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古亍探访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42483)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10/7 19:37:09

--  [原创]古亍探访

                                                    古亍探访

       今天应约笔架山人夫妇和农夫赴长沙著名的亍道~~太平亍去看看,这是我孩时经常来玩的地方,这次政府投资把这条闻名的商业老亍尽量恢复原貌,已近扫尾工程,边走边聊探访其历史和民俗风情,拍了些图片大部分都是此亍的建筑文化,共大家分享。

                                             为古街建古典新脸
  
  一座三开间的全石构牌坊已静静矗立在太平街北入口,牌坊宽12米,其中中间部分宽6米,两边开间各宽3米,牌坊正楼高约9米,柱顶最高处达10.5米,细节部分的精美花纹由手工雕刻。
  
  牌坊由重约9吨的300多块福建花岗岩整体砌成,上面“太平街”三字源于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神策军碑》。随着各个历史时期古建筑风貌的基本恢复,街区的“猫拱背”封火墙、雕花古窗栏、古长沙院落庭园、遮日大古树等依古仿古各式街景,将这座长沙城中最大的古牌坊衬托得古香古色,聊过身了忘了拍照,有点遗憾。
  
                                   百年戏园茶馆重回太平街
  
  根据清末湖南第一家湘剧戏园原地复建的纯木戏台“宜春园”已落成,它位于西牌楼街与太平街相交的东南角,戏台坐东朝西,为三间二进单歇山九脊屋顶戏台,青黑色筒瓦与朱红色木构相搭配,局部雕花贴金箔,既显沉稳大气又不失华美。
  
  清光绪34年(1908年)开业的宜春园集茶馆与戏园于一体,由当时的沈姓商人建于太平街孚嘉巷。该戏园仿北京“广德楼戏园”款式营建,演出湘剧,是湖南省第一家湘剧戏园。厅内造三面舞台,台前置茶桌方凳,卖茶而不售戏票。这种边喝茶边看戏的娱乐方式,在清末被称之为“视听之娱”。当时,湘剧仁和班、春台班在此演出,晚晚座无虚席。
  
  现在仿制的戏台采用传统歇脚山屋顶,屋檐采用传统的“蝼蜂窠”装饰,整个“蝼蜂窠”镶上了336朵金色小花。戏台还有麟凤呈祥、雕花梁坊等特色工艺。
  
  不久,长沙市民有望在太平街重温在清末民初年间,老长沙市井繁华中的那一份闲逸与风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7/10/7 19:43:01

--  
     等商铺都开张做生意就会热闹了!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10/7 19:51:50

--  
太平街是不是就是原来的沿江大道?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10/7 20:14:58

--  
以下是引用网岭采茶人在2007-10-7 19:51:50的发言:
太平街是不是就是原来的沿江大道?

       太平街不是原来的沿江大道,但离沿江大道不远;沿江大道在河边,太平街离河还有半里路,但与河平行。

       我小时候住过太平街上的金线街,像这样的古建筑解放以后就没有了,我小时候也没有见过。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10/7 20:48:16

--  
采茶妹:古长沙当时是以水路为主要交通,你小时侯轮渡码头就在现湘江一桥南侧,沿那一带都是长沙商业贸易货栈,特別繁忙,晚上太平亍唱戏、喝茶聊天、谈生意场所很多,这是湖南省建筑重点,巳拆迁4000多人,它将集旅游商业于一体!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0/7 22:10:51

--  
沙阳兄金线街也在修复之列,到时候又可看一看复古的金线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