从此妹妹在工作之余开始了兩叁年的刻苦学习。

     我偶尔从农村回到长沙过年过节,看到她总是写呀,画呀,算呀,那个年代连电风扇都没有,炎炎的夏天夜晚一把扇子,一条毛巾,一盆冷水,寒冷的冬天,一个热水帒,妹妹凭着惊人的毅力,硬是把文革中落下的初,高中,的全部课程补了上来。还考上了当时的第一届电大,用她的话说,小哥,我爭了这口气。我心中实在佩服她,从那时起我对妹妹有了一股深深的敬意。
    转眼又过了三十多年,妹妹已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在几十年里妹妹在单位的多个部门工作过,但无论到那里都能得到大家的肯定。现在她己光荣的退休,每天都进行一些康健的娱乐活动,她的歌唱得可好呢,最近还上了湖知网,她看到了好文章还不时的跟帖,说不定她也会写出她的故事来呢。只有一点她还是没变,还总是“小哥、小哥”的叫着。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1/16 0:07:16

--  

子牛兄说他的妹妹,就是下在安尤的随缘。我向知青朋友们推荐佳作的原因有三。

其一,子牛兄他们一家和我们所有的家庭一样,既平凡而又普通,但是父母的爱、兄妹的骨肉之情却又是那么的不平凡。

其二,随缘的执着与追求,在那个时代又是多么的艰难。有时候我们会扪心自问,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到底做了什么,随缘的成就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其三,随缘妹这种精神在知青年代,我们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有过。回忆这些拼搏是激励我们后一代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检讨自己一生的作为,有一个很好的借鉴。

这只是我想转贴让朋友们欣赏的理由!


--  作者:寒江雪
--  发布时间:2007/11/16 8:25:11

--  
    小哥爱小妹,同胞骨肉情,难得的姊妹同上湖知网。为他们的文才喝彩,为姊妹情深而喝彩,为他们幸福晚年而喝彩!
--  作者:随缘
--  发布时间:2007/11/16 10:24:00

--  
以下是引用寒江雪在2007-11-16 8:25:11的发言:
    小哥爱小妹,同胞骨肉情,难得的姊妹同上湖知网。为他们的文才喝彩,为姊妹情深而喝彩,为他们幸福晚年而喝彩!

      谢谢农夫哥,谢谢寒江雪兄!

     谢谢小哥!


--  作者:随缘
--  发布时间:2007/11/16 10:48:45

--  
以下是引用孺子牛在2007-11-15 16:39:37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六六顺在2007-11-15 11:38:57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易山在2007-10-7 19:29:58的发言:

   兄妹相惜,手足相依,

   祸福与共,甘苦同心。

    同胞就像天上的雪花,是从许多水中有缘才结在一起的,惟其难得,所以珍贵。小哥,你是幸福的,妹子,你也是,珍惜吧!梁伯伯,阿姨在天上看得见,会很欣慰的。


      子牛文章情深意重,易山点评义重情深。谢谢!

    六哥点评得好!这种情和义的重量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有多么重。易山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朋友,她的善良和义道是无法用“谢”字来回报的,六哥应该明白我的心情。谢谢六哥!

我真的很感动,感谢哥哥们和易山妹!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11/16 10:56:47

--  

好感人的文章! 好生动的往事!好佩服的同胞情!不简单呀!祝愿你们同胞兄妹永远健康幸福!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7/11/16 12:15:10

--  

       看了农夫的转贴,很受感动.完全同意他转贴的理由.子牛兄妹一路走来,经历几多磨难与坎坷,尤其随缘妹妹,在先下放的那种贫穷落后的地方,居然可以忍耐,难!佩服!

       其实,家里凡兄弟姐妹多的,何止只下一个?有两个,三个,我家下放了一半:四个!大家都不容易!


--  作者:小草
--  发布时间:2007/11/16 14:48:16

--  
   谢谢农夫的转帖。让我们看到了子牛、随缘这一对知青兄妹之间难能可贵的骨肉亲情,看到了随缘身处逆境的执着与追求。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我们这一代知青所共有的不畏艰苦,坚忍不屈的拼搏精神!我为他们的兄妹情深而感动,为他们的知青精神而赞叹,为他们取得的成就而骄傲,更为他们的晚年幸福而祝福!
--  作者:孺子牛
--  发布时间:2007/11/16 21:33:28

--  

    谢谢农夫兄的抬爱,因小弟实在是水平有限,写这 <我家小妹> 只是一种自我真情的道白,能得到兄等众位朋友的鼓励,弟己是万分感激。

    近来常来安乡流连,并从安乡的栏目上看到许多大哥,大姐的佳作,从中得益非浅,今后仍希望诸位的赐教,小弟有礼了。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11/16 21:43:32

--  
以下是引用安乡农夫在2007-11-16 0:07:16的发言:

子牛兄说他的妹妹,就是下在安尤的随缘。我向知青朋友们推荐佳作的原因有三。

      其一,子牛兄他们一家和我们所有的家庭一样,既平凡而又普通,但是父母的爱、兄妹的骨肉之情却又是那么的不平凡。  

  其二,随缘的执着与追求,在那个时代又是多么的艰难。有时候我们会扪心自问,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到底做了什么,随缘的成就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其三,随缘妹这种精神在知青年代,我们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有过。回忆这些拼搏是激励我们后一代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检讨自己一生的作为,有一个很好的借鉴。

这只是我想转贴让朋友们欣赏的理由!



完全赞同农夫的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