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转帖]伯乐难寻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3921)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7/7/23 22:48:43

--  [转帖]伯乐难寻

        日前,英国的一位失望的作家,证实了那些怀才不遇者一直担心的情况:如果出版商没有慧眼,纵然是杰作也难以出版。

      这位名叫戴维.格拉斯曼的43岁作家,花了数月的时间给自己的新书《自由之塔》寻找出版商,却无果而终,这让他充满了挫败感。

      因而,他想检验一下如今的出版商是否具有慧眼,能发现真正优秀的作品。于是他将简.奥斯订的三部著作(《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和《劝导》)的首章发给了18家出版商。他只对简.奥斯订作品的标题和人物名字作了改动,并署了一个假名,然后坐等出版商的回音。

      结果,格拉斯曼收到了一沓拒绝信,包括企鹅图书有限公司的拒绝信。企鹅图书有限公司在信中说,那些作品“很有创意,很有趣”,但不太适合该公司出版。有意思的是,简.奥斯订的这几部作品都是该公司出版过的。

      在18家出版商中,只有一家认出了这些作品出于简.奥斯订之手。

        看到这篇报道,我联想到采茶妹7.17“袁隆平......”的转贴,感触很深。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7/23 22:55:15

--  
伯乐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讬,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杆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餵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餵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7/23 23:08:46

--  
    世有百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百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7/23 23:15:21

--  
的确,世上的伯乐太少,千里马多得很!