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我的民办教师起步生涯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9823)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9/9 16:01:39

--  [原创]我的民办教师起步生涯

       沙阳小学原在6队张家台上的几间破烂不堪的茅舍里,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在这里,三五个老师和百来号学生终年在没有基本教学设施的条件下渡日,成为安康公社几乎被人遗忘的学校。由于条件实在太差,因此,公社先后派来过的几个公办教师都呆不了多久便都离去。

       1971年,大队痛下决心,改变这种面貌。于是,沙阳大队自己掏钱,本土岩匠汪国勋自己设计、各队抽调社员自己动手盖起了一排新房,作为卫生所、学校和代销店。这是沙阳历史上第一幢红砖瓦屋。在沙阳这块贫瘠的、安康最偏远的地方盖上这么漂亮的房子,甚至超过了临近的赫赫有名的黄茅洲学校(杜家大队学校),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的体现,是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吧。

       1972年春季招生开始前,根据需要学校要增加一名民办老师。在党支部研究人选当中,免不了各种利益的平衡难以达到。最后,基本上确定抽调我这个不牵涉各方利益的知青到大队小学去当这个民办老师。事后,大队支部的某委员也向我通报了这个消息,要我作好准备,春节之后开学就去学校。去学校教书,这可是我十分向往的美差!生产队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我已经扎扎实实干了三年,差不多无法忍受了,加上我也算是教师世家出身吧,子承父业,何乐而不为!如果父母亲得知,肯定也会很高兴的。

       果然不出所料,父母亲接到我的来信之后,心情非常激动,当即写信表示祝贺,并表示要把我父亲自己手上的一块上海表送给我,好让我上课掌握时间;同时向我交代了诸如当教师要如何为人师表,要如何加强自身的学习之类的嘱咐。不久,知青周某从长沙回乡,父亲就将他的这块旧手表给我搭过来了;父亲告诉我,这块表是一年前他用20张“公分劵”和125元排队买来的,要我好好爱惜,

       在那个年代,有一块手表产生的轰动效应不亚于今天谁买了一辆“宝时捷”名车。我的心里美滋滋地,这是我20多年来最值钱的东西,且戴上它的意义还远不止如此!于是,也常戴着它去挑草和田里开沟。就这样,学校还没去,我就戴着手表“招摇”的消息不胫而走;泥腿杆子可能投来羡慕的眼光;但是,还没有成为“有表阶级”的某些干部们可能心里不舒服;当初挑选民办老师时的利益丧失者也正好抓到了把柄。不久,有小道传来我有“资产阶级思想”的传言,时任大队团支部书记的寒江雪悄悄地告诉我,要我注意。

       开学以后,我当民办教师的资格果然被莫名其妙地取消。抽调的人换成了大队副书记杨某某的儿子杨S保。就这样,69年株冶招工未去成,这次当民办老师又与我无缘了。

        “组织上”的决定时常成为戏弄人的事在那年头也算家常便饭吧!作为“袜底子不干净”的我当然不能有任何怨言。认命,我们不是吃“楼活饭”的料子!

       杨S保走马上任第一个学期,无奈高小毕业不几年的这个副书记的儿子实在是太不为貧下中农争气。72年一年还没有搞上头,这个“杨老师”强奸和猥亵10几个小学生的丑事就东窗事发,搞得全公社教育系统沸沸扬扬。后来,公社和大队成立了“专案组”进行了一段时间调查落实,杨某的案子最后得到了确认。

        秋收以后的一天,公社武装部长袴着一把驳壳枪,带着一根麻绳来到沙阳学校,由大队治安主任带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杨五花大绑押走了。

        杨被判刑三年,学校又缺老师,公社教革组几年没有派公办老师来过,现在也没有人派。于是,大队有干部又提出当初本来就是想抽调知青Q某的,这次还是要他来。

       大队通知我割完晚谷以后就去学校,当年我正担任生产队会计,没有俟到做年终决算,就匆匆上任了。

        虽然从年头到年尾拖了我大半年的时间,我本来已不抱希望,但这迟来的抽调到来时,心情还是格外的高兴。一来总算是告别了田间劳作;二来总算学校学习的知识能派上用场;三来小学教师每月有5元生活补贴,生活当是有保障了。

       到学校又是一番另外的生活。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9/9 16:02:38

--  

     起初校长安排我带五年级毕业班。这个班到73年元月毕业只差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要组织学生学完最后的功课、复习迎考,还要催收学生所欠的学费。组织学生学习迎考问题不大,知青当老师学生格外欢迎,表现得很听话很配合,况且当时升学考试也是走走过场;催收学费就没有那么简单。

     我的班级有学生35人,有好些学生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对于一个学期1、2元的巨款根本无法缴得起,尤其是6队、7队的那些学生。6队学生张金秀,本来就很少到课,一听说学校催学费,更是几天不来了。张是一位很令人同情的孩子,满头枯发,面色腊黄;有老师告诉我,她的父母在她一岁的时候到柴山偷柴禾,回来时后面有人追赶,匆忙中摆渡过河双双掉到水里淹死了。后来,她是由她的爷爷和瞎子奶奶带大的,家里根本就没有劳力出工,她常常要替家里干活。我认为像这样的孩子如果再不读书,将来更不可想象。我力劝校长免除她的学费,校长也说算了。我几次家访来到她家,眼见得她家里的茅房上连茅草都未盖全,一个一个的大洞,一房的“家俬”估计也值不得10块钱。我和她爷爷奶奶做工作,说明学校准备减免其学费,还是要她去学校读书。但是,最终张金秀本人和爷爷奶奶硬是不肯答应,这个学生还是失学了。据说她实在不能承受家庭的困顿和面子的难堪。还有一次,我把欠学费的几个同学留下来谈话,按照学校统一的口径讲,可能也讲了几句重话。结果,学生回去以后,7队的一个赶脚猪的贺老头气冲冲来学校,把两块钱往我桌上一丢,匆匆走了……

     农村的小学就是这样的五花八门:有冬天打赤脚上学的、有带着弟弟来上学的、有半路家长喊回去做事的、有因为饿不肯上体育课的……周华凤是沙阳一队队长的女儿,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也很好。她上课总把一个一岁多的弟弟带在身边,右手写字,左手扶着弟弟;弟弟哭了,她将他抱出去;弟弟拉屎,她要给他刮屁股、洗屁股。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我给他们上语文、上算术、上体育;最有意思的是给他们上唱歌课;前任贺老师是拉二胡教学生唱歌,而我是吹笛子教学生唱歌。学生对于唱歌最感兴趣,学生当中也有唱《挑担茶叶上北京》唱得很婉转的……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农村教育,一个没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贫困农村的教育实况。

     1973年春季,我把这些学生的大多数送进了杜家大队学校读初中。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来临了,细细地写上上面的文字,以纪念已经属于过去的那段时光。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9/9 16:42:25

--  
沙阳讲敘的确实如此,我在大队也曾代过一段时间的课,深感农民多么需要文化知识去改变贫困的生活和农村面貌啊!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9/9 16:52:48

--  

沙阳哥肯定是个好老师!过去是,现在应该也是,祝沙阳哥教师节快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7/9/9 17:47:35

--  

     沙阳当民办老师的经历让人感到心酸,真叫“虎落平川”啊!

他很想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哪能啊?使我们看到贫困的悲哀。

       我们下放,从某种意义上说,使我们思想上受到震撼,学到很多

在城市学不到的东西,与没下放的人思想有所不同,所以说知青是一

个特殊的群体。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9/9 18:15:00

--  
你是老教师咧!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9/9 18:22:47

--  
祝山人哥和一剪梅姐教师节快乐!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9/9 20:28:55

--  

  看了沙阳书记当教师过程,好感人!非常理解当时的处境!真的是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那些人..

已经成为历史了!还是面对现实好啦!

祝愿沙阳书记开心快乐!永远幸福!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9/9 21:35:33

--  

沙阳老师教书是一把好手,既有教育世家的光荣传统,又有高中知识的深厚功底,那些有幸受教于他的农村学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现在每次读到沙阳版主的跟帖就很感动,受益匪浅。他像老师改作文一样一丝不苟,对原创人的谋篇布局、中心思想、用词遣句都评点得十分到位。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叫一声“沙阳老师你好!”


--  作者:马沙
--  发布时间:2007/9/9 21:52:42

--  

   沙阳老师不但书教得好,心地更是大大的好.他和黄海做了多少善事,叫他自己说.沙阳,为了我们永远不忘记黄海,为了你这应该当老师却没有当成老师的老师,写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