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二泉映月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6821) |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8/18 13:13:32 -- 二泉映月 |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8/18 13:27:20 -- |
|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8/18 17:15:30 -- 二泉映月是我最喜欢的民乐曲子。我到过无锡的“锡山公园”拜谒过阿炳的坟墓。 |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8/18 17:26:47 -- 以下是引用沙阳在2007-8-18 17:15:30的发言: 二泉映月是我最喜欢的民乐曲子。我到过无锡的“锡山公园”拜谒过阿炳的坟墓。 悲愤、激昂、百听不厌!阿炳活在我们心中! |
| -- 作者:马沙 -- 发布时间:2007/8/18 21:21:20 -- 以下是引用沙阳在2007-8-18 17:15:30的发言: 二泉映月是我最喜欢的民乐曲子。我到过无锡的“锡山公园”拜谒过阿炳的坟墓。 也是我最喜欢的曲子,特别是一个人静静听。 |
| -- 作者:七星女 -- 发布时间:2007/8/18 22:16:14 -- 二泉映月是我最喜欢的民乐曲子。 |
| -- 作者:文痴 -- 发布时间:2007/8/27 20:38:39 -- 二泉映月赏析 在中国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阿炳(1893—1950),其个人遭遇是十分不幸的。他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他幼年出家做道士,青年时当过吹鼓手,中年时害眼疾无钱医治而失明,从此流落街头,靠卖艺糊口。他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却人穷志不穷,面对恶势力的欺凌和淫威,他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之声讨。在音乐艺术上,他总是广取博采,勤学不辍,深深直根于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从而使自己的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创作上也有所建树。由于上述种种情况,使阿炳的乐曲和琴音民族风格浓郁,并且很自然的带有一种忧郁愤懑的情调和拧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这些,也许就是《二泉映月》所以能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也正这首乐曲感人的魅力所在。 |
| -- 作者:文痴 -- 发布时间:2007/8/27 20:39:06 -- 再一: 日暮重水渡西门,孤城暑风诉寒钟, 遥闻素琴声切切,晚萧低咽泪声声。 霜雪更坚梅花志,高奏一曲天地明。 |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8/27 23:08:50 -- 以下是引用文痴在2007-8-27 20:39:06的发言: 再一: 日暮重水渡西门,孤城暑风诉寒钟, 遥闻素琴声切切,晚萧低咽泪声声。 霜雪更坚梅花志,高奏一曲天地明。 文痴真是一位诗人!开口就是诗意...欣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