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长沙老街化龙池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46027)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11/14 23:26:44

--  [原创]长沙老街化龙池

      长沙化龙池是我儿时的记忆里最深刻的一条老街。50年前,我家就住在织机街,到我就读的大古道巷小学去念书,这条窄窄的街巷就是必经之路;踏着木屐、打着油纸伞、背着书包,威风凛凛地奔跑在坚硬的麻石上发出的一串串“地多地多”的声响,至今还在我的脑际回荡。

      站在这古老而熟悉的小街上,回顾着世事的变迁,不胜今昔之感!

       今天的化龙池地处繁华的市中心,东起蔡锷南路,西至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黄兴广场,北接苏家巷,南临大古道巷。

       化龙池狭窄的街巷、贫乏的资源仿佛向人们述说着老城区千百年的沧桑。在这片被市府规划为六大文物社区的土地上曾经有过“化龙”的古老传说,有过象征着封建王朝神圣礼仪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孔庙,有过木履、油鞋、纸伞一条街的喧哗,也有过民国时期程潜公馆的灯火辉煌。化龙池社区因化龙池麻石路和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巷而闻名。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载,明万历九年时为玉带街。清雍正时始铺麻石路面。麻石路下是长沙的七公沟,现存遗址。旧时化龙池长沙为油鞋店集中地,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故居,近现代革命人士程潜、刘建绪的公馆,革命刊物湘江评论的印刷厂均在此地。

       这条街虽然不起眼,却流传了古长沙的一

美好的故事:相传古代长沙的一铁匠为了降伏孽龙,毅然舍弃了自身的性命,从而挽救了全城人。化龙池由此而得名。

       如今这一典故在重修以后的化龙池得以艺术化的再现。化龙池是我市仅有的四条麻石街巷之一,而且每一块麻石都经过了数百年历史的洗礼。行走在麻石路上,道路两排的仿清民居一一印入眼帘。虽然是短短两百多米的距离,却让人深深感受到,窗楹门台中流露出的古朴意韵。据说当年铁匠降龙的地址已无从找寻,但老街上的人们许多记忆却难以忘怀。此前由长沙市和芙蓉区两级政府共同斥资三千万元,打造了化龙池特色商业街。改变了这里以往脏、乱、差的状况,并利用其身后的商业基垫打造了湖湘旅游文化牌,使之成为一条以经营特色湖湘文化产品为主的商业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11/14 23:28:10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1/14 23:47:41

--  

50年代我的家就是现在骨伤科权威曹医生的房子,那时正如沙阳兄所言,踏着木屐、打着油纸伞、背着书包,……。    

  星期六陪着老妈重温了化龙池的新颜,儿时的邻居、街边的水井早已不存在了,那木履店、纸伞铺的儿时玩伴都远走各方。还有那打铁的铺子,那炉火映红古董色粗胳膊抡大锤的汉子,和钉钉敲打点锤的打铁师付……。

一切都在昨天的记忆之中,老妈倒是记得清楚和我慢悠悠的讲述这城南旧事。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11/15 21:07:17

--  
我喜欢这样的帖子!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11/15 21:36:16

--  

沙阳和农夫:那时你们就是邻居?!踏着木屐,打着油纸伞,背着书包。。。。。。没有打过架吧?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1/15 21:46:41

--  

沙阳兄的母亲教过我的小哥,那时我们老实不相往来!

但同在一个学校读小学,沙阳兄那时是高年级的学长,他才懒得理我们这些小粒子!          

     上得湖知网进入安乡家园才知沙阳兄的情况,你看世界就有这么大!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11/15 21:50:02

--  
以下是引用笔架山人在2007-11-15 21:36:16的发言:

沙阳和农夫:那时你们就是邻居?!踏着木屐,打着油纸伞,背着书包。。。。。。没有打过架吧?

打就打吧,俗话说得好,“不打不相识”。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7/11/15 21:56:46

--  

那时候要是打架,农夫肯定打不赢!现在。。。就不知道了!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11/15 21:58:55

--  
“化龙池的回忆”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那条窄窄的麻石路一直通往外婆家,外婆中风瘫痪在床的日子里,母亲每周都带我去看外婆,帮她老人家洗澡剪指甲。母亲的孝心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11/15 22:00:38

--  
以下是引用原生态在2007-11-15 21:56:46的发言:

那时候要是打架,农夫肯定打不赢!现在。。。就不知道了!


现在要打,估计是个平手,沙阳哥、农夫哥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