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网岭采茶人
-- 发布时间:2007/8/10 10:48:56
-- [灌水论文] 拍马屁的研究
说明:寒江雪兄建议我在"策版猪"的时候要秀气一点,我马上意思到:自己的“策法”虽有进步,但也存在明显的弱点。为了进一步提高“策技”、全面发展,我打算近期内在自己的弱点方面加强研究,以下是一篇研究论文,欢迎大家拍砖,共同切搓、提高。 谢谢寒江雪兄,呵呵! 拍马屁的研究 拍马屁犹如挠痒痒。人的背上自己手够不着抓的地方发痒,若得别人帮着挠狠劲抓几下,那种快慰之感,绝非言语所能形容。同样,自己有些得意之处又不好意思或不便自夸自擂的,若得别人好好的赞美几句,夸两声,那心中的舒坦惬意,也是难以言表。但挠痒痒可以明白的告诉别人那儿痒,让人拍马屁,却不能明白的告诉人拍那儿,如何拍,全在于拍马屁者自己的领悟和感觉,所以,拍人马屁的技术要比挠痒痒难度大得多,是一门最传统古老却又高深莫测的技艺。 拍马屁的入门功夫便是观察要拍之人心中的痒处。这种观察需要相当的社会经验以及对人情世故的熟练掌握,过去说“人情练达即文章”,恐怕就是这个意思。人人都明白在某些场合或对某些人必须拍马屁,但拍那儿,如何将拍的轻重拿捏得恰如其分,这些才是最能显示马屁功夫的所在。一般无知之徒,只捡被拍者最有成就的地方下手,往往效果不显,事倍功半,并且拍的痕迹也太重,让别人一望而知,下眼看之。善拍之人的高明却是避实就虚,专寻被拍之人成就不大的地方着手,或者干脆寻他毫无成就的地方大拍特拍,世上的事就是这么怪,越是这样,被拍之人越是舒服受用,乐得笑呵呵,合不拢嘴,因为他被拍倒了痒处。 比如说红楼中王熙凤常拍贾母的马屁,她不说贾母德高望重,也不说贾母见识高远,却从贾母头上的小坑等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开拍,常常弄得贾母笑逐颜开。《碧血剑》上的木桑道人,明明武功高强,棋艺一般,但就是不喜欢别人奉承他武艺高,你若赞他棋艺高超,他便大大的高兴,非常得意。原来能得别人拍的人,必定在某些地方有过人之处,但大家都拍他这一处地方,时间长了便会烦,另外,老受人拍容易滋长自高自大的心理,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了不起,而拍的人只拍他长处,他就会觉得你没眼光,没发现他还有更好的地方。他因长处而受人尊重,对自己的长处自然很自信,你拍不拍都不要紧,但不太长的地方却自信心不够,急需别人来肯定一下,那么,拍这些不太长的地方就一定会让他舒服高兴,甚至感激。这些不太长的地方便是需要重点拍的部位,便是痒处。 每个人因为性情不一样,成就或长处不一样,其痒处也就大大的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其痒处也是变化的,今儿这儿痒,明儿那儿痒,游移不定。其实仔细观察就可看出来,痒处的游移是有规律的。大概来说,能征善战的武将并不需要人拍他的战功赫赫,可别人拍他是儒将,能一边打仗一边吟诗,他便大大的高兴。发了大财的奸商,你拍他多么富有,多么会经营,他是不大感兴趣的,但他有了钱,大都要附庸风雅,嫌别人说自己满身铜臭,会唱歌的歌星,会演戏的明星,除过自己的本行,其他方面可能很差,他们便要极力表现自己在这些方面不差,甚或还很高明,这便是痒处和长处刚好相反的规律。痒处的游移也是这样,总是在长处的对立面游走,总是在其不足或不太高明的地方转来转去。不过,功夫高深的拍马人还有一项绝技,就是制造别人的痒处,用言语逗得你某处发痒难耐,必须得个人赶快用劲拍两下,这便是拍马术的第二层功夫了。 制造痒处的人,一定是对被拍之人的心理喜好性情等全面掌握的高手,知道他全身痒穴的准确部位,也知道他可以挖掘培养的痒穴所在。清代的和绅,明代的魏忠贤,宋代的秦桧,唐代的李林甫便是此等档次的高手。这些人对制造痒穴之术掌握的极精。他们要拍的对象是万乘之尊的皇帝,那皇帝老儿贵为天下之主,拍他马屁的人千千万万,全身的痒穴早就被拍得麻木了,若不制造新穴,如何能拍的奏效,于是,魏秦李和这些高手细心揣摸,发现各自需要巴解的皇帝各有隐秘心理:乾隆一心要当文治武功各方面都盖过祖宗的皇帝,认为自己那方面也十全十美,在这样的皇帝面前装傻出丑,方能让皇帝高兴,和珅就这样做了,果然乾隆的龙颜大悦;宋徽宗虽然是个才子,却比较胆小,怕这个怕那个,秦桧便须装出大义凛然,谁也不怕的样子,岳飞也敢杀,这样能给皇帝壮胆,徽宗就喜欢他了。 前半部分是对拍马的一般性叙述,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说得比较玄奥,一般人看了自然觉得难懂难学,望而生畏。实际上真正说开了,此事并不难学,或者说十分简单,人人能学,个个能会,各位看官,待我细细一说,众位就明白了。 拍马屁的定义:以语言表情及动作取悦于别人的行为,就是拍马屁。这个定义我推敲了多遍,相当严谨,还未发现任何癖露。语言,动作,表情,三个东西,不包括送礼,送礼便是行贿,和拍马屁的性质大不一样,也不包括以男女关系取悦别人,这种行为是性贿赂,和拍马屁也大大不同。这样一定义,便可以看出拍马屁的好学易懂了。 首先,拍马屁不用化费一分钱,就是说不需要物质上的投入,这是人人都可以学的基础,送礼行贿,大把大把的向外掏银子,倒是好学,可大家不一定口袋里就有银子可掏,就是会也无法作。拍马屁就不同了,说几句好听的话,配上适当的表情,再加上点头哈腰等动作,如此而已,谁不会干,谁不会作,人人都可以不学就会。 第二,揣摸别人的心理,实际上并不玄,因为普通人要巴结的人,大不了是些官场上的普通官儿,或者是有点臭钱自己办公司自称是总裁等头衔的人,这些人或许地位不低,银子不少,天天可以吃山珍海味,但在精神上的需求,想来其口味也就是粗茶淡饭,太细腻的饭食他们是品不出味道的。享受拍马屁,是一种精神享受,马屁是精神食粮。皇帝老儿,如唐玄宗,乾隆,这个档次的,既是才子又是英雄,他们对马屁的要求自然很高,就像美食家一样可以评品出各种马屁之间的微妙差别,拍的轻重稍有不同,认穴稍有不准,他们便可以感觉出来。但一般的官员,普通的奸商,他们哪有这个水平,他们只需要你点头哈腰,表示对他们优越感的认同,这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他们要的是别人争相奉承巴结,含笑问好的那种气派,那种威势,能达到这一点,就心满意足了。在精神享受上,这些人刚达到温饱型水平,正向小康型过渡,对马屁的鉴赏力还十分的差劲,花功夫揣摸他们的心思,然后认准穴位,小心翼翼开拍,那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太浪费了,对这些来说,也太奢侈了,他们的确还消受不起。因此,拍这些人的马屁,只要简简单单的让他们能感觉到你讨好他,这就行了。 第三,拍马屁用语言,自己的口说自己的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自己的脸做自己的表情,想做什么表情都行,不花钱,不求人,不违法,不犯罪,简单易行,还很有效益。不用本钱就见效益,按道理大家都应该趋之若鹜,大拍特拍,可论坛跟帖子的朋友们都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拍,看来爱拍善拍的人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倒很简单,就是拍马屁很丢人,或者说,不拍马屁的人自己认为这很丢人。 大家都喜欢别人拍自己的马屁,自己拍别人,却总是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多么错误的意识啊!严重的心理障碍。特别是自认为有点小本事的人,其心障更加严重,本事虽有,心障不除是难以发达的,至少发达的比较慢。换个角度便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一个总裁,要鼓励员工的积极性,以便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效益,他可以通过表扬,发红包,联络感情等等方式来取悦员工,这算不算巴结拍马?反过来,员工要升迁快,待遇好,拍拍总裁的马屁又有什么不可。但老观念认为上级讨好下级是平易近人,是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善于联系群众,是高尚可贵应该提倡的行为,而下级讨好上级,就是巴结奉承拍马溜须,是丢人的可耻的应受谴责的行为。不合时宜的观念,阻碍了多少英才俊逸的进步,使多少人才不能脱颖而出。 享受拍马屁既是一种精神享受,那么,马屁就是和物质财富一样重要的精神财富,就应该大量生产,满足各阶层不同喜好者的需求。而克服心理障碍,也很简单,就是破除旧观念,树立新思想,不以讨好人为耻,而要以善拍马屁为荣,形成学习钻研实践拍马屁的良好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