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为罗教授文章发表而写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5836)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8/11 9:21:04

--  [原创]为罗教授文章发表而写

罗教授之于考古,确实“术业有专攻”;当然,要论他的强项,可能对于青铜器的研究为最。罗教授对于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历史传说提出了质疑,并在大量史实和逻辑推理中条分缕析,证明千百年来“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不过是讹传。罗教授的这种“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善于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值得称道!

历史的评说就是要集百家之言,让人们在众说纷芸中去理解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像李自成最后到底是死于湖北九宫山还是死于湖南夹山寺一样,留一点悬念给后世之人去咀嚼恐怕要好一些。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古有“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经济南阳一卧龙(诸葛亮)”的说法,足见司马迁的文章已经达到了西汉文章的颠峰。诚如罗教授所说,《项羽本纪》又是司马迁着墨最多,刻画人物和故事情节最为到位和生动的篇章,早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经典到现在还不失为一些影视作品的题材。

当然,司马迁的一百三十多篇文章和五十多万字的记述,是不是都有根有据?我以为还是值得商榷的。不过,项羽自刎乌江的事发生在纪元前202年,而司马迁在纪元前125年他20岁的时候,就已经遍游大江南北,广泛采集民间传说和考察历史故迹,其中只相距70多年,就像我们今天去考察红军时期的故事一样,应该还是有一些当事人或者他们的子孙还在,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司马迁的文章历来喜欢“书愤”,喜欢借用文章中人物之口发泄自己的内心也是真的;如同罗教授所说:“众所周知,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而受到牵连,遭受了仅次于死刑的宫刑。这对他是极大的耻辱,这种内心的极大的痛苦,在《报任安书》中说的很明白:’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这种奇耻大辱,在司马迁的心中,终于转化为一种复仇的心理。这种复仇是通过《史记》的著述来完成的。”

其实,借题抒怀的例子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当年屈原流至于江滨,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同枯槁。司马迁说他遇一渔父,于是他和渔父之间进行了一场千古流传的对白,以至于后来屈原的《怀沙》赋都是来自于此。在这里屈原和渔父的对话都是屈原作的,也无旁人听见,无非屈原是利用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达到倾诉的目的,有点类似于东方朔的《答客难》。而司马迁正好借题发挥,把这种对话发挥到极致,还是要表达“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思想感情和不能苟同“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其醨?”的消极态度。

是的,项羽和乌江亭长舣的对话和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可能都是假的;但我也相信可能是真的。如果从纯考古的角度有理由否决它;如果不是纯考古,我看信其无,不如信其有。尤其是司马迁的文字和他对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的描叙,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罗教授是知青当中少有的历史和考古学专门家,他的文章将给知青网带来一片全新的视野和全新的话题。作为外行,我们也来参合几句,算是对安知网“新文化”的一种推波助澜吧。

附《项羽本纪》中精彩的一段供欣赏: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8/11 10:38:07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8/11 23:31:24

--  

罗教授论文,让我们大开眼界!

沙阳兄的妙笔也让我们收获不少!安知网有这两位妙笔生花的高手!是我们的荣幸,细细品来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8/11 23:42:17

--  
用上千年的文化装点安知网格外叫人心旷神怡!
--  作者:异乡客
--  发布时间:2007/8/12 5:35:17

--  
罗教授,沙教授让我们大开眼界! 谢谢了!
--  作者:随意
--  发布时间:2007/8/12 23:16:35

--  
太专业了,我们无从评说,对罗教授表示敬仰\\钦佩.对沙阳的博学多才真心地佩服.
--  作者:寒江雪
--  发布时间:2007/8/13 10:50:09

--  

    沙阳兄的妙笔也让我们收获不少!安知网有这两位妙笔生花的高手!是我们的荣幸,细细品来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

  罗教授,好样的!知青的骄傲!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8/13 23:08:05

--  
项羽其人,在历史的表现;

    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秦统一后,项梁杀人,与项羽躲避吴中,暗中以兵法组织和训练宾客子弟。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反秦起义,随即建立张楚政权。原六国贵族闻讯后也纷纷起兵,同年九月,项羽与项梁杀会稽守通,举吴中兵反秦。项梁自立为会稽守,项羽为裨将。陈胜牺牲后,其部将召平矫令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二年三月,项梁率部渡江,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后英布、蒲将军又以兵相属,兵力一时达到六七万人,成为当时反秦武装的主力。同年六月,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仍称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之后,项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项羽刘邦也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乘隙袭破。项梁阵亡,项羽刘邦退保彭城(今江苏徐州)和砀。章邯又渡河北上击赵,与秦将王离、涉间军进围巨鹿。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项羽以宋义与齐密谋反楚为名,袭杀宋义。怀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救赵。项羽亲自率全军渡河,破釜沉舟,进击秦军。经多次激战,楚兵大破秦军。当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战事结束后,诸侯将领谒见项羽,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都听从项羽指挥。接着,项羽在污水上又大破秦军,并招降章邯。他怕秦降卒不服,将降卒20万全部坑杀。

  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期进据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入关后,依恃手中40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秦民大失所望。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以怀王为义帝,都郴,又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梁、楚地9郡,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不久,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举兵反楚。刘邦也还定三秦,进逼西楚,于是爆发了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楚汉战争之初,刘邦项羽羁留齐地,于汉二年四月进占彭城。项羽随即回师救援,大败汉军,刘邦退据荥阳。

  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相持。项羽虽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但其政治、军事上的弱点却日益显露。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丧失了有利的战略地势,无法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项羽分封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此外,项羽虽然作战骁勇,却不善于用人,以至在政治上屡屡失策。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人少食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随即,与从者800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东城,从者仅剩28骑。汉将灌婴率5000骑追及,项羽引兵东向,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自刎而死。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



--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8/14 8:13:37

--  
我发现整个安知网的人都团结在一起,在版猪们的带领下,“策”项羽和司马迁。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8/14 17:22:52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