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也讲一件知青趣事-——煮饭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8845) |
|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7/8/31 22:32:44 -- [原创]也讲一件知青趣事-——煮饭 煮 饭 我在乡里第一次煮饭是扎实匡了一瓢。 下乡第一年,我们住在易满爹家里,这是一个大家庭:老两口、六个子女,再加上我们两个女知青,一共十个人吃饭。全家的饭菜、一栏猪、一园菜,易满娭毑一个人包揽,我们收工回来,顶多也就是帮着摆摆桌子、放放碗筷,或者坐在灶下烧烧火,就吃现成的了。 但是,也有例外。有一次,易满娭毑要回娘家去吃酒,交代我和她的二女儿玉莲煮中饭给留在家里的人吃。吃什么菜、油盐柴米在什么地方,她都交代得清清白白,还特地交代,要煮三斤米才够吃。平时我们看见过煮饭,米放到炉锅里,多放点水,水开一会儿,就把炉锅端下来,撩米汤,然后在炉锅里放水放甑皮再蒸,简单得很。两个人很高兴地答应了,这是一个显能干的机会嘞! 我们两个出了一气工,队长一喊“歇气”,我们就请假回来做饭了。他们家灶台真大呀,足有七八十公分高,外面一大一小两个柴火灶,两口锅,最里面还有一个煤火灶。煮饭是用大炉锅、煤火灶。玉莲去开煤火,我就自告奋勇去打米,舀了三升米,麻利地淘了一下,放进炉锅,加上水,竟然差不多有一满炉锅。煮了好久,水总算开了,又过了一会儿,要撩米汤了,灶又高,炉锅又重,我使尽全力,无论如何也无法把炉锅端下来。喊玉莲来抬,她比我还小两三岁,还矮,两人踮起脚,一人抓一边耳子,使出吃奶的劲,还是没办法将炉锅抬下来。锅里的米在翻腾,越煮越稠,眼看着就要变成稀饭了,我急中生智,拖过一把椅子,一步就跨上了灶台。站在灶台上,弓着腰,两手抓住炉锅耳子,一用力,炉锅就被提到了灶台边上。对自己壮举,我十分得意,站在灶台上,喊玉莲拿淘盆拿筲箕,准备撩米汤。这时玉莲的大哥毛哥正好收工回来,一进门,见我站在灶台上,惊呆了,只喊:“快下来!快下来!”我以为他怕我踩烂了灶台,看看灶台,没出什么问题,就笑嘻嘻地跳下来了。毛哥帮着把饭撩了出来,看着堆得满满的一大筲箕饭,问:“你们打了好多米?”“三升啊!你妈妈交代的。”毛哥说:“只要煮三斤米咧!三升米,差不多有六斤了!”哇!天老爷,难怪端不起!我再跑到房里看了看那个竹升子,确实有蛮大,我还一直以为一升米就是一斤咧!这一餐烂巴饭,大家将就着吃了。下午,易满娭毑回来,又煮了硬饭,烂巴饭就全喂了猪。犯了个这么大的错,浪费了几斤米,我心里很不安。晚上,易满娭毑把我叫到一边说:打错米不要紧,只是以后再也不能上灶了!女人上灶是要得罪灶王爷的!哇!我这才知道,毛哥看到我站在灶台上,为什么露出了那样的表情。我今天犯了两个错误,后一个错误比前一个错误要严重得多! 虽然那是一个革命口号喊得很响的年代,但在农民的心中,灶王爷的神圣,还是不能侵犯的。尽管我冒犯了他们的神,但他们并没有责怪,现在想起来,那一份宽容是多么地不容易啊! 前排中是玉莲,前左是我陪她去看人家的美玲,1969年春插后我们一起上街,摄于安乡县城唯一的照相馆 2006年春节后,玉莲来长沙儿子家小住,我们又见面了。 |
| -- 作者:马沙 -- 发布时间:2007/8/31 22:40:30 -- 最喜欢看老照片了.美玲姑娘真漂亮.原生态一个灵泛相. 你也有蛮搞了,蹦得灶台子上去了.佩服佩服!! |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8/31 22:55:14 -- 打破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原生态!有造反精神! 三斤米变三升?也要有胆子想得出!还有灶王爷委屈一回又何妨! 比起大革命时期,放脚、冲进祠堂高声喧哗有过之无不及! 女中豪杰,原生态你真英雄啊! |
| -- 作者:小草 -- 发布时间:2007/8/31 23:22:20 -- 原生态:你是真有造反精神啊!乡下对灶王爷是很尊敬的,好像每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时还要敬灶王爷,难怪毛哥看你上了灶台要惊呆了。 |
|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7/9/1 9:47:27 --
如果原生太早晓得灶老爷得罪不得,她还是不得霸蛮咧,讲她造反,怕太...... 大家注意啦,原生太年轻时是多么美丽,秀气,难怪山人兄早就拟好题为《月光里的鱼》的专题文章。望能早日问世。 |
|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9/1 9:54:01 -- 大家注意啦,原生太年轻时是多么美丽,秀气,难怪山人兄早就拟好题为《月光里的鱼》的专题文章。望能早日问世。 锣鼓敲起来,掌声响起来......就看山兄文章的面世了!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9/1 11:45:31 -- 看原生态的前文真跟你捏了把汗,好大的胆子要是烫了怎么办?那笔架山人会急得跳! 原生态年轻时是多么美丽,秀气,《月光里的鱼》的专题文章一定色彩斑澜。恭侯杰作,让我们心醉一番! |
|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9/1 13:38:51 -- 后排左一是不是公社文艺宣传队的彭小穗? |
| -- 作者:康永发 -- 发布时间:2007/9/1 16:25:26 -- 原生态的文章就是生动 文章太美了,就是生动!她的文章美,她的舞姿更美!记得下乡后大队组织文艺宣传队的第一次活动,就有原生态、大春等女青年表演藏族集体舞。我没有记错吧?当时我在一旁用笛子伴奏。曲子是:《献给亲人金珠玛》。 |
|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7/9/1 21:40:10 -- 阳咪咪;那不是彭小慧,是我们队里的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